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深度开发研究
——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2010-08-15 00:49赵进国
关键词:甘南旅游者旅游业

赵进国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深度开发研究
——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赵进国

经过20年的开发建设,甘南旅游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成为推动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扩大就业、促进开放、推进城市化进程方面功不可没。但仍处在“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阶段,旅游竞争力明显不足。需加强民族地区旅游业的深度开发,既要突出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更要迎合广大旅游者需求的变化,只有深度开发,确立鲜明的主题形象,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开发旅游新产品,扩大吸引力和提高服务水平,才能提升竞争力,使旅游业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深度开发;

一、甘南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经过20年的开发建设,甘南旅游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成为推动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近年来,甘南旅游业的发展面临诸多难题。

首先,甘南旅游开发的水平和效益与它的资源优势很不相称。这里完整地保留了藏民族传统的游牧文化、佛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区内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且具有很强的独特性,是整个藏区社会经济文化的缩影。“2004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评为”“西部最具魅力的旅游景区”,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之一”[1]。

其次,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虽逐年递增,但收入总量不大。2003年至2008年的五年中,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海外游客、旅游收入三项指标年均增长21.71%、21.96%、28.96%,但旅游业收入在全区经济收入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2007年全州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88.82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16.27万人次,旅游业收入3.75亿元。2008年以来,受“3.14事件”等的影响,旅游业收入大幅下降,全年接待国内外总人数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亿元。这显示,甘南旅游产业的发展仍属数量型而非效益型,旅游经营是粗放型而非质量型,以及旅游产业的脆弱性。

再次,甘南旅游成为周边地区旅游者的中转站,游客平均停留时间短,度假型旅游者较少。专门以本区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者少,只有以兰州为中心的省内游客;省外及国际的旅游者主要是过境旅游者。因此,必须对甘南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在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更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挖掘资源的内涵和潜在功能,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使旅游产品在满足旅游市场需求的同时带来更大的综合效益[2]。充分发掘区域内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深层次挖掘可开发利用的有效资源,找出旅游资源的丰富内涵,把资源的优势转化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二、甘南旅游产业深度开发的意义

深度开发成为提升甘南旅游经济的现实选择,是甘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甘南富集旅游资源的客观要求。深度开发的趋势就是要从游览观光为主向休闲度假为主转变,使度假游客所占比例上升、游客平均停留时间增长;从数量型扩张为主向效益型扩张为主转变,在旅游总人数、总收入等指标上保持同步快速增长,改变区内以门票及住宿收入为旅游业主要收入的局面;从旅游产业一枝独秀向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全面繁荣转变,具体反映在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同步增长;从零散、小型、支离的产业现状向旅游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转化,主要反映在旅游产业结构进一步完善、产业的规模进一步增大;从游客被动引导向游客的主动参与转变,主要反映在游客需求的个性化不断增强,从欣赏自然风光为主,向欣赏自然风光、体验民族风情、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等多元化转变。

三、旅游业发展深度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旅游主题形象模糊

所谓旅游形象,是指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借助旅游地的景观、环境氛围,服务展示、公关活动、信息传递等要素,在旅游者心目中形成的综合感知形象[3]。甘南旅游发展较快,每年都结合国家和全省的主题开展各种旅游活动,如“1999年生态环境游甘肃·碌曲则岔首届旅游节”,2000年“中国敦煌百年·黄河风情旅游节”玛曲分会场活动,“2006年甘南卓尼旅游节”。诸多旅游活动的开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甘南的知名度,却没有突出甘南独特的藏文化和美丽草原消夏避暑游的主题,主题活动缺乏独立性、创新性、延续性,沦为大型活动的陪衬。虽然提出了很多的旅游形象口号,如“小西藏游”,“美丽甘南”,“香巴拉之旅”,“九色甘南”等,也说明了甘南资源方面的某些特征,但这种多而杂的旅游主题形象定位,使甘南整体旅游形象不突出,没有形成品牌效应,不能给旅游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无法使游客产生强烈的热情和激情,无法获得游客的认同感,造成游客回头率极低。个性鲜明、情切感人的旅游主题形象以及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可以帮助旅游地在市场上较长时间地占据垄断地位[3]。笔者认为,甘南旅游主题形象可以“九色甘南”定位,在国内外进行大力宣传,树立品牌形象,开发出极具区域特色的旅游产品,开拓市场、扩大客源。

(二)开发特色不明显

根据资源特色,甘南州的旅游资源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1)古朴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2)多姿多彩的藏民俗风情;(3)绚丽多彩的森林草原风光;(4)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遗迹[4]。甘南的旅游规划虽以突出地域特色为主,但开发的景区、景点实体,特色不明显,仅以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为主,缺少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开发深度不足,仅以观光旅游为主,尚未形成统一的旅游资源开发程序,因而导致市场培育不成熟、服务水平差、服务意识不强、专业化水平低。景点、景区与当地群众及政府之间的关系不明、价格不合理。

(三)严重的旅游淡旺季

甘南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高亢,地形复杂;年平均气温低于100C的低温期一般从9月前期开始,延至翌年6月中旬,持续期大约8-10个月,绝大部分地方长冬无夏,春秋短促[5],由此形成了旅游业强烈的淡旺季,每年的7、8、9三个月是旅游旺季,以避暑为主的游客在各景区人满为患,引起旅游价格大涨,旅游设施超负荷运行,旅游服务水平下降,旅客怨声载道;而在其他月份则大量的旅游设施闲置、旅游从业人员收入甚少,行业整体效益下降。

