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封建士大夫政治

2010-08-15 00:49陈光磊
关键词:皇权官僚士大夫

陈光磊

浅谈封建士大夫政治

陈光磊

士大夫是中国传统社会中产物,承担着本国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任。士大夫的伦理文化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从社会学的角度描绘封建士大夫政治的特点,从君主政体下皇权的特殊性来分析皇帝与士大夫之间亦敌亦友的关系。

士大夫;政治;皇权

如果按亚里士多德的政体三形式来看中国的传统社会,那么,在秦以前为贵族政体,实行封建分封制度;在秦以后为君主政体,实行君主独裁的制度。士大夫出现在中国的君主政体中,时间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911年,大约有2100多年的历史。至高无上的专制皇权是君主政体的主要特征。士大夫是封建大一统专制皇权确立后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阶层,“士”指绅士,“大夫”指官僚。绅士是秀才、举人或者是衣锦还乡的官僚,他们在地方上有重要社会地位。官僚是为皇权服务的,是皇帝的家臣奴仆,由他们组成的士大夫阶层是皇权社会结构的重要层次。士大夫阶层往往都是由社会的政治精英和文化精英组成,士大夫对于皇帝来说是奴才;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主子。钱穆先生认为士大夫有承上启下的作用[1]。士大夫在皇权社会中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的政治地位和历史地位。

一、中国传统社会的两大变化

(一)政权由分散到集中

一般认为,士大夫与封建时代的“大夫”和“士”是一类人物,其实,他们是不同的。在封建制度中,“大夫”和“士”都属于统治阶级,虽然是统治阶级的最低层,但是终归是统治阶级,是握有政权的。在封建制度中,政权并不是归于最高的王,封建时代的政治权力是层层重叠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的权力。在一定的范围内,各层有各层的政权,大夫、士也是握有政权的统治阶级的一部分。但是,封建贵族之间依靠严格的宗法制度维系关系。封建社会解体后,政权集中成为了大一统的皇权,皇帝是政权的唯一拥有者,“朕即国家”。皇帝在统治国家时要雇佣一批助手,即官僚士大夫。在天子面前,文武百官不过是皇帝的家臣奴仆,“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于民者也”,“食人之禄,忠人之事”。官僚士大夫是皇帝的工具,是行使政权而没有政权。

(二)帝王本无种

在封建社会里,政权是依靠血统来分配和继承的,庶人是不能获得分封的。没有人能在出生前挑选自己的血统,也没有人在自己出生后改变自己的血统。可是,封建贵族政体解体后,血统的限制被打破,人人可以做皇帝。秦末时,太史公在《史记》里借项羽的口说出了“彼可取而代之”这样的话。由此,历史上争夺政权的事就没有停止过。皇权靠武力取得,靠武力来维持,也被武力推翻。秦始皇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帝王基业,从此,在两千多年的传统社会里,皇帝一直是武力服人的霸主。正是因为是以力服人而非以德服人,谁的武力强,谁就可以作皇帝,将相本无种,帝王本无种,军事的强弱和武力的成败便是改朝换代的依据。

在皇权社会里,成功则为天子。天子大致有四种形式:第一种是农民型。如刘邦、朱元璋,以及明末之李自成,清末之洪秀全。他们无家无业、无权无势无财,起来革命,打下天下,登上龙门。第二种是地主型。每当天下大乱,地主起来为了自卫,如秦末的贵族项羽,西汉的地主刘秀,三国时期的曹操、孙权,隋末的关陇贵族李世民,以及清末的地主曾国藩,他们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起而治国平天下。第三种是游牧民族型。异族入侵中原,如五胡乱华时期的刘渊、石勒,还有北魏、辽、金、夏、元、清,都是游牧民族征服农业民族。从此,皇权不再专属一姓或万世一系。

中国传统社会,没有一个政权是以和平方式获取的,都是以武力的方式取得的,是极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而皇权专制的性质并没有在政权的转移中发生本质的变化。英国则不同,杀一个皇帝,皇权就少一些,民权又抬头一些;赶走一个皇帝,皇权又少一些,民权又抬头一些;最后,皇帝只是一个名号,没有实权。而在中国传统社会,每一次权力的争斗,流血的都是人民,得到宝座却是少数的所谓的真命天子。

二、皇权和士大夫的特征

(一)皇权特征

第一,独占性。皇帝在执行皇权时,代表着其家族的利益,但是,他并不代表家族执行统治。对被统治者来说,皇权是强制的;对统治阶级集团来说,皇帝也是独占皇权的。即使是皇后、皇太子、皇兄皇弟、甚至是太上皇,对皇帝来说也只是臣民。一言以蔽之,皇帝是独裁者,皇权只属于他一人。李唐创业是李世民的功劳,虽然其父亲李渊作了皇帝,他后来还是一手逼宫,杀了兄弟,让老头子退位,自己作皇帝。武则天当皇帝后,杀儿子、杀本家,一点都不留情。由此可见皇权的独占性,同时也反映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第二,无约束性。(1)法律上不受约束。天子不在法律管辖的范围之内,天子的话就是法律,当然不受法律的约束。(2)制度上不受约束。两汉以来,虽有君臣集议制度,大臣可以各抒己见,但是最后的决定权还是皇帝。隋唐以来,虽有门下封驳制度、台谏制度(指一切命令都必须经中书省起草,然后门下审核封驳,最后由尚书去执行)来防止皇权的滥用,但这些制度只存在于理论上,并未得到真正的执行。

