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方言的魅力
———以《山城棒棒军》里的对白为例

2010-08-15 00:49许杨阳
关键词:毛子棒棒山城

许杨阳

重庆方言的魅力
———以《山城棒棒军》里的对白为例

许杨阳

一句好的方言,虽然寥寥数字,但只要运用得当,就具有事半功倍、画龙点睛之妙。以重庆方言剧《山城棒棒军》里的对白为例,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重庆方言的独特魅力。

重庆方言;《山城棒棒军》;魅力

在全社会普遍推广普通话的今天,方言是不是就应该退而次之呢?有人认为,方言跳不出平民化、市井化和粗俗化的轨迹,难与时代相碰撞;在思想内容、文化品质和审美价值等方面,方言难免会流露出粗俗浅陋的缺陷,甚至有人戏称:“流行方言好尴尬,心中意思难表达。劝君从此将它弃,努力学好普通话。”为此,很多人担心方言会不会被普通话同化,甚至消失?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正如研究此现象的社会语言学家所说,一些市井话或者方言与普通话相互渗透、互为补充,对中国语言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健康的作用。方言,特别是生动活泼并富有创造力的重庆方言,不仅没有消失的危险,反而在与时俱进地发生着变化,其语言表达形式仍很丰富。如果非要说重庆方言不能登大雅之堂,只配在台面下活动的话,这也不是对它的全部否定,只要把“重庆方言”这一特别的“原料”稍作加工,就能成为一道上得了台面、能让全国人民都接受的艺术表现形式了。这样的先例也绝非没有。从方言短剧栏目《雾都夜话》、《生活麻辣烫》到电影《抓壮丁》,再到电视剧《王保长新篇》、《傻儿司令》和重播数次的《山城棒棒军》(一)、(二)等,都以其独具魅力的渝腔渝味征服了广大观众,成为脍炙人口的精品之作。这些作品中所展现的重庆方言的魅力和意趣,表明重庆方言同样是上得了台面、可以走向全国的。

根据性质,方言可以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两大类。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的不同的社会变体。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是一种文化,它和不同种类的语言一样,每一种形式的语言都包含了一定的政治、经济、历史、心理、习俗等方面的信息。重庆方言的形成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它包含了重庆这一区域在其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里隐含的文化DNA,它是这一区域的人们交流的“场”。也就是说,它是这一区域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存状态在讲话、作文里的显现。某些艺术形式若脱离了它的方言便会失去其自身独特的魅力。比如,普通话版的《山城棒棒军(二)》,让人越看越觉得别扭。千篇一律的语言会使这个世界失去很多色彩。重庆方言是重庆这个多元化地域文化的承载者,是重庆民间思想最朴素的表现形式,也是含义最丰富、最深刻的语态。《方言之美》的作者杰克·海福德甚至认为,“圣灵籍方言更贴近我们的怀中”。

重庆方言的魅力之一在于它能够形象生动地表达出语言的内涵,同时也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换成其他语言形式就会显得干瘪、失真。请看《山城棒棒军》里王家英和蛮牛的一段对白:

王家英:我说你才是一斤花椒炒二两肉。

蛮 牛:啥子意思哦?(什么意思啊?)

王家英:麻嘎嘎。(肉麻)

此类形象生动的表达,显示了重庆女人火辣辣、率真而又略显泼辣的个性。再来看梅老砍和毛子的一段对白:

梅老砍:毛子,找你打个商量。(毛子,找你商量一件事情。)

毛 子:啥子事?(什么事?)

梅老砍:找你借点钱。

毛 子:不干。

梅老砍:刚才王家英找我寄钱的时候,你硬是搞咆了,直估说“要得”“要得”。(刚才王家英找我寄钱的时候,你一直说“可以”、“可以”干什么?)

毛 子:帮你说话还不好啊?

梅老砍:嘿嘿,看不出你硬还是有点板眼馁。(看不出你真是有点花花肠子呢?)

