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胶升白胶囊对乳腺癌患者化疗骨髓毒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1-06-14 09:47张树平钱朋飞邓素华邹燕鹏闻国权
山东医药 2011年52期
关键词:血象骨髓毒性

张树平,钱朋飞,邓素华,邹燕鹏,闻国权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惠州516001)

乳腺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普遍降低,加上化疗药物本身的毒性,多数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甚至Ⅳ度骨髓抑制,威胁患者生命。2008年1月~2011年7月,我们在乳腺癌辅助化疗中使用芪胶升白胶囊,观察其预防或减轻骨髓毒性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经过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确诊为乳腺癌,化疗前复查血象、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及超声,排除化疗禁忌证,可以连续化疗4个周期。共入选93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均为女性,年龄26~72岁、平均48.1岁,病理分型为浸润性导管癌34例、浸润性小叶癌7例、髓样癌3例、黏液腺癌1例,临床分期Ⅰ+Ⅱ期21例、Ⅲ+Ⅳ期24例,淋巴结转移36例,CAF方案12例、DA方案33例;对照组48例,均为女性,年龄29~75岁、平均47.9岁,病理分型为浸润性导管癌39例、浸润性小叶癌4例、髓样癌2例、黏液腺癌3例,临床分期Ⅰ+Ⅱ期24例、Ⅲ+Ⅳ期22例,淋巴结转移41例,CAF方案13例、DA方案3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理类型、分期、淋巴结转移、Karnofsky评分和化疗方案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化疗后连续口服芪胶升白胶囊(成分包括阿胶、当归、黄芪、苦参、大枣、血人参、淫羊藿),每粒 0.5 g,4 粒/次,3 次/d。对照组单纯行化疗。所有患者化疗期间同时辅助5-HT3受体阻滞剂止呕、氨磷汀细胞保护剂,如出现粒细胞下降到Ⅰ度以上予以G-CSF治疗,血小板和红细胞出现Ⅲ度或以上的抑制时予以成分输血和IL-11治疗。3周为1个疗程,全部患者接收4个周期化疗,连续服用芪胶升白胶囊4个周期(包括化疗期间正常服用)。

1.3 评价方法 ①生活质量状况评价:治疗前后患者均进行Karnofsky评分,评分>10分者为提高,评分<10分为降低,评分变化在10分以内为稳定。毒副反应的分级判断指标采用WHO分度标准,分为0~Ⅳ度。②第5次化疗前复查血常规,记录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血小板(Plt)和血红蛋白(Hb),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评价生活质量状况和血象毒性反应。③血淋巴细胞:治疗前后抽血 1 ml,流式细胞仪检测 Th淋巴细胞(CD+3CD+4)、Ts淋巴细胞(CD+3CD+8)。④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杀伤活性:治疗前后抽10 ml,分离获得PBMC,MTT法测得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改善 治疗组Karnofsky评分提高17例(37.8%)、稳定23例、下降5例,对照组分别为10(20.8%)、27、11 例,P 均 <0.05;治疗组体质量提高20例(44.4%)、稳定17例、下降8例,对照组分别为12(25.0%)、13、23 例,P 均 <0.05。

2.2 骨髓毒性反应 两组化疗前后血象比较见表1。治疗组化疗后出现Ⅰ度骨髓毒性18例、Ⅱ度9例、Ⅲ+Ⅳ度4例,总发生率68.89%,Ⅱ度以上发生率28.9%;对照组Ⅰ度20例、Ⅱ度8例、Ⅲ+Ⅳ度11例,总发生率 72.92%,Ⅱ度以上发生率44.4%。两组总发生率无差异,但Ⅱ度以上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化疗前后血象比较(±s)

表1 两组化疗前后血象比较(±s)

注:与同组化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化疗后比较,△P<0.05

组别 WBC(×109/L)N(×109/L)Plt(×109/L) Hb(g/L)治疗组化疗前 4.48±0.81 2.73±0.51 187±28 108±9化疗后 4.24±0.58△ 2.59±0.47△ 172±45△ 106±8△对照组化疗前 4.86±0.45 2.88±0.36 198±42 114±4化疗后 2.87±0.67*1.89±0.74* 133±27* 91±5*

