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卵巢肿瘤62例临床分析

2010-10-03 14:04,陶
实用临床医学 2010年7期
关键词:生殖细胞组织学上皮

徐 维 ,陶 琼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妇产科教研室,湖南 常德 415000)

青少年卵巢肿瘤具有与成人不同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其发生率较低,以生殖细胞肿瘤居多。但治疗方法也与成人不尽相同,病理特点及处理均有其特殊性。笔者收集了常德市一医院、第一中医院、常德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1998年1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62例年龄在20岁以下的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诊治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青少年卵巢肿瘤患者62例,年龄11~19岁,平均年龄15.8岁,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诊断证实。

1.2 临床表现

主诉为腹痛、腹胀28例,伴恶心、呕吐者3例;以腹胀、腹围增大为主要症状者13例,其中2例伴食欲减退、体质量减轻;腹痛合并腹胀6例;月经不规则或停经6例;无明显临床症状9例(体检或B超检查发现8例,行外科手术时发现1例)。肛检或腹部触诊均可扪及囊性或实性肿块,最大者达剑突下。

1.3 辅助检查

62例患者中54例术前B超检查均提示盆腔肿物。其余8例中6例为包块于腹部明显扪及、2例急诊入院行剖腹探查术。43例行血清CA125测定,17例超出正常范围,其中6例为恶性肿瘤(生殖细胞肿瘤5例、上皮性肿瘤1例)。

1.4 病理类型

按1973年WHO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所有病例中良性肿瘤占79.03%(49/62),分别为生殖细胞肿瘤24例,上皮性肿瘤15例,瘤样病变10例(其中卵巢冠囊肿6例、黄体囊肿破裂4例)。恶性肿瘤占17.74%(11/62),包括:生殖细胞肿瘤7例(内胚窦瘤2例、未成熟畸胎瘤5例),性索间质肿瘤3例(颗粒细胞瘤2例、卵泡膜细胞瘤1例),上皮性肿瘤1例(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1例);交界性肿瘤3.23%(2/62)。生殖细胞肿瘤最多占50.00%(31/62),其中90.32%(28/31)为畸胎瘤。上皮性肿瘤占29.03%(18/62),卵巢瘤样病变占16.13%(10/62),性索间质肿瘤占4.84%(3/62)。2例交界性肿瘤均为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

1.5 患者年龄分布及其与组织学类型的关系

患者年龄与组织学类型无明显关系(≤12岁组与>12岁组各组织学类型比较,经 χ2检验,均 P>0.05)。见表1。

表1 患者年龄分布及其与组织学类型的关系

1.6 交界性、恶性卵巢肿瘤患者年龄分布

≤12岁组中有 3例恶性,恶性率为42.86%(3/7);>12岁组中有8例恶性,2例交界性,恶性率为14.55%(8/55)。经χ2检验,2组恶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提示年龄越小,恶性肿瘤比率越高,儿童的恶性肿瘤比率明显高于青少年。

表2 不同年龄组恶性、交界性类型及比例

1.7 治疗情况

62例全部手术治疗。49例良性肿瘤行单侧附件切除14例(其中蒂扭转9例),肿瘤剥出35例;交界性肿瘤2例行肿瘤剥出术;11例恶性肿瘤行单侧附件切除5例,单侧肿瘤剥出3例,根治或肿瘤细胞减灭术3例。术后行规范化疗14例。良性肿瘤随访18~36个月,19例均无异常;恶性及交界性肿瘤失访8例,另5例随访6~36个月,2例分别于术后5、11个月死亡。

2 讨论

2.1 发病年龄及发病率

卵巢肿瘤是妇科常见肿瘤,好发于生育年龄及绝经后。成年人卵巢癌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第3位,但致死率却高居第1位,儿童及青少年卵巢肿瘤较少见[1]。刘世兰[2]报道,儿童卵巢肿瘤约占所有卵巢肿瘤患者的0.14%~0.45%,青少年约占总患病人数的3.18%~6.33%。可见卵巢肿瘤在青少年妇科疾病中占较高比例。本资料儿童组(≤12岁)7例中有 3例为恶性肿瘤,其恶性比率(42.86%)明显高于青少年组(>12岁)(14.55%),恶性肿瘤比率儿童远远高出青少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现年龄越小,恶性率越高的趋势。提示对青春早期的卵巢肿瘤患者更应提高警惕。

