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教学的一缕春风
——网络环境

2010-03-21 02:00
物理通报 2010年8期
关键词:用电器环境信息

王 宪

(东台市实验中学 江苏 东台 224200)

2009年底,江苏省电教馆在常州市举办了题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有效性研究”的会课活动.笔者有幸观摩了全省13位物理教师的精彩表演,并聆听了专家的学术讲座.课堂上,除了电子白板等现代化电教技术得以充分展示外,更让大家感到欣喜的是,多数教师都在尝试建立一种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自主、开放、高效的网络学习环境受到了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也激发了大家对新旧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入探讨.

1 自主性信息掌管模式奠定了生态化课堂的基础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思想的生态化课堂,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源于生活、回归自然的学习情境.传统模式下的课堂通常以教师作为信息输出的主体,单一的信息源往往从创建开始就为课堂的自然生成套上了沉重的枷锁.而网络环境下“人机对应”的开放模式,正是丰富课堂信息所需要的沃土.学生通过对网络信息的自主管理不仅可以创设更为多元化的学习情境,更为生态化物理课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例如,九年级“电功率”一节中,学生需要学会阅读家用电器的铭牌,了解常见家用电器的额定功率.传统课堂模式中,教师常通过PPT展示预先准备好的铭牌信息.然后用学生阅读与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以达到知识构建的目的.然而,这种知识构建的过程还是以教师为主体,并没有激发学生原生态思维的展示.而在网络环境下,我们可以使这一课堂情境的创设更具人性化.首先,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通过网络搜索不同用电器的铭牌信息;再相互交流,在信息比较中形成对额定功率的初步认识:不同用电器的额定功率一般不同,即使是同种用电器,由于规格、型号不同,额定功率也不同;最后,在信息碰撞中寻求新的突破.不同用电器由于工作原理不同,铭牌上往往会出现不同项目.由此作为深入研究用电器使用的契机,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探究欲望.

营造原生态的物理课堂,老师应再现原始的思考,揭示物理的本质.教师过多地用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干预课堂只会抑制学生思维火花地迸发,让课堂再次回到教师“教”学生“听”的老路.网络良好的自主控制性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现原生态思维的平台.当信息真正掌握在学生手中时,课堂的构建才能由学生的自发行为产生,生态化课堂也就不再是一句空谈了.

2 开放的网络信息平台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时空

与单纯计算机辅助教学不同,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是简单意义上教学手段的进步.一方面,丰富的网络资源大大弥补了课本教学资源不足所带来的局限.更重要的是网络赋予了“课堂”新的生命——从教室到校园网、到互联网,只要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载体. “大课堂”的教育理念不再让教室、课本成为限制学生自主学习的狭小空间.网络用它丰富的内涵为学生编制了一个超越时空的学习天地.

我们来比较一下两种作业设计.

填空题(传统模式):如果点燃走马灯内的蜡烛,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将______(选填“向上运动”、“向下运动”),运动的热空气便推动纸风车和固定在转轴上的纸马转动.这种走马灯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______能.

课题研究(新模式):走马灯和蒸汽机.具体要求如下.

(1)了解走马灯和蒸汽机的发明年代和历史背景.

(2)比较走马灯和蒸汽机的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

(3)确定一个可深入研究的小课题,供大家共同探讨.

不难看出,网络环境下作业的功能已经有了长足的突破,不再是单一的检查知识和巩固学习的工具.从联系生活、人文关怀、科学研究到情感升华,课后作业已经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独立研究的阵地.

“大课堂”的教育理念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思路,也改善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备课中教师可以突破课本的框架,创造出思路更为宽广的教学设计;学习中学生更能在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空间中体会自主学习所带来的快乐.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环境的深入生活,网络必将和人们的生活有着更加密切的联系.在信息化自主学习的模式下,网络也必将成为学生体验生活、独立研究的工具.

3 复合式的课堂学习框架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针对性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多层次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而传统教学的统一授课模式经常会出现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情况.事实上,由几十个性格迥异、学习成绩参差不齐的学生组成的整体,教师也很难在教学设计中做到一一针对、面面俱到.因此,如何创设复合式的课堂学习框架,促进学生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便成为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举措.

与传统课堂教学设计相比,网络环境的超大容量和自主选择性给点面结合的复合式课堂学习框架的搭建提供了高效的平台.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是以网页课件制作为基础的.课件中除了可以将课堂需要及时解决的知识呈现在上面外,更可以将与课堂内容有关的基础知识、辅助材料、拓展知识、基础训练、能力提高等不同层次的项目以链接的方式一一展现.例如在习题课的教学中,教师既可以利用主控台,组织学生对同一问题共同探讨;又可以给个体充分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情和需求独立选择题目进行研究和练习.点面结合的复合式课堂学习框架,在学生同步学习、共同提高的同时,更能张扬个性和倡导个性化的发展.

4 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建议

当然,听课过程中笔者也深深体会到,由于这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成熟,在今后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地调整和改进.

(1)使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相得益彰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便捷的协同交流、友好地互助互动等独特的优势,但不能以此完全替代教师的课堂教学.一旦缺乏了教师深度参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并不像预期的那么理想.因此,我们更需要探索的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混合教学模式.

(2)使网络技术和物理实验相辅相成

物理课堂教学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网络教学.特别是在物理实验和多媒体技术进行选择时我们更需要真实的实验现象,网络主要起优化物理实验效果的辅助作用.因此,对于网络技术我们应做到:该用时用,可用可不用时不用,只有通过用能起到良好作用时才用.

(3)使海量信息和精品资源层次分明

网络资源要丰富,但不是越多越好,一定要与课堂的主题教学内容有关,这样才能减少学生海量信息筛选所带来的困扰.教师既要精选网络资源并制作成资源包或网页,又要布置明确的学习任务,以控制“网络迷航”.

十多年前,CAI媒体辅助作为课堂教学手段的新贵,我们试图利用它,达到优化教学、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的目的.然而,长期实践中我们感到,这种以改善教师教学手段为核心的技术变革只是“穿新鞋走老路”.重“教”而轻“学”的教学思路使CAI仅仅担当了一个呈现现代化信息的工具.所以,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探索,不能仅停留在技术本身.而应该从现代教育理念的确立起步,从信息技术怎样引起教育技术乃至教育手段和学习方法的变革入手.因此,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最终目标.让网络环境不只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工具,更要成为学生“自学、自悟、自立”的平台.

猜你喜欢
用电器环境信息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例析电路中不同用电器的最大功率
环境
单相用电器分析检测装置
单相用电器分析检测装置
订阅信息
透析简单电路
用电器 写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