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结构的核心
——“设疑与探究”的构建策略

2010-12-28 07:54朱圣辉
化学教与学 2010年11期
关键词:化学探究课堂教学

朱圣辉

(江苏省启东中学 江苏 启东 226200)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这对传统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教学, 把思考和探究还给学生,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新型化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如图1 所示。

高效化学课堂有共性的成份,“设疑有度、注重探究”是其中之一。 下面就高效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设疑和探究谈几个观点。

二、课堂设疑应有“度”的思考

教师在课前预设或课堂生成的问题,即课堂设疑必须要经过思考和斟酌,教师对教学问题的预设、生成和运用的智慧,就成为决定课堂探究、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那么,将怎样的问题纳入教学流程,才能问出兴趣,问出质量,问出智慧? 从“度”的角度思考,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1.注意角度莫望难度

课堂教学中设置的问题,不仅要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还要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能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兴趣,因此需要巧妙的切入技巧和设疑角度。 但要注意的是设置的问题要难易适中,太容易,学生“跳”不起来;太难,学生“跳”了也不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在一次我校举行的青年教师新授课好课评比中,一位老师设置了如下实验来探究SO2的化学性质:

图1

可以说, 老师通过实验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探究SO2的化学性质,选择的角度很好,也能起到使学生产生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但仔细一分析,最后一个装置中有关SO2气体通入Ba(NO3)2溶液的反应虽然是一个重点内容,但难度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范围,且有关HNO3的性质学习在后,学生还未涉及,“组合HNO3(H++NO3-)”的性质学生更不知,因此学生在课堂探究时,在书上和课内都寻找不到起跳点,难度超出了学生的能力,学生对该反应原理乱说或者说不出就在情理之中了。 我们知道有难度的问题不一定就是有教学价值的问题,应该把主要精力用在那些具有教学价值的“核心问题”上,设疑时在注意角度的同时莫望难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的高效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2.注意梯度莫望密度

课堂上教师设置的问题应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一旦这样的问题生成了,学生对这个问题思考能有多深? 问题的探究能达到什么程度? 这就需要教师的引领,其中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大而难的问题分解、设计成一个一个小问题,问题的梯度设计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 但要注意的是,有了量的思考,教师就应有意识地应将课堂设置的诸多问题加以综合归类,让课堂瘦身,本质上相同或相似的问题可以多中选一,相互包容的问题就可以合并思考,即使是不同类的问题也可以串联或并联在一起,只有这样,既给了学生探究的信心,又能为下一步的探究留下了宝贵的时间。

三、把握课堂探究“三要素”

根据老师设置的问题进行课堂探究实质是一种“对话”的过程,因为是对话,所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但我们更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对话, 教师可进一步发现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学生也可进一步领会教师的意图、领会知识的要点、领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探究过程是否高效取决于下面的三要素,即探究目的应明确,探究时机应适当,对探究结果须多元评价。

1.探究目的应明确,忌盲目

在课堂上一切教学方式都必须经受高效性的检验,所以任何形式的课堂讨论都要目的明确,使学生各得其所,最忌走过场,把课堂讨论视为教学的“点缀”,纯粹是为了讨论而讨论,导致课堂讨论目的盲目化,课堂讨论流于形式,只图表面的热闹这是教学大忌。 那么,讨论怎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呢?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进行精心设疑,讨论内容的选择要有一定的标准,即问题是否符合本节课的认知特点、问题是否难度适度。

2.探究时机应适当,忌仓促

教师将问题提出后, 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不能自问自答,使学生经历“知疑——思考——释疑”即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解决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要经过较为复杂的思维过程才能完成,没有充裕时间的独立思考,充其量只能是蜻蜓点水,课堂讨论收效甚微。 有鉴于此,教师在提出问题后,首先要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深入的独立思考,一旦学生经过自己的酝酿和思考, 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才能有话可说,讨论时才会深入,才会有新知、新观点不断涌现和迸发。

3.多元评价探究结果,忌单一

实验证明, 良好的自信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基础,对学生而言他们所经历的每一次的评价都是建立自信心的好时机,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及时的鼓励和评价, 通过评价去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自我的价值、建立自信和自强。 在教学中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要尊重并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想法,发表与众不同的观点,肯定他们的探索,引导他们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认识事物,寻求多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同时对学生的观点和想法进一步追问、延迟批评或提出质疑。

综上所述,高效课堂的核心就是在设疑和探究中与原有认知产生冲突,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解决相关问题,成功的关键是老师充分的备课,做到设疑有度,探究到位,引导学生在预设情境中重现“知识点”、在主体探究中完善“知识链”,在质疑评价中明晰“知识点”,只有这样,高效课堂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1] 王祖浩.化学新课程中的科学探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王祖浩,张天若.化学问题设计与问题解决[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化学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4] 李炳亭.高效课堂22 条[M]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化学探究课堂教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