2.2 临床特点

青少年卵巢肿瘤临床症状不典型,以腹痛、腹胀、腹部包块、月经异常为最常见主诉,早期常无特异性症状,年龄小的儿童往往表述不清,即使自己发现较大的腹部包块也难以启齿而导致家长的疏忽。由于儿童及青少年腹肌较紧,所以自触肿瘤的概率很低。且儿童因韧带的解剖特点更易发生扭转,恶性肿瘤生长迅速,易出现压迫症状、气短、紫绀及腹水等临床表现。儿童及青少年进行体检尤其是妇科检查的人数极少,所以通过体检发现的比率更低。因此,青少年卵巢肿瘤更不易早发现、早治疗,容易延误[3],常发生蒂扭转或破裂方急诊入院,此时多需行患侧附件切除术而影响其生殖及内分泌功能。故儿童及青少年也应定期行妇科检查,B超是简便有效的检查手段,肿瘤标志物亦有助于判断肿瘤的性质。

2.3 病理特点

本资料共有生殖细胞肿瘤31例(占50.00%),其中畸胎瘤最多,占90.32%;其次为上皮性肿瘤(29.03%)和性索间质肿瘤(4.48%),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3]。随着患者年龄增长,上皮性肿瘤的发病率逐渐增高,这与青春期生殖内分泌的变化、卵巢上皮细胞增生活跃有关。本资料儿童(≤12岁)组上皮性卵巢肿瘤只有2例,但其中1例即为恶性,提示年龄越小,其恶性的可能越大。而上皮性卵巢癌的预后明显较生殖细胞的恶性肿瘤差。文献报道儿童及青少年的卵巢瘤样病变仅占5%~6%[4],而本文中卵巢瘤样病变共10例,占16.13%。在卵巢肿瘤的分类中可能宜将年龄作为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2.4 治疗

青少年卵巢肿瘤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因为年龄及发育等问题,手术时应尽量考虑保留卵巢及生育功能,对成年后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手术方式应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期、患者的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如单侧的良性肿瘤,应行肿瘤剥除术,尽量保留正常卵巢组织;因蒂扭转而坏死者则行患侧附件切除;双侧卵巢良性肿瘤应行双侧肿瘤剥除术。良性肿瘤预后良好,尽量保留生育功能。近年来因化疗方案改进,恶性肿瘤的治疗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存活率由10%~20%提高到了80%~90%[5]。所以青少年期卵巢生殖细胞恶性肿瘤手术可切除患侧附件,保留正常卵巢和子宫,并辅以化疗或放疗,化疗一般采用PBV或VAC方案;即使分期晚或复发二次手术也应尽量保留生育功能,术后辅以有效的化疗,仍可能治愈。

总之,青少年卵巢肿瘤易误诊,且恶性比例高,如遇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胀等情况时应高度重视,妇科检查应仔细,尤其对实性或囊实性、双侧、表面不规则或固定者更需提高警惕,结合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以免延误治疗。

[1]杨冬梓.儿童与青春期妇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37-239.

[2]刘世兰.卵巢肿瘤1310例临床分析[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1,22(2):41.

[3]李燕,黄萍,李从铸,等.儿童和青少年卵巢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J].现代肿瘤医学,2005,13(1):48-49.

[4]汤丽荣,段微,范逢晓,等.3582例卵巢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4,25(1):110-113.

[5]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333-2334.

猜你喜欢
生殖细胞组织学上皮
张帆:肝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
颅内生殖细胞瘤放疗的研究进展
颅内生殖细胞瘤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原发性颅内生殖细胞肿瘤全基因组甲基化分析提示生殖细胞瘤为原始生殖细胞起源
泌尿系统组织学PBL教学模式浅析
CXXC指蛋白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手部上皮样肉瘤1例
六种常用实验动物比较组织学共享数据库的初步建立
创新型组织学实践教学方法探索
FHIT和PC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