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实验与定量实验的完美结合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化学性质的探究》听后感

2010-04-11 12:40
化学教与学 2010年11期
关键词:示范课碳酸氢钠碳酸钠

吾 颖

(苏州中学园区校 江苏 苏州 215021)

传统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侧重定性实验, 较少有定量实验。 这给学生从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如何能在日常教学中逐渐渗透定量实验,让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实验的变化,值得每个老师思考探索。 苏州中学徐惠老师在讲授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时,就很巧妙地将化学定量实验与定性实验完美地融合到了一起,多角度地训练和培养了学生对实验观察分析的能力。

亮点1:构思精当

在苏教版化学必修1 专题2 第二单元《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中,其内容编排的主线为:定性实验展示碳酸钠的性质→方程式分析原因→引出碳酸氢钠→表格信息展示两种钠盐的性质→设计实验区别两种钠盐→碳酸钠的应用。 教材侧重于展现碳酸钠的性质,而对于另一个考查重点碳酸氢钠, 没有给学生充分的反思余地,而是直接将其性质以及与碳酸钠的区别以表格形式给出。

示范课打破了教材模式,将碳酸钠与碳酸氢钠这两个考查重点放到了一起,用应用和两者的类别引导学生预测性质,用定性实验佐证预测并发现区别,用定量实验直观展示区别,最后学以致用。 其教学步骤为:展示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应用→分析两者的类别,预测两者的化学性质→以定性与定量实验探究两者化学性质→分析比较,得出结论→运用知识解释应用。 纵观整节课程,教学目标明确,内容安排精当,充分体现了新教材所提倡的“加强化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创设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的教学理念,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亮点2:方法巧妙

化学学习离不开实验,课堂中对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主要化学性质的探究,始终采用了定性实验与定量实验交替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定性实验验证猜测并发现问题, 以定量实验直观显示两种钠盐化学性质的差异,积极引导学生去观察、去体验、去感悟、去发现,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1.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水溶液的酸碱性探究

[教师]:碳酸钠的俗名叫纯碱或苏打,碳酸氢钠的俗名叫小苏打。 为何碳酸钠叫纯碱? 如何检验? 碳酸氢钠与碳酸钠有相同之处吗?

[学生]:可能碳酸钠溶液有碱性。可以用pH 试纸检验两种钠盐水溶液的酸碱性。

(学生实验,汇报实验现象)

[教师]:如何定量比较两者水溶液的碱性?

[学生]:可以配制相同浓度的两种溶液,用pH 试纸检测。

[教师]:pH 试纸是粗略测量溶液pH 值的工具,若要精确测量并进行比较, 我们可以使用一种新的工具:pH 计。

(教师演示实验,展示实验数据)

[总结]:碳酸钠溶液的碱性大于碳酸氢钠(这里对学生原因解释的要求降低,为盐类水解的学习埋下伏笔)

2.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探究

(学生实验: 两支试管中分别取5mL 0.1mol/L 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 汇报实验现象)

[学生]: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剧烈反应,放出大量CO2气体。

[提问]:如何设计实验,比较两者放出CO2的快慢?

[学生1]: 取等物质的量或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向其中滴加过量相同浓度的盐酸,进行比较。

[学生2]: 用排水集气法, 测单位时间内收集到的CO2气体。

[学生3]:用气球集气法,看气球膨胀速度的快慢。

[教师]:介绍一种精确又快捷的方法:采用压强传感器精确测量两个密闭容器中压强的变化情况。

(教师演示实验, 计算机同步处理实验数据并生成p-t 图象)

[总结]: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比碳酸钠更剧烈。

[原因解释]:……

示范课充分领会了新教材的精神,发挥了教学实验的作用,在教学设计上挖掘演示实验的探究功能,将部分的实验内容从“学科中心”改为以“问题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大胆猜测,参与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学会运用实验手段解决问题,授之于鱼,更授之于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亮点3:意识创新

示范课最大的亮点就是将数字化实验引入中学化学教学中,这无疑是一个大胆尝试。 所谓数字化实验,是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及数字化实验系统软件共同组成。 示范课中,授课者采用压强传感器检测密闭容器里不同实验阶段中压强的变化值,通过计算机精确直观的图形处理, 代替传统对比实验中粗略的观察,更具有信服力。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学生主要依据直接感知的现象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如颜色、沉淀、气泡等,而数字化实验对实验进行量化,以客观真实的数据说明问题,无疑教给学生一种新的科学探究方法,对学生实验能力和探究素养的提高都具有促进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科学价值观。

课程专家叶澜说过:“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发掘自身的创造力,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化学课堂成为了真正充满活力的地方。

猜你喜欢
示范课碳酸氢钠碳酸钠
基础教育教研解析之示范课与常态课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知识梳理
药物水杨酸钠与5%碳酸氢钠耳静脉注射治疗猪风湿性后肢瘫痪
碳酸钠红外光谱研究
“示范课”在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和改革趋势
EM发酵饲料中添加碳酸氢钠饲喂奶山羊的效果试验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
ADC发泡剂尾渣回收碳酸钠的工艺研究
命题者的话
示范课答题专业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