2.3 血淋巴细胞绝对数及对乳腺癌细胞杀伤活性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血淋巴细胞绝对数及PBMC对乳腺癌细胞杀伤活性比较(±s)

表2 两组血淋巴细胞绝对数及PBMC对乳腺癌细胞杀伤活性比较(±s)

注:与同组化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化疗后比较,△P<0.05

组别 Th细胞(个/μl) Ts细胞(个/μl) Th/Ts MDA-MB-231(%) MDA-MB-453(%)治疗组化疗前 546±164 408±187 1.40±0.21 61.0±6.3 56.5±2.1化疗后 496±153△ 385±170△ 1.72±0.24*△ 63.9±5.0*△ 62.7±2.4*△对照组化疗前 538±170 411±154 1.25±0.24 61.5±5.8 54.3±3.4化疗后 422±166* 348±168* 1.04±0.23* 55.7±6.2* 52.1±2.9*

3 讨论

蒽环类和紫杉类联合使用常造成Ⅳ度骨髓抑制,不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尽管预防使用G-CSF可有效升高WBC,但大剂量使用GCSF易发生骨髓异常增生症和白血病,也需要足够重视。中医认为化疗会导致患者气血两虚,气虚指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血虚则表现为骨髓抑制和贫血,治疗宜采用补气益血,同时扶正培本,可有效防止肿瘤复发转移,提高乳腺癌的治愈率[1]。芪胶升白胶囊具有益气生血、补血益髓之功效。方中人参偏于补气、生津养血,黄芪偏于生血、生肌。黄芪具有抗肿瘤作用已被国内外研究发现和证实,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而显著降低化疗药物的毒性[2]。人参皂苷具有增加肝肾解毒功能,减轻化疗药物的毒性。人参、黄芪联用具有增加吞噬细胞吞噬功能,保护骨髓,促进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升高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作用[3]。另外芪胶升白胶囊中黄芪、人参同环磷酰胺联用能减少化疗药物的毒性,增加化疗药物的疗效,有效提高肿瘤细胞消失率[4]。

本研究表明,使用芪胶升白胶囊后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表明其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化疗后骨髓毒性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Ⅱ度以上骨髓抑制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并且治疗组在使用芪胶升白胶囊后,WBC、N、Plt及Hb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表明芪胶升白胶囊对改善骨髓造血,促进WBC及N生成有显著作用,同时有助于保护骨髓细胞,促进造血细胞增殖,从而升高血象。治疗组淋巴细胞绝对值及PBMC对乳腺癌的杀伤活性均显著增加,表明芪胶升白胶囊有利于淋巴细胞增多,不仅使淋巴细胞获得自我保护能力,对抗化疗药诱导凋亡[5],同时通过某种机制,增强其杀伤肿瘤细胞能力[6]。

总之,联合使用芪胶升白胶囊不仅可以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有效减轻化疗所致的骨髓毒性,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1]李树玲.乳腺肿瘤学[M].2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456-461.

[2]解庆东,赵慧男.黄芪抗肿瘤机制研究与临床应用[J].医药导报,2003,22(2):109.

[3]韩金凤,吴志雄.扶正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06,28(5):391.

[4]王大庆,高军.益气活血中药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107-108.

[5]Ohtake N,Suzuki R,Daikuhara H,et al.Modulation of lung local immune responses by oral administration of a herbal medicine Shosaiko-to[J].Int J Immuno pharmacol,2000,22(6):419-430.

[6]姚志华,张明智.中药抗恶性肿瘤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06,14(4):503-505.

猜你喜欢
血象骨髓毒性
99mTc-MDP全身骨显像联合18F-FDG PET/CT诊断骨髓纤维化1例
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中骨髓抑制与骨髓照射剂量体积的关系
医学期刊常用字词正误对照表
动物之最——毒性谁最强
苦豆子总碱对PC12细胞的毒性
赞美骨髓
咖啡酸片对直肠癌放疗过程中的血象降低的预防效果观察
部分常用医学名词的规范使用
血象分析在犬获得性溶血性贫血诊断中的应用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