第三,强制性。在专制皇权之下,人民只有义务没有权利,皇帝的话就是法律。皇帝如果要大兴土木,如修宫殿、造长城、开运河,不管人民愿不愿意,他都可以用政权来向人民要钱、要人;皇帝如果想开边扩地或者平定战乱,不管人民愿不愿意,他也可以用政权来向人民要钱要人。老百姓纳税、当兵都是义务。

总之,帝王的权力特征可以用一个“独”字来概括。具体说来有“五独”:天下独占、地位独尊、势位独一、权力独操、决事独断[2]。

(二)士大夫的特征

史学家吴晗先生对士大夫的特征有精辟的概括[3]。简单地说,士大夫有享受教育的特权,正所谓“学在官府”。无论是太学、国学、国子监,学生的入学资格是官位品级,平民子弟极少有机会进入这些地方学习。士大夫的地位处于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对皇帝而言,他是奴才;对人民而言,他是主子。士大夫享有种种特权,如免赋权、免役权等。老百姓要缴纳田租,他们可以不缴。法律规定官品越高,免赋税越多;士大夫可以不当兵、不服役、不纳粮纳税,一切负担转嫁给当地老百姓。一个地方的士大夫愈多,百姓负担愈重,生活就愈苦。总之,士大夫阶层拥有文化特权、经济特权、政治特权,是统治阶级的一部分。

三、皇帝与士大夫之间的合作与对立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皇权的特殊性意味着皇权控制着国家的政治经济命脉,手中有着生杀予夺权力。这种权力对士大夫来说是有威胁性。经济上,皇帝有权对地主、商贾实行经济的掠夺。政治上,士大夫为了逃离威胁,利用他们在行政机构里的位置作掩护,将官场作为不受皇权威胁的保护区。英国著名海军将领纳尔逊有句名言:“靠近敌人。”于是,那些欲求自保的有产者便靠近皇权,为皇帝当差,从而进入官僚阶级。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出于积极的目的,而是为了逃避“政治老虎”(指皇帝)的要钱要人,让皇帝 “吃不到自己”。官僚及其掩护下的亲戚构成了中国社会所特有“法律所不及的区域”,因为士大夫有免役、免税的特权。

“伴君如伴虎”,做官当然也是有危险的,可能被抄家、被杀头,但做官是得到安全和保障的必要手续。士大夫也是地主,因为他们可以凭借政治地位取得大量的土地,把官僚资本变成土地资本(士大夫和地主其实是同义语)。反之,光是地主而不是士大夫也是挺不住的,几年的功夫,苛捐杂税就可以把这些不识时务的地主给毁灭掉。因此,地主子弟千方百计要钻进士大夫集团以保全和发展家族的产业。因为皇权代表着士大夫的利益。熙宁四年(公元1071)三月,上召二府对资政殿,文彦博言:“祖宗法制具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上曰:“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曰:“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上曰:“士大夫岂尽以更张为非,亦自有以为当更张者。”[4]可见,是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老百姓治天下。在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社会里,士大夫通过皇权得到了社会政治地位,达到了他们的政治目的,维护了他们的经济利益。而皇权的特殊性决定了皇帝在治理国家时必须任用官僚,而官僚非士大夫不可。士大夫有获得教育的特权来维护皇权的统治。

皇帝和士大夫治天下,但是官僚并不分享政权。皇权的特性决定了皇帝要利用官僚,但也要抑制官僚地主以巩固皇权。皇权和士大夫存在合作的关系。士大夫靠近皇权,为皇帝当差,进入官僚阶级,并不是要获得政权,而是避免“政治老虎”吃到自己;士大夫侍奉皇帝,并不改变他们敌对的地位。

[1]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三联书店,2005:56.

[2]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

[3]费孝通.皇权与绅权[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67.

[4]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6:456.

D691

A

1673-1999(2010)08-0122-02

陈光磊 (1982-)男 ,浙江温州人,重庆师范大学(重庆400047)历史与文博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世界古代史。

2009-12-13

猜你喜欢
皇权官僚士大夫
宋韵
——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君臣互动与汉代皇权伦理政治特征——以身体及亲缘关系比拟为视角
乡村不应有“官僚”——关于“丰县事件”的三点思考
明代士大夫的法律修养
中国基层政府中的非正式官僚:历史与现实
从宋初笔记看江南士大夫的“故国情怀”——以《南唐近事》《江南别录》等为例
狠刹“向下甩锅”——治治各类“疲软症”“话痨症”“官僚症”
浅析理性官僚制度及其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浅析理性官僚制度及其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西夏佛教图像中的皇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