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起孟与“与时俱进”

2010-08-15 00:44滕先森
泰山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江泽民多党合作与时俱进

滕先森

(泰山学院学报编辑部,山东泰安 271021)

孙起孟与“与时俱进”

滕先森

(泰山学院学报编辑部,山东泰安 271021)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他人和媒体很少使用“与时俱进”一语的情况下,孙起孟较早较多地使用了它,具体可分为3类:一是用于评价人物,二是用于评价组织,三是用于评价邓小平理论。

江泽民;孙起孟;与时俱进

江泽民同志于2001年7月1日发表了著名的“七一”讲话,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科学论断,2002年11月8日,他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又把“与时俱进”概括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并对它的内涵及重大意义作出界定和强调:“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1]这表明,与时俱进观已成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的组成部分,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正因为如此,“与时俱进”遂成为时下使用十分频繁的政治和工作用语,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

“与时俱进”这个词语不是舶来品,而是取之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宝库,江泽民同志用它来概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如同当年毛泽东同志用“实事求是”来概括党的思想路线一样,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与中国传统民族语言形式相结合的又一生动范例。人们在赞赏的同时,也不免引起了对“与时俱进”一语进行追源溯流的兴趣。

不过,由于古代典籍的浩瀚和爬梳的不易,我们目前尚不能确切指出“与时俱进”的时代和出处①,但从语源和思想渊源上追溯,它应本自《周易》。众所周知,在中国文化史上,《周易》这一部“弥纶群言”、“笼罩百家”的天才著作,较多地从阴阳对立转化的角度阐述了与时变通的思想,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特色,对后世影响很大。在《周易》中,可以找出如下的语句:

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损卦)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丰卦)

同时,《周易》还表达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的精神。此外,我们还可以在中国古代文化的语汇中举出“与日俱进”、“与日俱新”、“与时俱化”、“与时(世)推移”等一批类似的成语。不过,《周易》中的以及其他一些类似的成语,主要表达的是一种与时变化的思想,还没有把人们的思想认识、行为方式和时代的发展进步内在地联系在一起。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用它来概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并把它作为全党要弘扬的一种精神状态,就赋予这一成语崭新的思想内涵,从而使它获得了强大的理论生命力。

从时间和文献上看,江泽民同志使用“与时俱进”始于2001年1月10日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其中在谈到要宣传和弘扬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时说:“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运用当代最新知识丰富自己,不唯本本,不守教条,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2]在此之前,民建老一代领导人孙起孟同志较早较多地使用了“与时俱进”,值得我们注意。

孙起孟(1911-),安徽休宁人,1945年与黄炎培等发起组织民主建国会,曾任民建第四、五、六届中央委员会主席,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作为民建老一代的领导人之一,他不但为民建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而且在统一战线理论、参政党理论建设等方面勤于思考,功力深厚。“他坚持工作结合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撰写了大量富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文稿,不仅对会的工作而且对于认识和推进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是本会的重要思想理论财富。”(成思危《孙起孟文稿选编》序言)1998年,民建中央宣传部在他1979年以后撰写的200多篇文稿中选取85篇,编为《孙起孟文稿选编》出版②。在这部文稿中,我们发现孙起孟在1989年-1995年的时间里,起码有7次在文章或讲话中使用了“与时俱进”一语。对于孙起孟而言,这不应看作是一种偶然现象,因为在他人和传媒极少使用“与时俱进”的情况下,他却不断地反复地使用它,至少说明他对于这一成语的重视和偏好,或者说竟是一种“思维定势”。

孙起孟使用“与时俱进”的情况,大体可以分为3类:

一、用于评价人物

厥老(胡厥文)在民建会内是德高望重的前辈,但他对自己的思想的改进和提高从不放松而一贯注重道德情操的修养,严格地要求自己,与时俱进,以磊落光明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学习和纪念的好品德。(1989年6月:《矢志为公律己从严》)

这里,既表明了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与时俱进的务实精神,也反映出广大人民对多党制本质的认识愈益深化。(1991年5月:《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几点思考》)二、用于评价组织

建国四十余年来的辉煌成绩,特别诸如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其它政治社会力量的亲密合作,与时俱进……都雄辩地证明了民主协商的巨大作用。(1991年3月:《民主集中制是我们的终身大学校》)

民建作为一个民主党派……怎样团结、组织和教育自己的成员,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对这类根本性问题,都需要做理论上的研究和概括。(1994年11月:《关于民主党派自身的理论建设问题》)

