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污水重获“新生”

2010-04-05 15:17
地理教学 2010年11期
关键词:自来水厂反渗透膜水厂

让污水重获“新生”

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新加坡已经开始了将污水改造为洁净水源的研究,但是由于当时技术不成熟以及成本太高,这个项目被叫停。1998年,新加坡再度开展了利用膜技术洁净水质的研究,并在2002年研发成功。这几年来经过专家检测,完全达到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的标准。新加坡人把这种再生水亲切地称为“新生水”,意思是通过科技手段,污水重获新生。

在研究和生产新生水的10年间,新加坡政府投资改建城市的供水管网,把污水处理管线和供水管线对接起来,形成全城统一的循环管网。市民用水后,污水进入深隧道阴沟系统,收集起来首先被送入污水处理厂进行第一道滤除污泥程序。然后,过滤后的水被送入新生水厂,它们要经过微过滤、反渗透膜过滤和紫外线消毒三道程序。第一道微过滤,是通过布满小孔的生物过滤体纤维,将水中直径大于0.2微米的颗粒过滤出来。这样做也可以确保在下一个过程中不会发生沉淀现象。第二道反渗透膜过滤,就是使用压力让水通过半透明的反渗透膜。由于这种膜的孔径小于0.0001微米,经过这个过程,包括病毒、杀虫剂在内的95%的无机和有机溶解固体被过滤。第三道紫外线消毒,消除水中可能剩余的细菌和病毒,并且加入一些碱性物质来中和水的酸碱平衡。经过这样三道严格程序处理过的水,比自来水厂加工出来的自来水的纯净度还要高得多,可以直接饮用。

从污水中提取直接饮用的纯净水,从技术上被证实完全可以做到,最大的困难还在于要克服居民的心理障碍。为此,新加坡正在努力通过接待国内外访客到新生水厂参观,实地目睹新生水的制造过程,帮助公众克服对新生水的抵触心理。

新加坡公共事业局供水署署长陈玉仁告诉笔者,到2010年新加坡第五座新生水厂投入运行之后,有望满足新加坡全岛30%的用水需求。把回收的污水重新利用,可以为城市节约一半水源,这是新加坡今后努力的目标。但是,考虑到居民对新生水的接受程度,目前,这些新生水中的绝大部分都被传送到工业区作为生产用水,只有很少部分被送往城市水库,与雨水混合并经过自来水厂加工后配送到各家各户。看来,新生水要顺利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还需要一个过程。

摘自2010年4月21日《人民日报》

猜你喜欢
自来水厂反渗透膜水厂
某水厂源水铁锰超标处理试验研究
自来水厂工程建设中的质量管理探究
饮用水反渗透膜元件验证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估应用
浅析自来水厂如何做好内部控制的设计与执行
反渗透膜污堵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自来水厂的水处理工艺方法及检测
水厂液晶幕墙系统建立和应用
南方某自来水厂滤池反冲洗水回用分析
超滤膜在再生水厂应用工程实践
反渗透膜元件失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