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时政新闻创新之道

2011-06-11 00:50王雪漫
中国地市报人 2011年8期
关键词:晚报唐山时政

□ 王雪漫

(唐山晚报, 河北 唐山063000)

晚报自诞生之日起,就努力要把自身营造成一份贴合市场、亲近民生的报纸。而当晚报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进一步追求主流影响力的过程中,几乎都不约而同地把时政新闻报道提升到重要战略层面上来。但晚报的时政报道不同于党报报道,更不能简单沿袭都市报以往的民生报道模式。如何使晚报的时政报道既有思想性、权威性,又有可读性、贴近性,这几年《唐山晚报》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朴实、贴近,时政报道的平衡关键

晚报在时政报道上如何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路?答案应当是创新报道手段,既让上面满意又让下面满意。但其中的平衡点在什么地方?晚报的时政新闻报道不是党报的复制品,而是党报时政报道的深加工产品,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比党报时政报道还要复杂一些。因此,晚报在内容选择、编排手法上要尽量与众不同,把党和政府的声音朴实、有效地传播给普通老百姓。

做重大政治新闻的“传播者”:晚报的时政新闻要体现其“主流”地位,就要在重大的政治新闻上表现其不平凡的一面,用大视野、大气魄、大手笔来做大、做活、做强。2010年7月13日,唐山机场首航,飞天梦,终于圆。如以常规的报道手法来报道,显然已是“火力”不够,为此本报特别推出了四个版的特刊《凤凰振翅 首飞羊城》,通讯、解读、图说、照片全景式地对机场通航进行扫描,结果一炮打响,被许多媒体同行称为“大题材、大手笔、大视角、大文章”,当天的报纸供不应求,零售点的报纸被一抢而光,此举也得到市领导和新闻界同行的高度称赞。

做重要政治生活的“参与者”:“两会”报道,是地方政府一年一度最大的时政新闻。“两会”期间晚报要做一个参与者,而不是一个旁观者。每年“两会”前,我们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晒晒上一年“民生工程”实施完成情况,开辟栏目“实事工程巡礼”,让读者先一步参与到“两会”当中。“两会”开幕中,我们开辟“聚焦‘两会’”栏目,围绕住房、医改、教育、就业、社保等热点民生问题进行报道。比如今年“两会”中,我们围绕城市建设写出了《千亿元打造生态城市》、围绕住房保障采写了《唐山今年建设安置住房203万平米》等稿件。这类稿件尽管关注度很高,但同时也有不少问题是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不宜过份炒作。因此,我们在具体运作这类稿件时,十分注意把关注点落在“求解”上、可操作性上,同时注意全国与唐山的点面结合,不以发难的态度来质疑,抱着求解的目的来集思广益,这样的报道思路,既调动了代表、委员们的积极性,又能给读者提供一些服务和启发,发挥了主流媒体的引导作用。另外,我们还发挥晚报小记者的优势,让晚报小记者走进“两会”,让这一政治活动更加平民化,更具亲和力。实践证明,越是晚报的“冷门”、弱项,越具有挑战性,也越能体现晚报采编人员的实力。如今,晚报记者在“两会”已不是配角,而是真正的主角。

另外,《唐山晚报》还精心策划、努力探索具有晚报特点的会议报道新模式。“不唯会议写会议,不唯领导写领导”,“要以会议和领导人讲话活动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对接民生民意,做出读者所渴盼的报道”。概括地说,就是在保证“主流媒体、权威声音”的前提下,力争报道角度更贴近民生、报道内容更可读耐读、报道形式更新颖活泼。

互动、深度,时政报道的鲜活之道

在新媒体时代,单向的新闻报道模式缺乏生命力,时政报道尤其如此,以前那种灌输式的报道方式很难引发读者的关注。开放的互动模式既是传播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传播效果的实现标志。近年来,《唐山晚报》的时政报道在互动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如通过全国、全省新闻媒体互动、记者角色互动、网络互动等探索,成功提高了时政报道的贴近性、参与性与关注度。

