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两章备课参考

2010-04-05 15:17福建省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351100郭能读
地理教学 2010年11期
关键词:导航系统北斗卫星

福建省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351100) 郭能读

本文探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3 必修》(人教社2007年版)第一、二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些问题,供备课参考。

一、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并不是都在800毫米以上

课本第2页指出:“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此句所举例子仅在特定地区适用。

干湿地区是以干燥度(年最大可能蒸发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比值)为标志划分的。湿润区干燥度小于1,即多年平均降水量大于年最大可能蒸发量。由于各地年最大可能蒸发量往往不同,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并非都在800毫米以上。多年平均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并非都属于湿润区。在秦岭-淮河一线,多年平均降水量、年最大可能蒸发量大致均为800毫米。据《中国自然地理》(高教出版社1995年版),属于湿润区的北段大兴安岭“年降水虽仅350~500毫米,但由于气温低,蒸发弱,干燥度仍小于1.0。”海南岛西部沿海的“原东方县,年雨量仅964.7毫米。”但年最大可能蒸发量大于此数,因此包括原东方县在内的海南岛西部沿海为半湿润地区。因此,上述所引一句改为“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如湿润区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大于年最大可能蒸发量”更科学。

二、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全国桑蚕生产中的地位也在下降

课本第5页提到“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理条件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同时,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课本还提到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全国棉花、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没提桑蚕。近几年,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全国桑蚕生产中的地位也在下降。

近几年东部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涨,使传统的桑蚕业逐渐失去了比较优势。而中、西部,在要素成本上的比较优势还相当明显。在广西,鲜茧卖到每斤4块钱即可保本,而东部地区一般则要7块钱。在这种情况下,桑蚕业向西转移成为一种必然趋势。2000年东部地区蚕茧产量占全国的比例为53.5%,而2005年降为41.2%。商务部为顺应这个趋势于2006年启动“东桑西移”工程。

近几年来,广西桑蚕业发展迅速。广西大部属于南亚热带气候,北部为中亚热带气候,日照、气温、降雨量等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桑树生长期长,一年可养蚕7至10批,比位于中亚热带、北亚热带的长江流域地区多3至5批,而且蚕茧早上市1至2个月,晚收市1个多月,对全国蚕茧市场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同时由于气候因素影响,广西蚕茧的茧层薄,每一颗蚕茧的丝长虽比东部地区短,但均匀度好,单纤变化小,而这正是提高丝绸产品质量的关键性指标。 2006年广西蚕茧产量达到19.7万吨,超过了连续10年业内排名第一的江苏省(产量12.3万吨),坐上了全国的第一把交椅。

三、全球的四大卫星导航系统

教师教学用书第8页提到“一般所说的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图1.7所示是指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课本第9页介绍了我国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此外,能与美国GPS系统进入竞争领域的系统还有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欧洲的“伽利略”系统。

美国的GPS系统在1991年尚未完全建成之时,就已经在海湾战争中首次得到实战应用,并获得不错的战绩。随后,它又在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大显身手。如使美国B-2战略轰炸机具备了夜间和全天候精确打击的能力。随着GPS系统的成熟,其用途也已经从军用向民用领域拓展。当前GPS系统提供了两种定位信号,军用定位精度在3米以内;民用精度可达到10米左右。美国政府除宣布将进一步提高民用距离信号编码精度外,正继续完善GPS系统。首颗GPS—3卫星将于2013年发射,GPS—3的信号发射功率将提高100倍,信号抗干扰能力提高1000倍以上,定位精度提高到0.2米至0.5米。

俄罗斯开发的“格洛纳斯”系统与GPS几乎同时起步建设。定位精度比GPS系统略低,但其抗干扰能力最强。2001年和印度合作以后升级成军民两用的导航系统。由于在经济方面受到一些制约,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起一个真正能够和美国GPS相抗衡的系统。

我国的 “北斗”与GPS、格洛纳斯、欧洲的伽利略成为国际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课本提到我国3颗“北斗一号”卫星的发射。2007年2月3日,第四颗北斗一号静止轨道导航试验卫星成功发射。这4颗卫星组成了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即第一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美国和俄罗斯建设卫星导航系统起步不同,它们都是发射多颗卫星组成空间星座,追求具有全球和近地空间的立体覆盖能力,而我国受到财力支持的限制,一开始是发射静止轨道导航卫星,只能实现以本国为主的区域性地面和空间覆盖。作为军民两用的信息系统,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的建成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国家。自2002年投入试运行以来,已在我国森林防火、水利防汛、导航通信、交通运输、信息采集、监控救援、安全保卫等领域获得行业局部应用。在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和北京奥运会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对卫星导航服务需求仍很强烈,而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尚难满足这一需要,因而更多用户采用了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终端设备即GPS接收机。在加速推进现有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应用的同时,我国已经着手建立新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该系统又称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中的第一颗卫星已于2007年4月14日发射成功,将在未来几年里陆续发射系列北斗导航卫星, 2012年左右,覆盖亚太地区。2020年左右,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系统主要功能:快速定位,定位精度与GPS相当;短报文通信;精密授时。此外,北斗应用还有若干优势:它同时具备定位与通讯功能,不需要其他通讯系统支持,而GPS只能定位;覆盖中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没有通讯盲区。

