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体育标语变迁的历史审视

2010-08-15 00:49张文鹏
关键词:体育事业标语变迁

张文鹏

改革开放30年来体育标语变迁的历史审视

张文鹏

改革开放的30年,既是中国体育经历变革、取得历史成就的30年,也是中国体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30年。透过对30年来体育标语的回顾,厘清了体育标语变迁的脉络,认为体育标语变迁的规律与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同步,体育标语变迁的主题始终围绕社会发展的主轴展开。

改革开放;体育标语;变迁;历史审视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点燃激情,放飞梦想”宣示了中国人的骄傲。那一刻,世界上有多少人瞩目中国,有多少炎黄子孙为之自豪。上述简短的体育标语,话语虽然不多,却成了激励国人、动员国人的一种铿锵有力的话语形态。透过平凡的体育标语,不仅可以管窥体育在时代变迁中的价值,还可发现每个体育标语的背后,都蕴含了特定时代的价值诉求。体育标语的变迁也与我国社会的变迁、人们价值取向的变化密不可分。

一、体育标语的内涵

《汉语大词典》对“标语”的解释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1];《现代汉语辞海》将“标语”解释为:用简练文字写的(张贴在公共场的)宣传性口号[2]。看来,标语是指用简短文字写出来的、具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那么,体育标语就是为了传播、引导体育的价值观念和满足人们对体育的需要,用简短文字写出来的、具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攀登世界体育高峰,为祖国争光”、“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等让人怦然心动的口号都属于体育标语的范畴。

二、改革开放30年来体育标语变迁的脉络

(一)1978年-1989年

1978年,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体育领域率先吹响了“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号角。此时期体育标语的特征,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背景下国人对体育领域的诉求。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体育标语莫过于1983年邓小平为第五届全运会的题词:“提高水平,为国争光”[3]。这一口号既指出了今后体育战线的工作重心和发展方向,也表明了人们对体育战线创造辉煌战绩的期望。

1982年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洲运动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共夺得61枚金牌、51枚银牌和41枚铜牌,金牌总数超过前亚运会冠军日本队,首次居于第一位[3]。中国体育代表团的骄人成绩,提升了全国人民对体育的热情,越来越多的人支持中国体育“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展示中国人的风采。随着中国女排的崛起,“女排精神”激励着国内各条战线的人们去“攀登世界高峰,为祖国争光”。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女排精神”被国人视为刻苦奋斗的标杆,鼓舞了无数国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的士气和激情。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许海峰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射落的第一枚金牌,既体现了中国体育“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诉求,也是中国体育践行“勇攀世界体育高峰,为祖国争光”的明证。

(二)1990年-2000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党的十二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此时,体育事业也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体育标语主要反映了经济发展、社会变革过程中对人性的关怀,如“发展体育运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1993)”、“发展学校体育运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994)”、“发展民族体育运动,促进两个文明建设(1995)”、“全民健身,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1997)”[3]等体育标语。

上述体育标语的物化标志便是全民健身路径开始进入全国各地的社区、学校等场所。体育战线承担了多年向世界证明中国的重任已经开始转移。此后,新中国体育事业的重心逐渐开始关注人性、人权、人的价值。强大的中国已不像80年代那样迫切地需要竞技体育的光环来向世界证明自己。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率先在体育标语上得以彰显。这一变化,既体现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和进步,也体现了时代的人文关怀。

(三)2000年以来

如果说“新北京、新奥运”(2000年)是北京更是中国向世界的宣言的话,那么,“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2004年)则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价值观。而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2006年)的提出,正是我们国家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和谐发展的梦想和追求。这一标语重在人文,重在人性,重在对真善美境界的心灵呼唤与执著追求,表达了全世界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追求人类美好的共同愿望——团结、友谊、进步、和谐、参与和梦想,体现了体育的人文关怀精神。

上述标语更多地表达了中国人的诉求和对世界的承诺,而英国路透社的报道则从另外的视角表达了北京奥运会给世界的惊喜。路透社报道说:复兴的中国在伴随着烟花表演的壮丽仪式中拉开北京奥运会的序幕。开幕式上的豪华演出,展示了希望全球和谐的愿景,这与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相一致。北京的“绿色奥运”赢得了世界赞许,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一次盛典,精彩的体育比赛自然少不了,同时也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把北京和中国向全世界进行一次前所未有的全面展示[4]。

三、改革开放30年来体育标语变迁的历史审视

(一)围绕社会发展的主轴展开

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无论是50、60年代服务于生产、服务于国防的战略,还是70年代服务于国家外交的需要,以及80、90年代的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计划,都围绕着特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轴展开。中国体育的发展与壮大见证了新中国繁荣富强的历程,见证了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4]。这些变化从简短的体育标语中可以管窥。在“攀登世界高峰,为祖国争光”等体育标语的感召下,中国体育见证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光辉历程;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金牌榜名列第一就是最好的明证。新世纪最为明显的例证则是“新北京、新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2006年)”等口号的提出。这些体育标语的提出始终围绕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主轴展开。可以这么认为,体育标语既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和变化,也见证了中国体育的发展与壮大。简短的体育标语反映了不同时代社会发展的主轴。

(二)体育标语的变迁与社会变迁同步

社会变迁是一个社会学术语,主要是指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

体育标语变迁主要是指体育标语内涵的发展与变化的动态过程和结果。影响体育标语变迁的主要因素是国家的政策、方针和人民对体育的需求。事实上,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在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截至2009年8月,中国运动员获得的世界冠军数已达2310个,创世界记录1195次。其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运动员获得的世界冠军数已达2284个,占总数的98.9%[5]。如果说这些金牌数只能说明我国已经迈入精英体育和竞技体育强国的话,那么,惠及普通百姓的“全民健身计划”和农村体育工程的先后实施,则反映了我国体育事业在经济社会变迁的同时,开始关注惠及全民的大众体育运动。

事实上,中国竞技体育在“走向世界”的同时,体育事业已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于上个世纪90年代悄然转向了以“人性、人权、人的价值”为特征的人本价值体系。而这些变化的典型表现则是“全民健身,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等体育标语的提出,其物化标志就是全民健身路径的实施。

四、结束语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但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也表明了日益崛起的中国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信心。伴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的体育事业成功地实现了崛起和跨越。透过改革开放30年来体育标语的回顾和审视,我们发现,简短的体育标语不但见证了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也是不同年代社会发展的主轴在体育领域的缩影。

[1]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M].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

[2]现代汉语辞海编委会.现代汉语辞海[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3.

[3]新中国体育大事记[EB/OL].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1980-1999.

[4]海外媒体盛赞北京奥运会开幕式.[E /OL].http://www.china.com.cn/sport/zhuanti/2008-08/09/

[5]王镜宇等.新中国60年体育回眸:体育伴随国运兴[EB/OL].http://news.xinhuanet.com/sports/2009-09-10/content.htm

G80-05

A

1673-1999(2010)08-0143-02

张文鹏(1978-),男,南昌航空大学(江西南昌330063)体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经营管理、体育文化。

2009-12-09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标语变迁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标语变变变
标语变变变
“滥挂标语”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简述体育强国战略下残疾人体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