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2010-04-11 12:40黄亚伟
化学教与学 2010年11期
关键词:泰兴中学化学化学

黄亚伟

(江苏省泰兴中学江苏泰兴225400)

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黄亚伟

(江苏省泰兴中学江苏泰兴225400)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进行,人们对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教学目标方面,不仅要求知识领域和技能领域的“双基”教育,对情感领域的教育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情感教育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下面就本人工作五年的体会谈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一、要用自己的爱心去感染学生

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正如夏丐尊先生所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我们有很多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教,但是他从没有在教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心中也从没有涌起一种爱的热潮。这样的教师永远也不可能取得教育上的成功,永远也不可能把握教育的真谛。

教师对学生的爱犹如巨大的磁场,会紧紧地吸引住孩子们的心,他们会在磁力线的吸引下仔细地观察,周密地思考,丰富地想象,快乐地学习。教师的爱心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学生整理心情的镜子,是赢得威信的法门,是一张可以颠倒学生、引发学生创造激情的多米诺骨牌。

我曾经接触过一个学生,高一时他化学学得很不好。究其原因,原化学老师说他缺乏兴趣,上课常睡觉,所以学不好;我把该学生找来询问情况,他告诉我说原化学老师瞧不起他,看他的目光中充满嘲讽,所以他上课干脆睡觉,所谓“眼不见,心不烦”。经了解,真正的起因是一次课堂提问,由于他回答错误,该老师反问了一句,引起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事过境迁,老师早已忘记,而他却耿耿于怀。由此可见,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表情可能会影响一个敏感的学生对这门功课的态度,甚至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美国心理学之父、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本质的愿望是得到别人的赞赏。”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尽量避免刺激性,寓批评于表扬之中,真诚地激励学生,满怀爱心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潜能,让学生体验成功,张扬个性。

二、创设学习化学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

每一个教育和教学过程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生和发展的,一堂课的成败首先取决于学生听讲的情绪。为此,化学教师要很好地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在教学过程就可以创造出良好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

例如,在讲述“电子云”时,教师可以运用投影叠加法,将氢原子的电子云图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屏幕上,创设一幕微观世界的情境,引导学生愉快“入境”,领略原子结构的奥秘。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会情不自禁地产生探索的欲望,就可在好奇与欣喜中直观地理解原本抽象的“电子云”概念。又如,在“盐类的水解”教学中,针对“盐溶液是否都呈中性”的问题,可创设实验探索的情境:将分别盛有NaCl、CH3COONa、NH4Cl三种盐溶液的烧杯置于学生面前,先让学生推断它们的酸碱性,然后引导学生用pH试纸或紫色石蕊试液测试、验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实践中发现问题,形成认知冲突:盐不能电离出H+或OH-,为什么有的盐溶液却会呈现酸性或碱性?由此激起学生的探索热情。

三、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

教师应将初高中化学的“台阶”明确告诉学生,注意降低台阶,采用与初中较接近的方法,给学生一个适应过程,以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针对优生、差生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化学的情感。优等生兴趣浓,能力强,乐学、善学,易骄傲,可让他们看一些参考书,利用“难题征解”等形式,发挥“余热”。差生常会有自暴自弃的思想,但自尊心又使他们不甘人下,表面上若无其事,内心痛苦;或从其他方面顽强地表现自己,如有意和老师“对着干”。教师要调查,分析这些学生化学成绩差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如补课,及时纠错反馈,课堂上想方设法使他们不成为被遗忘的对象。

例如:春节前收到一张贺卡,上面写到:“老师,我今天的成功是你的教导、关心和爱护的结果。作为学生恩师的这种情感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在我失望时,是你的鼓励给了我信心和力量,让我现将体验到成功的兴奋,激活了我继续努力的斗志。”这封信说明了成功的情感体验对人的重要性。心理学的研究认为:人有一种自我实现、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和人格》一书中将其列为人的五种基本需要之一。成功和失败在学生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对学生学习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教学中,教师将情感传给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兴趣共鸣,产生感染和激励作用,融情于学习之中,同样,学生良好的情感反馈于教师,教师受感染,又作用于教,从而形成师生情意交融的境界。在这种场合,任何教学引起的心理疲劳和厌倦情绪均一扫而光,学是一种享受,教同样也是一种享受。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将情感的培养纳入教学系统,通过各种途径发挥情感的作用,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探索、相互交流、实现再创造的愉快活动过程。

文章编号:1008-0546(2010)11-0026-01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0.11.014

猜你喜欢
泰兴中学化学化学
泰兴砖雕:方寸之间见大美
非遗中的“泰兴印忆”
“四步”解答中学化学工艺流程题
基于微课的中学化学教学探讨
开泰图兴——泰兴经济开发区的绿色崛起之道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江苏省“三会”换届合署大会在泰兴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