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中心组”参与高中化学教学初探

2010-04-11 12:40
化学教与学 2010年11期
关键词:中心组研究性高中化学

刘 燕

(南京五中 江苏 南京 210004)

现代的高中化学教育不再是仅仅向学生传授课本上的知识,而是以教科书为载体带领学生探索和发现知识相关规律并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和方法。这就要求老师们重新调整“教”与“学”的关系,研究适应学生的教学手段,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我在课堂中采用了“学生中心组”参与教学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供大家参考。

一、实验的方法

1.什么是“学生中心组”

学生中心组就是由5-8位思维敏捷、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强,同时对化学有较大兴趣,对班级服务有较大热情的同学组成的具有特殊功能的小组。

2.实验对象

我对我教的高一的三个班级进行实验高中一(2)、(3)作为实验班级高一(7)班作为参照班级。实验的时间是高一下学期至高二上学期。

3.实验的方法

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以及学生的自我推荐和选举,评选出5-8位符合要求的同学组成学生中心组,并且老师要制定详细的计划来安排和组织学生中心组的活动和如何参与课堂教学。

在化学的正常教学中可以让中心组的成员走上讲台来为同学讲授,在化学实验课上的部分实验示范由中心组的成员来示范,在课外,布置和安排中心组带领同学进行研究性调查并以书面或其它形式进行总结。

二、实验方法运用

1.在课堂教学中,让中心组成员走上讲台

这就是说在有些课的教学中,让学生中心组的成员走上讲台为大学讲课,而这位成员为了上好这节课回家必定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可能比老师还要多,而且在选择上会更贴近学生的需要,使学生更愿意听,而坐在下面听讲的学生更是希望能评上面讲课的同学,在讲课的同学讲完后,同学们对其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就不知不觉地进行了复习和总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实验教学中,学生中心组注入新的活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因对实验的兴趣而逐渐拓展为对化学的兴趣,教师的演示具有规范性、示范性,所以学生往往注意的只是实验的最终结果,而对教师的整个操作过程细节有所忽略,但运用中心组的成员来完成部分实验的示范时,往往学生不只关注实验的结果,而是想找出台上同学操作的错误和漏洞,观察也就会更加仔细。

在一次“制备氢氧化亚铁”实验中,学生立即对示范的中心组成员将滴管不仅伸入到试管,还伸入液面以下质疑,有效的提高了课堂质量。

另外,在分组实验课上,每组一位成员配合教师的实验比赛操作也吸引了同学,给传统的实验课增加了新的血液;而中心组成员对自己本组同学实验操作的指导既为学生化学实验操作的正确性提供了较多的纠正,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同时解决了教师同时管理五十几位学生的过程中难免有疏漏的地方的问题。

3.学生中心组带领学生进行化学研究性学习的积极影响

研究性学习包括课内研究性学习和课外研究性学习,课内研究性学习可以针对一些教材上的特殊或不同内容,采取有效研究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或讨论研究,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在“金属的冶炼”教学时,中心组成员为学生上了一节令师生都难忘的课,在“小河被污染了”的角色扮演课上,几位成员执导的几组学生的汇报表演让被邀请来的任课老师都耳目一新,而“个人承包采矿厂是否应继续”的辩论在几位成员的设计下进行的有声有色,让其它同学都有跃跃欲试的激情。

课外的研究性学习也在成员的积极策划下一改最初的“走走场”现象而进入实质性的过程研究。其中一组研究的“初高中化学衔接”,发下了数百份的调查报告,走访了不同学校的高一、高二学生,还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初、 高中化学有 “双基”、“元素化合物”、“实验”、“计算”等方面的不同思维的衔接和典型例题的体现,将研究性学习真的落在实处。

三、结论和建议

1.结论

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实验,我把期末考试的成绩和问卷调查的情况进行了汇总后发现:采用“学生中心组”教学手段的高一(2)、(3)班学生成绩显著也喜爱化学。这是因为“学生中心组”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自主地愉快地选择自己有兴趣的学习方式,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化学的学习更有成效。因此,我觉得“学生中心组”的教学手段是可取的,是符合现今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的,也充分调动了“教”与“学”的双边关系。

2.建议

此外,在进行学生中心组的教学手段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成员的选择要有目的性,不可只凭兴趣,要进行综合评定。

(2)教师要合理地安排中心组成员示范性实验和示范课程,不可一味让学生示范,要有选择性。

猜你喜欢
中心组研究性高中化学
理论学习中心组
理论学习中心组
理论学习中心组
理论学习中心组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