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新闻战略突破的思考与实践

2010-07-27 03:24马来顺
中国记者 2010年2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河北舆论

马来顺

(作者是河北电视台副台长兼新闻中心主任)

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时代要求与主题新闻的战略突破

不断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是党和人民对新闻媒体提出的时代要求,是新闻媒体的根本职责,是电视媒体坚持“新闻立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年多来,河北电视台新闻中心以主题新闻选择为战略突破口,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不断收获。

2008年12月,推出年终新闻盘点系列节目《08冀耀》;2009年2月,推出了系列新闻综述节目《信心09》;4月,推出大型系列访谈节目《春动河北—作风年里话科学发展》;5月,推出系列报道《石家庄速度·再造城市传奇》;7月,推出大型现场直播节目《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家》;8月至10月,推出大型航拍系列节目《瞰河北》;11月,推出应对河北中南部50多年不遇暴雪的系列主题报道《众志成城,共抗雪灾》。

一篇篇主题新闻报道,获得省领导和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以及省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其他新闻栏目多次采用河北台的主题新闻稿件,发稿率走在全国省级台前列;“河北新闻联播”的收视率和收视份额也大幅上升。初步达到“舆论引导有力”与“观众喜闻乐见”的统一。

从一年来播出的一系列主题新闻来看,节目报道的都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紧扣当今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脉动,符合党的主张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主题新闻比之一般性的时政新闻议题更集中,主题更鲜明,采访更深入,制作更精良,因而更具有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和影响力。

主题新闻的推出,之所以被看作是新闻改革的战略性突破,因为它充分体现了“新闻立台”的战略思想,它不只是微观上的、传播系统某个局部环节上的突破,而是在宏观上的、传播系统各个环节全局性的突破;不只是在表现手法、技术层面上的突破,而是在新闻立意、报道内容层面上的创新和突破,因而具有战略性。主题新闻的推出,标志着河北电视新闻改革迈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步。

主题新闻的摄制是不断突破、创新的过程

对于电视媒体来说,在主题新闻上实施战略突破,不只是报道工作“量”的增加,而且是新闻传播“质”的变化。在这个质变的过程中,必须不断突破自我,不断革故鼎新。

第一,冲破惯性思维,创新新闻理念。

树立“社会效应与市场效应俱佳双赢”的理念,新闻中心推出的一系列主题新闻受到广大观众欢迎的成功尝试表明:有人看、能够“吸引眼球”的新闻节目才有影响力、引导力。

第二,精心策划选题,创新报道内容。

要策划出有新意、新思想的选题,关键是要吃透“两头”、找准“两头”结合点:一方面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政策、部署和指示,吃透精神实质,掌握工作重心;另一方面深入基层摸清干部和群众需求、意见和情绪,掌握社会舆论焦点和动向,在此基础上找出结合点,形成主题新闻选题切入点。新闻中心策划大型航拍系列节目《瞰河北》时,这个“结合点”和“切入点”就找得比较准,对节目主题定位比较有创意。

第三,优化组合,项目式推进,创新节目生产方式。

新闻中心推出的一系列重大主题新闻报道,都是一些“大动作”“大活动”,单靠某个部门、某个栏目的力量远远不够。必须打破新闻节目的常规生产方式和制作流程,采取“项目式”推进,举全中心甚至全台之力,协同作战,确保项目的完成。

如《春动河北》《瞰河北》的选题确定后,即从新闻中心各栏目抽调精兵强将;设备部门调用全台最好的大型转播车和摄像机;通联部门与11个设区市的宣传部门和电视台保持全天候联络;后勤部门派出多台车辆全程保障;后期编辑制作人员提前介入,掌控拍摄流程;等等。

第四,激发创新激情,转变报道作风。

主题新闻的策划和制作,是一个充满创新激情的过程。《瞰河北》多是高空作业,危险系数相当大,摄像员和主持人不讲二话,凌空而上;《众志成城,共抗雪灾》摄制组为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抢拍灾情和军民抗击雪灾的动人场景,兵分多路,顶风冒雪,深夜两、三点钟战斗在冰天雪地里。一系列重大主题新闻的诞生,是这种旺盛的创新激情和“特别能战斗”作风的结晶。

