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复合麻醉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3例

2011-06-07 06:28王文礼童秋瑜付国强黄建平沈卫东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6期
关键词:肌松丙泊酚芬太尼

王文礼,童秋瑜,付国强,黄建平,沈卫东



针药复合麻醉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3例

王文礼1,童秋瑜2,付国强3,黄建平3,沈卫东4

(1.上海市卢湾区东南医院针灸科,上海 200023;2.上海中医药大学硕士生,上海 201203;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 200021;4.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针灸科,上海 200021)

针刺麻醉;针药复合麻醉;异丙酚;胆囊切除术,腹腔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方法,笔者自2007年3月至6月开展针刺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13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3月至6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胆外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3例,其中男1例,女12例;平均年龄55岁;平均体重(57.5±8.0)kg; ASA均为Ⅰ~Ⅱ级,其中3例为高血压病2级;手术时间平均27 min。所有患者均已接受术前访视,并被告知麻醉方式。

1.2 麻醉方法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开通静脉通道,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8~10 mL/kg,面罩吸氧。针刺诱导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5 mg。取双侧日月、阳陵泉、气冲三穴,穴位采用国际经穴标准,双手进针,行平补平泻手法,针刺得气后针柄连接G6805-2型电针仪,双日月为一组,单侧气冲、阳陵泉为一组,共三组。选连续波,频率20 Hz,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患者的感觉阈和痛阈之间)。持续诱导30 min后,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05 mg·kg-1、丙泊酚2 mg·kg-1、芬太尼2mg·kg-1,麻醉起效后造成CO2气腹,开始手术。术中麻醉维持用持续电针联合静脉麻醉药丙泊酚4 mg·kg-1·h-1,手术结束时停止静推丙泊酚。术中所有患者均未使用肌松药,不需气管插管。

1.3 观察指标

使用心电监测仪。麻醉中严密观察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分为T0(诱导前)、T1(始切皮气腹)、T2(气腹后10 min)、T3(术毕)4个时刻监测。

1.4 麻醉管理

术中若发生收缩压高于180 mmHg,给予芬太尼0.05 mg;心率低于60次/min给予阿托品0.25~0.5 mg。

2 结果

1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血氧饱和度均在98%以上,麻醉满意率100%。术中患者镇痛及镇静充分,肌松程度可完成手术,无皱眉及肢动,未见胆心反射症状,亦无胃液返流现象。患者术后2~5 min内清醒,未发生烦躁、恶心呕吐等并发症。

2.1 术中生理指标情况

各时刻差别无统计学意义(>0.05),提示4个时刻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血氧浓度波动不明显,说明术中患者生理指标稳定,安全性良好。详见表1。

表1 术中生理指标监测 (±s)

2.2 术中用药

2例患者术中收缩压达180 mmHg,静脉追加芬太尼0.05 mg后血压降至正常,余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方法[1],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主要应用静吸复合全麻[2],静脉丙泊酚也广泛应用[3],小范围内开展硬膜外麻醉[4]及针药复合麻醉的研究[5,6]。

针刺可以“住痛移疼”,《标幽赋》中记载“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贯之经”。日月穴为胆之募穴,阳陵泉穴为胆腑下合穴、八脉交会穴之筋会,气冲穴为胃经脉气上输之处,三穴合用具有舒肝利胆、理气化瘀、和中降逆、行气活血的功用。丙泊酚注射液是一种快速、短效的静脉麻醉药,具有麻醉诱导起效快、苏醒快等优点,咪达唑仑是一种水溶性苯二氮卓类药物,有明显镇静、顺行性遗忘作用。我们应用持续20 Hz电针强刺激上述三穴,并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辅用少量咪达唑仑和芬太尼,达到了肌松、镇痛完全等要求,顺利完成了手术,并且术中生理指标平稳,未见术后烦躁、恶心呕吐等并发症,说明本方法可减少麻醉药物的副反应,避免了麻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循环稳定则说明手术过程安全性较好。同时,对于本手术而言,由于术中未行气管插管,减少了插管对气管的机械刺激,避免了咽喉部水肿及呼吸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因此,我们认为针刺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

值得提出的是,针刺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并没有增加芬太尼的术中用量,也没有使用任何肌松药,反而在减少了镇痛药用量的同时达到了手术的肌松要求,这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进一步探讨。

[1] 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规[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5,10(1):63-64.

[2] 麻伟青,李彦,董发团,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4,14(1):61-63.

[3] 兰海涛,李杰,姚尚龙,等.异丙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作用[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1,21(4):217-219.

[4] 李传刚,张东海,赵俏静,等.氯胺酮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45(2): 207-209.

[5] 秦必光,刘颖涛,李长根,等.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膜外麻醉胆囊切除临床研究总结[J].针刺研究,2001,26(1):45-53.

[6] 任怀敏,王际孟,张培庆,等.针麻复合静脉麻醉用于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研究[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 (19):1213-1214.

2010-12-1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资助项目(09J1X1L117B120);上海市中医优势特色专科

王文礼(1979 - ),男,住院医师,硕士

沈卫东(1965 -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1005-0957(2011)06-0412-02

R246.2

B

10.3969/j.issn.1005-0957.2011.06.412

猜你喜欢
肌松丙泊酚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深肌松在腹腔镜手术中的研究进展
全身麻醉患者在麻醉恢复室肌松残余的观察研究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术后肌松残余的临床研究进展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丙泊酚联合异氟烷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