欧洲的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由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航空局于2002年共同发起并组织实施的欧洲民用卫星导航计划,旨在打破美国GPS系统在全球卫星导航定位市场的垄断地位,建立欧洲自主、独立的民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高精度的全球定位服务。与GPS相比,建成后的伽利略系统具备至少3个方面的优势:首先,其覆盖面积将是GPS的两倍;其次,其地面定位误差不超过1米,精确度要比GPS高5倍以上,GPS只能找到街道,而伽利略系统则能找到车库门;第三,伽利略系统使用多种频段工作,在民用领域比GPS更经济、更透明、更开放。当前的技术障碍和资金难题是欧洲推行“伽利略”计划的“拦路虎”。整个系统将于2013年以后运行。

在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当中,到目前为止仍然是美国的GPS最为先进,因为它建设周期较长,有运行经验,技术方面也有优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其他三个系统是很难超越的。应该说,美国的GPS目前具有绝对的霸主地位。

四、“生态环境建设”一词使用不准确,院士建议改正

课本第二章标题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建设” 一词使用不准确,钱正英、沈国舫等院士建议改正。

“生态环境”这个名词是已故黄秉维院士在讨论宪法草案时,针对“保护生态平衡”这一说法提出来的。他当时认为“保护生态平衡”不够确切,建议改为“保护生态环境”。他的建议在政府报告和宪法中都被采用。但以后,黄先生发现这个提法不当,在自己的文章中说:“顾名思义,生态环境就是环境,污染和其他的环境问题都应包括在内,不应该分开,所以我这个提法是错误的。”

《中国大百科全书》指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生物学分支学科”。环境是“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 “按环境主体可分为以人作为主体的人类生存环境和以生物为主体(不把人以外的生物看成环境要素)的生物界生存环境;在环境科学中,多数人采用前者,而在生态学中,往往采用后者。生态环境是“环绕着人群的空间中可以影响到人类生活、生产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的总体。”但这个定义与书中关于“环境”的定义显然有矛盾,因此,在定义后加了一句:“又称自然环境。”

可见, “生态环境”的准确表达应当是“自然环境”。外文没有“生态环境”的说法。同时,“生态环境”所要表达的“自然环境”,是广义环境的一部分,还不能包括全部环境问题,例如,不能包含人类活动造成的某些污染问题。

由于“生态环境”这一词在中国的广泛应用,使人们把环境问题的认识割裂开来。如单提环境问题就会被认为只是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而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结合作用于自然环境所引起的问题就被称为生态环境问题(或简称为生态问题),如森林消亡、草原退化、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等。显然,这样分割的认识是不合适的,生态问题也是环境问题。滥用“生态”一词,把原本概念很明确的“环境”和“自然环境”冷落了,而且造成了一些误解。

“生态环境建设”一词,最早是由中科院环境科学委员会在1987年召开的乐山会议上提出,它的原意是:应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系统,在高效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应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以后把“生态环境建设”专用于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的总称,1998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2000 年,国务院又制定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明确保护与建设并重的原则。

在以后的国际交往中,发现这个名词不能为国外接受,其原因是:对自然环境,国际的共识是应去除或减轻人类对自然界的干扰破坏,要顺从客观自然规律,保护、恢复或修复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而不是人为地“建设”一个生态系统。“建设”这个词有过多的人为成分。环境是客观存在的,可以有这样或那样的改变,但不能建设。 “生态环境建设”这个词在国内已经产生一些误解和误导。一些地方,不是着眼于如何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功能,去保护、恢复或修复天然的生态系统,而是热衷于建设大规模的人工生态系统。有时不符合自然规律,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甚至劳民伤财。

“生态环境建设”这个名词已在国内普遍流行,在国内外都有负面影响。生态学和环境学都非我国首创,引用这些词还宜以国外公认的定义为准。建议用“生态与环境的保护、修复和改善” 或“环境与生态的保护、修复与改善”等提法,代替“生态环境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提法作适当的修改。

五、亚马孙河不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教师教学用书64页提到“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最长和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最大”没有疑义。“最长”则值得商榷。

据人民网和《中国国家地理》2007年6月号,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刘少创博士实地考察、重测世界十条大河。根据刘少创的研究结果:尼罗河全长7088公里,为世界第一长河;亚马孙河全长6575公里,名列第二。这一结果结束了人类对哪条河是世界第一长河这一问题的困扰。

六、橡胶园吞噬西双版纳的雨林

课本第40页将西双版纳的雨林生态农业(以橡胶为上层树种)作为正面例子介绍。但西双版纳的雨林保护得好吗?

《环球时报》2008年4月9日第6版“橡胶园吞噬云南森林”一文登载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为生产更多的橡胶,中国牺牲了云南省的热带雨林”一文。该文指出,30年前,丛林和高山森林覆盖了西双版纳地区70%的面积。到2003年,这一比例已下降到不足50%。随着橡胶价格疯涨,一切能被砍伐的树木全都被砍了,腾出地方种橡胶。

在西双版纳,随处可见一排排优美的、灰绿色相间的橡胶树。橡胶树依傍着香蕉树生长。甚至在农民房屋周围也能看到橡胶树。当地农民正逐步蚕食森林保护区。雨林面积的不断减少给大象、孔雀和猴子等的繁衍造成困难。鸟类物种数量也不断减少。

胶乳70%以上的成分是水,橡胶林不但没有蓄水的功能,反而需要大量吸水。西双版纳的许多村寨已经出现了自来水断流、井水干涸的现象,只能成箱的买矿泉水饮用。

猜你喜欢
导航系统北斗卫星
北斗时钟盘
miniSAR遥感卫星
说说“北斗导航系统”
“北斗”离我们有多远
静止卫星派
“北斗”导航系统是怎样炼成的
一种GNSS/SINS容错深组合导航系统设计
解读全球第四大导航系统
Puma" suede shoes with a focus on the Product variables
首个北斗全球“厘米级”定位系统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