(四)宣传效果不理想

旅游宣传渠道狭窄,受众面小,客源市场集中,主要在省内及周边省份及地区宣传,使甘南旅游的知名度不高。另外,由于旅游形象定位混乱,甘南的旅游宣传容易使旅游者产生混淆,如“香巴拉之旅”易使旅游者联想到云南,“小西藏之旅”又使旅游者联想到川西、青海等地。

四、旅游深度开发的途径

(一)明确主题定位,加大宣传力度

甘南旅游业的主题定位应以其独特的藏文化、草原文化和浓郁的民俗风情与奇特的自然风光为主。由于甘南旅游产品都是一般性产品,因此旅游资源规划一定要突出地域特色,挖掘出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对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深度开发需围绕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整合资源,开发出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景区和品牌;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以民族风情、宗教节会、历史遗迹、旅游歌舞表演和生态旅游等为主,借鉴刘三姐歌舞表演的成功经验,开发极具民族特色的大型歌舞表演活动,使之成为包括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特种旅游的综合性旅游区;以“九色甘南”为形象加强宣传,设计出醒目的旅游形象识别系统,给旅游者留下深刻的影响,提高旅游者的重游率和口碑宣传;继续加强传统的宣传渠道,除向旅游者散发旅游传单、举行大型旅游节庆活动扩大影响外,还可开发新的宣传模式,如建立英语网站向国外市场宣传,与全国性和其他区域性的媒体合作开辟新的客源市场,使甘南成为国际国内特色鲜明、游客喜欢的旅游目的地。

(二)开发新型的旅游项目

由于我国GDP的快速增长、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节假日的增多,人们不在满足于过去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性旅游,而转向目前的休闲型、度假型、享受型、个性偏好型旅游[6]。随着旅游者需求的变化,旅游开发要满足旅游者新的需求,新型的旅游项目需加强旅游者的体验性和休闲性,应以藏族文化资源的发掘、整合、展现为主,突出藏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如藏族手工艺品、藏刀、藏饰、藏医药等(以藏药为代表的高原保健养生游可吸引大批的中老年旅游者);开展探险、攀岩、徒步、骑马、登山、滑草等专项旅游项目(滑草是可在春秋季开发的旅游项目,适合甘南的实际情况),结合冬季滑雪实现四季旅游,这个新鲜刺激的项目为年轻人所喜欢。藏家乐村落作为物质文化遗产是藏族文化的一个承载体,是演示藏族文化整体风貌的空间。藏族文化中蕴涵的人物传说、服饰歌舞、祭祀婚嫁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以在体验性“藏家乐”旅游中呈现给旅游者。开展节事旅游活动,那些经过策划的节事对旅游业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并且对提升目的地的竞争力意义重大[7]。本区自然地理环境复杂,民俗风情差异大,节事旅游资源丰富。因此,整合人文旅游资源,开展大型的旅游节事活动,可带动大量集中消费、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以及社会文化的全面革新。

(三)加快产品整合,加强传统项目的参与性

旅游产品的整合是在有创造性策划的基础上,根据旅游者的个性、偏好、文化程度、经济能力、消费观念等因素,对旅游产品的类型结构、空间结构以及要素结构进行合理配置,从而形成一个景观品质、活动内容、空间组合、时间序列的有机整体,为旅游者提供舒适、优质、价格合理的旅游经历。如以自驾车出行的草原风光体验游,可在沿途安排游客体验藏家生活“牧家乐”活动,游客一边游览草原风光,一边体验独特的藏家民俗。宗教旅游系列产品的开发,应发挥出宗教在启迪智慧、唤起道德、平衡心理、重塑人生价值、益智健身、放松精神、治病疗养等多方面的功能,尤其要突出藏传佛教的原始性、神秘性及活佛转世等特色。传统项目需加强旅游者的参与性,如制作酥油花,画唐卡,跳锅庄舞等。

(四)系统开发

旅游业的发展应强调实效,树立“大旅游”的发展思路。这就要求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中应注意开发的系统性。所谓“系统性”,就是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针对本地区旅游资源情况,制定长期性的发展战略。在开发过程中,各有关部门应密切配合,形成旅游业发展中的坚强实体,在这个实体的密切协作下,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把当地旅游资源开发作为系统工程来看待[8]。本区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旅游开发的系统性不强,没有进行统一规划,欠缺对长远利益的考虑,亟需成立大型的旅游集团公司进行整体运作,打造统一的品牌,规划开发旅游资源,使更多更好的旅游产品投放市场,旅游服务过程形成一条龙服务,更好地满足旅游者需求。

[1]九色甘南香巴拉之旅[M].甘南州旅游局印行本,2007:13.

[2]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15.

[3]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93.

[5]常慧丽.生态经济脆弱区旅游开发扶贫效应感知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10).

[6]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8:7.

[7]高峻.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39.

[8]马聪玲.中国节事旅游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5.

[9]普国安.云南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初探[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2(1).

F590.3

A

1673-1999(2010)08-0060-03

赵进国(1982-),男,甘肃高台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甘肃甘南747000)历史文化系教师,在读研究生,从事甘南藏区经济发展与旅游开发研究。

2009-11-28

猜你喜欢
甘南旅游者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甘南走读
甘南九章
甘南记
《去甘南》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在旅游业转型升级中实现新引领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