这四笔精神财富是我们民建一代又一代的老同志在本会的长期战斗历程中相继努力营造出来的,它们也是使本会能够建功立业与时俱进的精神动力。(1995年8月:《爱国·爱党·爱会·爱学》)

三、用于评价邓小平理论

他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具有这样鲜明的特点:的确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的紧密结合,的确是与时俱进,有发展,有创新。(1992年8月:《对基本路线的几点认识》)

以上我们不殚其烦地介绍了孙起孟使用“与时俱进”的情况,其意并不在寻求江泽民和孙起孟使用这一成语之间的某种联系,而是为更好地理解“与时俱进”提供一点材料而已。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孙起孟长期担任中国民主建国会的主要负责人,又是知名社会活动家,他使用“与时俱进”的文章或讲话,有的在报刊公开发表,有的是在民建组织内传达,都会对“与时俱进”这一词语和理念的传播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附记:这篇短文写于2003年六七月间,是作者学习中共十六大报告时的札记,当时未想发表。2010年3月2日,“生死同一日”的百岁起孟老驾鹤西去,今特为检出,谨以此文深表悼念和敬仰之情。

[注 释]

①一般认为,“与时俱进”首见于蔡元培1910年的《中国伦理学史》。

②三卷本《孙起孟文稿选编》2007年由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王红丽)

·相关链接·

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建国会和全国工商联的卓越领导人,第七届、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建国会第七届、八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名誉理事长,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孙起孟同志,因病于2010年3月2日12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孙起孟同志一生追求真理,热爱祖国,心系人民。早在青年时期任教师范学校时,他就积极宣传进步思想,团结青年学生与国民党的反动教育政策进行斗争。“九·一八”事变后,他因参加爱国进步活动受到国民党当局的迫害,被迫离职,辗转贵阳、重庆从事爱国民主运动。1939年夏,他向周恩来同志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周恩来同志鼓励他服从革命需要,并以党外布尔什维克相勉。此后,他通过多种渠道,积极投身抗日救亡和争取和平民主、反对独裁内战的斗争。1942年至1946年,在昆明中华职业教育社任职期间,他不顾自身安危,帮助了不少共产党员,并掩护共产党的地下电台,为革命作出了积极贡献。在长期的民主斗争实践中,他更坚定了跟共产党走的信念,更自觉地为实现党的主张而奋斗。1948年,他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五一口号”,代表民建赴东北解放区。新中国成立前夕,他起草了民建反驳美国中美关系白皮书的声明,阐明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走新民主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得到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赞誉。新中国的成立,为他报效祖国开辟了广阔的天地。1950年1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自己的夙愿。他以强烈的爱国热忱努力工作,积极投身新中国的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了全部精力和智慧。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身处逆境、受到监禁,他仍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矢志不渝。1998年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以后,他仍然热切关注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拥护中共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举措。他始终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殚精竭虑,竭诚奋斗,在共同的事业中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结下了深厚友谊。

孙起孟同志十分注重我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理论的研究。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身体力行,撰写了大量关于统一战线、人民政协和民建工作的著述文稿,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了许多重大问题,为丰富和发展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他的主持下,民建中央于1993年3月向中共中央提出了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议。这一建议得到了中共中央的采纳。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写进了宪法。

孙起孟同志是我国统一战线德高望重的楷模。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是爱国奋斗的一生,是为人民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他的高尚品德和无私奉献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摘自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孙起孟同志生平》

Shun Q im eng and the Phrase“Advance w ith the T im es”

TENG X ian-sen
(Editorialoffice,Taishan University,Taian,Shandong,271021)

In the nineteen-eighties and nineties,the phrase“Advancew ith the Tim es”is scarcely used by thew riters in them edia excep tShun Q im eng.H isusage of thisphras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to evaluate figu re,to evaluate o rganization and to evaluate D eng X iao-p ing Theo ry.

Jiang Ze-m in;Shun Q i-m eng;Advancew ith tim es

K827

A

1672-2590(2010)04-0049-03

2010-05-08

滕先森(1957-),男,山东夏津人,泰山学院学报研究员,民建泰安市委主委。

猜你喜欢
江泽民多党合作与时俱进
敬爱的江泽民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确立70年的主要经验及启示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发展70年的三维认识
传递民主党派声音 讲好多党合作故事
电视台新闻播音创作空间的拓展探讨
论多党合作视角下的“同心”思想
江泽民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江泽民关于军队后勤改革的重要论述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