唐山地震30周年时,《唐山晚报》与全国十多家晚报、都市报进行互动,不仅提升了报纸的形象,而且从中找到许多好线索,比如唐山地震伤员张晓东和当年救治他的洛阳护士马淑云喜定终身的线索,就是我们在与《洛阳晚报》互动时得知的,记者据此在第一时间写出了《震后三十年恩人成恋人》的通讯,在全国引起轰动,报纸、网络纷纷转载,此文获得当年的河北省新闻奖一等奖。

我们还注重搭建平台,让政府、媒体、百姓互动起来。从2007年9月开始,《唐山晚报》和市委纠风办共同推出了“聚焦行风”栏目。该栏目紧扣市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每个星期邀请责任单位责任人到《唐山晚报》,现场接受百姓投诉,并解决问题。通过这个平台,政府、媒体、百姓实现了协调联动,不仅切实为读者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而且增强了报纸的公信力、可读性。

民生、本地,时政报道的有效视角

做好重大时政报道,是主流都市类报纸的必然选择。但传统党报的时政报道,无论是本地新闻还是国内国际新闻,基本上采用的都是官方视角的高端时政报道,集中在领导人活动,重要部门的工作动态、工作成效等方面,报道范围比较窄,内容上官方语言色彩重,行业性比较强,缺乏贴近性、可读性。因此,晚报时政报道的创新路径之一,便是变硬为软,对新闻进行民生化视角处理。

把共性和个性有机结合起来,将国内大事与本地新闻相连做文章,是报纸的“亮点”和“卖点”,也是媒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受众、独树一帜、立于不败之地的有效之举。因此,我们在报道中往往注意两个效应:一是精选百姓关注热点,体现“辐射效应”:如北京奥运会时,我们在浓墨重彩报道的同时,及时刊发了一则让唐山家乡父老引以为豪的消息——奥运鸟巢的设计者之一是唐山人李兴钢。稿件见报后,引起极大的反响。再有,在报道世人关注的京沪高铁时,我们把着力点放在京沪高铁所使用的列车上,因为这些列车是唐山制造的,写出了《唐山造列车京沪高铁试运行》等报道,拉近了京沪高铁与唐山的距离,充分体现出“要闻落地”的“辐射效应”。

二是挖掘读者喜闻乐见的报道,突出“联动效应”:如2010年春节前,针对全国多个地方遭遇大雪等恶劣天气,凸显出了居民生活、道路交通、取暖、物价等问题,本报将本地大雪天气的报道与国内新闻进行整合,推出整版报道,既让读者了解各方面信息,又推出了本地的一些便民服务举措,真正从读者的角度考虑。

时事新闻“落地”与本地新闻的联动,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新闻内涵,延伸了报道广度,挖掘了事件深度。只有借助“本地化”处理的技巧,寻找出报纸与读者的最佳“切点”,使时事报道的“电讯语”变成适合当地人的“家乡话”,才能让读者对报纸的内容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原则、导向,时政报道的基本要求

时政报道的创新要敢作敢为,但又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固守必要的底限。这个底限就是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就是要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

时政报道涉及面广,面对的局面错综复杂,晚报的市场化决定报纸对分寸的把握更微妙,政治素质不过关,无法保证报纸安全,更谈不上好看。因此,在时政报道中,要始终注意找准自己的施展空间,学会避开风险走路,不立危墙之下,不以卵击石,有把握再“走钢丝”。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是时政报道创新中必须具备且必须不断“拷问”自己的三道题。在时政报道中我们给自己规定了三点:一是必须严守报道纪律,对一些内部信息或者尚未最终决定的重大事项,一定不能抢报;二是不能因为片面追求新闻性而顾此失彼,甚至不恰当地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自选动作”中,要在“保值”的基础上谋求新闻信息的“增值”,进而实现两种新闻动作(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协调、相统一;三是对把握不准的情况和问题,应多请示多求教,确保报道“帮忙而不添乱”。

猜你喜欢
晚报唐山时政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唐山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唐山分行
唐山香酥饹馇圈
《圣诞夜》晚报
王大根
时政
时政
时政
时政
精耕本土新闻:地市晚报自强的法宝——《上饶晚报》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