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2009-12-21 01:29李玉梅
学周刊·中旬刊 2009年12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李玉梅

摘要:语文素养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核心。语文素养是在平常的语文阅读中积淀而成的,良好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慢慢地积累。我们的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责任重大,我们要把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工作贯穿在平常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在细节上。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文素养

新课程标准把语文学习定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上。这标志着语文课程的一种新的思想境界。正是作为素质教育时代象征的“语文素养”,构成了学生个体真正意义上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也夯实了其学好其它课程的文化根基。下面本人就如何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通过教师的指导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指导,语文教师可以从两方面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进行指导:一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凡是好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但良好习惯的养成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为此,教师一定要从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督促、指导学生: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对学生来说,这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标准;对教师来说,这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目标。教师要立足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指导、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课前,布置学生做好预习,查找相关资料;上课,及时检查预习作业,使用预习材料;课后,及时处理相关作业。实践证明,教师只有落实好这三个紧密相关的环节,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才能稳步提高。二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如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课本,如何使用工具书,如何略读、精读,如何利用网络等媒体搜集处理信息等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教师还要指导学生选择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经常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方法,及时交流和总结学习经验,鼓励学生创造新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二、利用传统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提高语文素养

一种制度或一个缺陷,中国人要么不改,要么矫枉过正。现在的素质教育,大肆提倡学生的“轻负高效”,于是出现了这篇文章不用背、那首古诗不用读的现象。“轻负”虽然做到了,但未必达到了“高效”。小学、初中阶段对语文语法的刻意淡化,对字词积累的有意漠视,使得学生的语文基础极为脆弱,以至于大学生连写一份入党申请书都错字满目、病句连篇。其实,中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既然能延续千年,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和作用。君不见,在那样一个“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年代里,中国古代和近现代不断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然而时至当代,向崇尚民主、素质的西方教育看齐的中国当代教育体制却再没有培育出一个能称得上“家”字辈的人物。有人说巴金的逝世意味着一个文学时代的结束,其实这何尝不是意味着一个教育时代的结束呢?我们应该继承传统语文教学中一些方法。重视经典诗文的背诵、默写、涵咏和顿悟,这些方法是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是增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然途径。对于经典诗文的教学,就要重视在课堂上让学生诵读、吟咏、背诵、默写,强化积累,增强语感,使学生得到传统经典的熏陶,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扎实的根基。

三、通过拓展阅读视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阅读是语文学习中不或缺的重要部分,阅读带给人的力量是巨大的,能拓宽知识面,提高品德修养和思想情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把自己的知识传输给学生,最重要的是给学生以良好的引导和影响,让他们开阔视野,不能仅把眼光盯在有限的课本知识上,而是要自觉地进行力所能及的涉猎,在广阔的天地里汲取丰富的语文养料。语文课建立在大阅读的背景下,才能真正高效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虽不全是名家名篇,但也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范例。在语文教学中,每教学一篇课文,我都要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精彩语段进行熟读和背诵。这样做,不但积累了学生的语言和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如教学《穷人》一课时,我在学生大致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描写桑娜在收养邻居西蒙留下的两个孩子前复杂的内心活动的几个句子进行反复朗读,边读边体会穷人生活的艰辛和桑娜一家人善良、美好的心灵,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文章思想感情的体会也得到了升华,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把这些段落背熟。有时哪怕是课文中的一句话,学生背熟了,就会对整篇课文留下很深的印象,这往往比在教学中进行琐碎的分析、讨论得到的印象深刻得多。同时,学生在读、背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感悟了语言,积累了词汇,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素养。

四、利用生活中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的外延就等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存在着语文资源,智慧的教师让学生用一双生活的眼睛来寻找语文,这就是语文生活化。在教学中,教师应改变封闭的语文环境,积极拓展学习空间,在生活——这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得天独厚的身边环境中去学习语文。陶行知先生说:“活书是活的知识之宝库。”这活的书里面,就蕴藏着无穷无尽的读不完、看不厌的知识。关键是看语文教师把课本当成学生的世界,还是让世界当成学生的课本。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语文素养的培育给写作能力的发展以广阔的背景,写作能力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笔者是在农村乡镇中学,身边有数不尽的自然资源——辽阔的田野、美丽的山峰,都是学生无穷无尽生活的宝库,平常更应引导学生多观察、多体验,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视角来滋养自己和学生的心,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另外,教师要充分利用机会创造语文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阅读课的评论、办手抄报、墙报、黑板报、举行故事会、推荐最喜欢的读物活动、朗读比赛、读书征文等,这些综合性学习形式都成了有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实践中,允许学生代老师打评语,意在检验学生搜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这样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在实践中提高了语文素养。

在大力实施语文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都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要千方百计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并持之以恒地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这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