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句对白,但却充分地体现了毛子有点傻乎乎又爱耍小聪明,且有些自私却并不愚笨的性格特征。

重庆方言魅力之二在于它轻松搞笑、生动通俗,同时又有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重庆方言里有很多表现悲伤、痛苦的词汇,但仔细体会就能化悲为乐。比如:普通话“今天不小心摔了一跤,把我摔得好痛啊!”但在《山城棒棒军》里,梅老砍的方言表达就非常有意思:“今天绊了一跤,恁回把老子疼安逸了!”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有点不雅,但却实实在在地让人领略到了重庆方言直爽、幽默的语言风格。“疼”和“安逸”本身是两个意义相反的词,但梅老砍在表达痛苦的时候还不忘把自己调侃一番,这两个词的链接运用,充分显示了重庆人乐观的性格。这样的例子还有“巴适惨了”、“高兴惨了”等。再如,一位中年妇女挑选棒棒,选了蛮牛而没有选毛子时,毛子为自己打抱不平,说道:“找棒棒又不是耍朋友,还要找长得称展的嗦。”意思是“找棒棒又不是谈恋爱,还要选长得帅的啊。”正是因为重庆方言的幽默和极强的表现力,所以方言剧《山城棒棒军》得到了众人的热捧。

重庆方言的魅力之三在于它有许多有趣味又有个性的词语。重庆的评述家吴文说,重庆是个爱造词的城市,足坛口语“雄起”、“下课”都是重庆造;漂亮的女娃叫“乖”;横不讲理叫“歪”;贪污受贿叫啥子?一个字,植树造林——“栽”。试看,一声“雄起”,吼遍了全国,把球迷的殷殷期盼吼了个荡气回肠;短短两个字——“下课”,干净利落地把那些不作为的人劈了个人仰马翻。《山城棒棒军》里也有这样的词汇,诸如:烦造造的(非常脏)、逛的(光溜溜的)、低低嘎嘎(很少)、飞叉叉的(很野的样子)、矿西西的(很糊涂)、神戳戳(发神经)、俗杂杂的 (俗气的)、扒到 (紧挨着)、调(跑)、拈菜(夹菜)、扯扑汗(打呼噜)、告哈儿(试一下)、舌老(丢失了)、马起脸(板脸)、假巴意思(假装)、洗白(完了或者没有了)、卡卡各各(角落)、除脱(挂了)、瓜西西(傻傻的)、登读(块头大)、扫皮(丢脸)、扯把子(说谎)、霸道惨老(很强)、要得(好的,行)、撒子(干什么)、好黑人(好吓人)、黑哈(很傻)、搭飞白(搭讪)、莫恁个(不要这样)、踏歇(骂),等等,都是重庆人口语中常用的词语,都惟妙惟肖地表达了普通话有时难以言状的情形,带有极为浓厚的地域色彩和独特韵味。

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我们也应提倡本土文化,坚守地方方言。重庆方言是重庆文化的历史积淀,具有深厚的地方特色。重庆方言具有的凝聚力,可以让重庆人产生相互的认同感。如果我们为了推广普通话而将方言这块肥沃的土壤铲除掉,无疑造成重庆本土文化的流失。总而言之,重庆方言的魅力是无穷的,通过它我们可以看到重庆的历史文化和重庆发展的脚印。在广泛推广普通话的今天,我们不应该放弃重庆方言,而更应该传承、展示它的魅力。

[1] J.K.Chambers and Peter Trudgil.2002.Dialectology [M].Beijing: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2]敬文东.被委以重任的方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3]钱冠连.美学语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田义贵.方言电影的魅力《百万彩票》和《麻将棒棒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5).

H07

A

1673-1999(2010)08-0076-02

许杨阳(1984-),女,贵州锦屏人,重庆师范大学(重庆400047)外国语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从事社会语言学研究。

2009-12-07

猜你喜欢
毛子棒棒山城
棒棒的嘟嘟
棒棒精彩
棒棒哒
千里机动“亮剑”山城
山城的人情味儿
毛子笑传
毛子笑传
毛子笑传
毛子传笑
愉快的歌声山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