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的全球意义

2010-04-05 15:17
地理教学 2010年11期
关键词:人口普查普查人口

人口普查的全球意义

世界诸多人口大国都将在今年开展大规模人口普查。根据联合国《人口与住房普查原则与建议》,所有国家或地区应于2005至2014年间,最好在2010年前后进行一次人口和住房情况的普查。据统计,目前已有78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了2010年的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各国广泛采用的一种搜集人口资料的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它需要在统一的时间内,按照统一的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逐户逐人进行调查登记,最终查清全国人口的数量、结构和分布情况等,同时也得以了解人口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特征等。

传统的人口普查方法,主要包括挨家挨户的实地访问、电话采访和问卷调查等。由于普查涉及人数众多,地域广泛,因而耗费巨大,而且难免存在误差。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普查方法开始被逐渐引入人口普查工作之中。它不仅能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节约费用,还可以提高数据精确度,提升调查统计效率。

美国1790年启动了第一次人口普查,其人口普查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采用功能全面的电子数据收集和处理系统,将电脑辅助访问和传统邮寄调查有机结合。同时,美国普查机构还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无线掌上电脑和数据集成系统等先进技术,力求数据更加客观精确。

韩国也在积极推进网络普查的进程。韩国8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地区,网络的覆盖面广、普及率高,是网络普查先天的良好基础。韩国研发了独立的网络普查系统,拥有网络信息输入、住房登记信息、调查管理等多种功能。当公民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信息被验证后,就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完成人口调查。韩国政府近日表示,将从2015年开始全面采用网络登记普查,今年将以7∶3的比例进行现场普查和网络普查试点。

当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那些地域广阔、文化多样的国家,人口普查还处在起步阶段,要获得全面的人口数据并非易事。印度目前还没有建立起统一的身份识别系统。4月1日,印度启动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普查,高达250万名的人口普查员将参与其中。其中210万人要携带覆盖全印度的65万张分区卫星地图,开始上门实地调查工作,普查预计消耗超过11万吨的纸张和大约13亿美元。

作为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人口普查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即使今后人口普查普遍实现了网络化,也需要公众的积极配合。如何提高公民的参与率、回复率,是各国政府面对的难题。

人口普查困难多多,益处多多。世界各国在新形势下得出新的人口数据,将对全球规划经济发展、应对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摘自2010年4月12日《人民日报》

猜你喜欢
人口普查普查人口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无人机助力人口普查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人口普查学问多
人口普查为什么既要“查人”又要“查房”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