主题新闻实施战略突破的价值在于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一年来,河北电视台新闻中心致力于主题新闻报道的战略突破,较好体现了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其核心价值是有利于舆论引导能力的提升。

一、有利于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引导舆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主题新闻上实施战略突破,实现了新闻媒体由“被动式”传播到“主动型”传播的转变,充分发挥引导舆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009年11月上旬,河北中南部暴雪成灾,新闻中心立即启动突发新闻应急机制,分析雪灾可能影响最大的部位、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关注点,连夜派出多路人马深入灾区一线,分头到省气象中心、高速公路、火车站、机场、农村蔬菜基地、农贸市场等单位,抢抓天气趋势、交通运输、市场供应等方面的灾情素材,抢拍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抗击雪灾的壮举,开辟《众志成城,共抗雪灾》专栏,连续滚动播出,为省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为各部门通力抗灾提供资讯,为受灾群众提供信息服务。

二、有利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不断巩固主流舆论阵地。

一年来,新闻中心把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贯穿全年新闻报道的第一主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召开后,推出《抓党的建设,促科学发展》系列新闻。还通过推出以宋志永为代表的唐山十三义士、全国优秀组工干部王彦生等一批先进典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主流媒体真正成为“主流舆论场”。

三、有利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舆论支持。

新闻中心坚持把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作为主题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相继推出《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等专栏系列报道。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提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后,新闻中心紧锣密鼓地策划推出大型系列报道《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河北在行动》。报道通过河北钢铁、冀中能源的战略重组,曹妃甸现代产业群的崛起,廊坊、唐山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等典型经验的分析,对如何狠抓技术创新、淘汰落后产能、改造传统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出了一系列发人深思的课题。节目播出后,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企业界的普遍关注。

主题新闻

主题新闻一般包括专题新闻、专栏新闻、系列报道、新闻综述,它不同于一般性的一事一报、即时即报的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民生新闻,而是宏观把握全局,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工作着力点,聚焦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点,针对社会公众舆论的热点,确定新闻主题,挖掘新闻素材,选择报道方式,精心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新闻节目,使新闻传播形态规模化、集束化、纵深化,力求传播效果最大化,从而更好地宣传党的主张,反映百姓心声,引导社会舆论,助推中心工作。

(马来顺)

四、有利于加大对民生和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力度,为促进社会稳定和谐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年大变样”、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全年新闻节目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新闻中心不仅以浓墨重彩展示“三年大变样”带来的巨大变化,而且重视对其中涉及民生的热点问题积极引导。发挥了媒体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作用。

五、有利于打造精品新闻,增强新闻节目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和一般的时政新闻相比,主题新闻报道有一个时间缓冲带,得以集中力量精心策划,精心制作,在素材筛选、结构安排、内涵发掘、画面拍摄、解说配音、后期制作等方面可以精雕细刻,因而做出来的节目具有较强的可视性。

六、有利于带动常规新闻的创新,促进新闻媒体体制、机制的改革。

在主题新闻上实施战略突破,并不意味着对常规新闻的忽略,相反对日常时政新闻和其他新闻的创新产生了很强的磁场辐射效应。新闻中心在突出抓好主题新闻报道的同时,重视抓好“联播节目”中时政新闻的创新。特别是对会议报道和领导同志活动报道,勇于打破常规,采取“集锦式”“标题式”和“一句话新闻”等报道手法,压缩画面时长,增大信息量。对早、中、晚的新闻栏目,根据其担负的不同任务、占据的不同时段和受众不同的收视需求,重新作了定位和包装。从而使每个栏目个性化、特色化、品牌化。

主题新闻报道的战略突破,还促进了新闻中心体制、机制的变革。为了集中力量创精品,打破了过去那种“行政机关式”的体制,代之以扁平化管理体制,理顺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在人才引进和使用上,实行公平竞争机制,奖优罚劣,调动争创精品新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河北舆论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孙婷婷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The Shortage of W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