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化与辅导员队伍建设

2011-08-15 00:45
大家 2011年14期
关键词:职业化成才辅导员

任 芳

辅导员是一种专门的职业角色,其职业化更清晰地界定了辅导员的职业角色,明确了辅导员的“身份”和“户口”。辅导员职业化,是将辅导员这一特殊群体纳入到职业化行列,按照职业化的基本特征,落实职业化的各项规范,形成职业化状态下的辅导员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职业规范。

一、什么是职业化

什么是职业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理解。笔者以为,职业化在本质上是一种规范化、标准化,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按照社会产业、价值创造分工,社会对从业人员的基本特质,如道德、素质和技能等,及企业基本特质,如基本管理过程等的标准化的要求。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使员工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上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

与非职业化相比,职业化具有如下特征:

(一)专业化

专业化是社会分工的结果,是效率的源泉,也是职业化最基本的内容。职业是基于不同行业及职位的划分,不同行业就会有不同的行业要求,不同职位也会有不同的任职资格要求。职业化就是建立在这种“术业有专攻”的基础上,要求人们要有完成工作必须具有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不仅能达到工作的要求,胜任工作,且能建设性地开展工作,它是职业化和非职业化的一个基本标志。

(二)规范化

规范化的首要含义是要求每一职业都要有自身的职业规范,形不成职业规范,就难以成为职业,其次要求所有的从业人员都要按照职业的基本规范去进行并完成工作,严格遵守职业规范。

(三)制度化

制度化是指所有从业人员都要遵守工作中的制度、纪律和其他一切规则。职位和职位之间、职位和组织之间、组织和社会之间的广泛联系要通过相应的制度、规则来建立。制度是行为规范,对工作中的人进行约束,以减少工作的随意性和主观主义对工作造成的冲击,是职业化的保证。

二、辅导员职业化的深刻内涵

作为职业化状态下的辅导员,必须具有且掌握三种基本知识和三种基本能力。

三种基本知识,指辅导员应掌握较为专业的教育学、管理学和人文自然学科知识。掌握教育基本原理、规律和方法,是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辅导员带好团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掌握较为丰富的人文自然科学知识,是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辅导员的基本要求。

三种基本能力,指辅导员应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心理咨询能力和职业指导能力。辅导员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保证高校培养的人才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最直接的保证;由于独生子女问题、人际交往问题、认知情感问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辅导员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直接影响,应较好地掌握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心理咨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何认识社会、选择职业、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掌握求职技巧等,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引导者,应掌握较为丰富的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和较强的实际指导能力。

实施辅导员职业化,完善、健全职业化状态下的辅导员工作机制,要求必须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辅导员的职业化素养,经过专业学习和培训并达到职业的基本要求,职业化辅导员应具备三种基本知识和三种基本能力;二是健全职业化辅导员“职业”机制,辅导员工作应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职业,必须保持辅导员队伍的相对稳定性,逐步建立辅导员工作的准入、考核、晋级、淘汰等机制;三是规范辅导员的继续学习和培训,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大学生的特点对辅导员进行定期的考核和淘汰。

三、职业化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21世纪以来,我国宏观社会环境及高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原有的辅导员角色定位难以完全适应新的环境和实际工作的需要,辅导员的职业化逐步提上日程,并率先在全国部分高校实施。

笔者以为,职业化状态下的辅导员应承担和担负以下角色:

(一)辅导员是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由他们来组织实施、来引导。辅导员要紧密围绕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委会建设,负责好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日常管理工作,指导和组织开展各种专题教育,培养学生党员和学生骨干。

(二)辅导员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

辅导员是特殊的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辅导员就是辅导老师,就是要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感悟辅导学生,做好专业课程教育之外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变化的关键时期,辅导员发挥着特别重要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三)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辅导员就是要跟大学生打成一片,做知心朋友。做知心朋友,才能深刻了解青年学生,才能正确辅导青年学生,才能教学相长,才能做好青年学生的人生导师,才能做好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工作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辅导员工作要以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目标,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也就是说辅导员开展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在工作方式上要充分依靠学生,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辅导员要成为教育者,更重要的是要成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和引导者,要多让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唱主角、当主体。

四、职业化辅导员的素质要求

合理的素质结构是辅导员履行其岗位职责、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职业化辅导员应具备以下素质:

(一)业务知识全,是学生发展的“明白人”

大学,是帮助一个即将走向社会、走向独立的人,实现由“学校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地方。大学生,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正处在成人成才的关键时期。作为这一时期与学生关系最密切、交往接触最多、影响最大的人,辅导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的成人成才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大学生的辅导员,必须要熟知国家及学校政策、掌握学生基本状况,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定位成才方向、设计职业生涯。

(二)道德素养高,是学生成长的“贴心人”

辅导员道德素养的高低、为人处世的习惯,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感化着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一名优秀的辅导员,他自身的优秀品质在一定程度上激励、激化着学生的成长。同时,辅导员工作的深入与否、态度如何,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作为处在成长发育期,各方面品质、习惯尚未定型的学生,模仿力非常强。在很大程度上,辅导员就成为他们的榜样,成为他们行为习惯、性格品质的参照物。作为大学生的辅导员,必须要有着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优良的行为习惯。

(三)政治素质高,是学生成才的“领路人”

大学生时代,是学生转变、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思想观念的形成尤为重要。作为社会主义的大学,作为社会主义大学的辅导员,是学生成才的“领路人”,首要的是要落实自身所肩负的“政治辅导员”的使命,要积极通过有效途径、采取有益措施,与循循善诱中,促进学生政治素养的提高,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四)责任意识强,是学生工作的“落实人”

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直接责任人,是学生培养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学生利益的维护者,是学生享受学习资源、维护权益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监护者。辅导员要培养爱心、关爱学生,时刻“以学生为中心”,“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全面落实学校的各项政策,全身心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

猜你喜欢
职业化成才辅导员
陈子芳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双减”助力均小学子成才之“四个词语”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做合格母亲 教子女成才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加速职业化
职业化铸就卓越企业
迷途知返,奋发成才的汤佩松
经理人要走向职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