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特警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探微

2011-08-15 00:55童苗林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特警队员队伍

童苗林,喻 超

(合肥铁路公安处特警支队,安徽合肥230022)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铁路公安特警队伍作为一支维护治安稳定和铁路运输安全的突击力量,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进一步加强这支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其始终保持生机活力和旺盛战斗力,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合肥处特警支队实际,就此作一粗浅探讨。

一、理清层次,准确把握特警队伍的特点

铁路公安特警队伍是依据《铁路公安机关特警队伍建设规范》的要求,按照特殊的标准组建而成的,与其他警种相比,无论是所承担的职责任务、人员构成、管理模式、勤务模式等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一)职责任务的特殊性

特警队伍是以应急、防暴、处理突发性事件为其神圣使命的队伍,是一支在需要的时候随时都能冲到最前面的队伍。越是重大安全保卫任务,越是出现艰难险阻,就越需要这支队伍。特别是在抗击冰雪、抗震救灾、援藏援疆、奥运安保、国庆60周年安保、世博安保等一系列重大任务面前,特警队员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始终以百折不挠、敢打敢拼的坚强意志冲锋在前,以“扛着红旗不放,站在排头不让”的精神忠诚履行自己的职责任务。

(二)人员构成的特殊性

由于其承担职责任务的特殊性,对这支队伍的人员构成,特别是年龄结构有着特殊的要求。从我处来看,特警队伍是一支以“80后”为主体、在全处各单位(部门)中最年轻的一支队伍。目前全队共30名队员,平均年龄27.1岁;其中“80后”队员24人,占全队总人数的80%,大部分都是参加工作时间较短的新队员;未婚队员22人,占全队总人数的73.3%。

(三)管理模式的特殊性

在整个警察群体中,特警队伍是军事化管理程度最高的队伍。为便于快速反应、统一行动,在值班备勤、内务管理、学习训练等方面,特警支队都有严格规范的特殊管理要求。通过制定完善各项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并加强日常演练,人员、装备、措施保障到位,确保随时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四)勤务模式的特殊性

特警队伍作为攻坚克难、反恐维稳的生力军,在日常开展执法执勤活动的同时,随时需要执行各类临时性保卫任务。由于各类任务所面临的地域、工作性质和要求都有所不同,队伍的勤务模式也必须根据形势需要予以相应调整,机动性较强。

二、分析现状,找准思想政治工作切入点

(一)队员进取心强,但有功利思想

队员由于普遍较为年轻,遇事往往表现出高度的热情,进取心较强,肯于尝试不同的工作模式,敢于挑战新鲜事物,加上特警常年外出,接触新事物、新环境的机会多于其他民警,这本身对丰富特警队员阅历、提高自身素质是难得的机会。但有些年轻队员却急于求成,当遇到可以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时,往往会过度表现自我,结果则事与愿违;有些队员不能正确看待一年多达300余天在外执行任务的艰辛,无法忍受成功前的寂寞和付出,总想通过一两件大事情就让组织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这种功利思想往往导致盲目攀比、心态失衡等不良情绪滋长。

(二)工作充满激情,但易放任自我

年轻队员从入警第一天起就满怀憧憬投入到公安工作,但随着工作实践和体会的深入,一些队员就在现实和理想的差距中开始消极懈怠,甚至丧失信心。如原本想象英姿勃勃的特警应该担负巡逻或突发事件处置任务,但事实上铁路特警会遇到很多站岗、驻站、巡线、警卫、疏导旅客、援外助勤等“平凡”工作。当现实和理想发生冲突时,一些队员不能正确认识、理性分析,甚至变得不知所措,出现焦虑、紧张、担忧心理。还有一些队员一直认为自己是“金子”,只在所谓的“长处”上做文章,忽视了自身的不足和缺点,最后随着一次次与评优评先、提级提干失之交臂而产生随波逐流、听之任之的消极思想。

(三)队员可塑性强,但耐挫折性差

特警队员是经过层层选拔入队的,可以说在同年龄层次中属“出类拔萃”者,在经过若干年的打拼历练后,极有可能成为公安处的“栋梁之才”。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队员因来自工作、生活上的压力和心理承受力的不同,发展潜力有所差异。如有些年轻队员由于特警队伍军事化管理程度高,面对高强度、持久性的任务渐萌“吃不消、扛不住”的念头,继而产生抱怨心理,认为自己“进错门”、“入错行”,对工作一度产生了抵触情绪。还有一些队员因抗压能力较差,当各种压力接踵而至时,不能妥善处理好工作与家庭、婚姻、恋爱的关系,精神不振,影响工作。

三、以人为本,切实加强特警队伍思想政治工作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培育功能,坚持和谐管理

加强特警队伍建设,体现和谐管理,应围绕五个方面开展。一是多教育。要从内心深处尊重队员,以平等的身份、平和的语气,把队员当作自己的朋友一样进行交流互动,并根据每一个队员的性格、脾气等,因人而异,调整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防止不分对象“一刀切”、“一锅煮”。二是多谈心。要针对队员的压力所在,抓住其“兴奋点”,趁热打铁;捕捉其“敏感点”,巧疏善诱;找准其思想上的“波动点”,关心鼓励。同时,要采用恰当的方式,在适当的时间,区分队员的个性特点,运用队员乐于接受的语言和循序渐进的方式,提高谈心效果。三是多示范。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用领导干部的表率和标杆作用,为队员做好示范。如春运加班和赴外执行任务时,如果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坚守岗位,并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队员自然就会向领导看齐。四是多服务。要想方设法为队员解决实际困难,满足队员的正当需求。要关注队员工作上的发展,多点拨、多指导,及时为队员解决工作中的疑惑和问题,帮助队员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高度关注队员的身心健康,想方设法保证队员正常休息,确保队员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各项公安保卫工作。五是多评价。科学确定工作绩效考评的内容、标准和方法,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做到考评结果与物质利益、评先评优、干部任用等紧密挂钩,切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促进队伍素质的提升。

(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牵引功能,坚持文化育警

在特警队伍中应广泛开展“忠诚、奉献、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队员思考“什么是真正的人生价值”、“怎样实现自我价值”,帮助队员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一是营造学习氛围。一方面,坚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队员,通过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激发队员的政治热情,把队员的思想引导到积极、健康、向上的轨道上来;另一方面,在办公楼走廊张贴各种用于治学和文化育警的标语、箴言,悬挂由队员自己书写的书画作品,让队员寓于学习的氛围之中。二是拓宽学习空间。在支队设立阅览室,定期更换图书,丰富广大队员阅读内容;邀请大学讲师来队开展心理辅导、百家讲坛和健康常识等有意义、有针对性的互动教学活动,帮助队员调节情绪、减轻压力。三是重视文体健康。充分利用节假日时间,广泛开展体育比赛、演讲比赛、游泳、摄影、书画、文艺演出等文体活动,活跃队伍,放飞心情,从而凝聚队伍,体现团队精神,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调节功能,坚持压力释放

因特警的工作具有紧张性、复杂性、突然性和对抗性等特点,特警队员经常处在压力与焦虑中。仅2009年我处特警支队就执行各类任务78次,全年出警1480余人次,在外执行各类任务人均近200天。长时间在外工作,造成部分队员家属的不理解,家庭矛盾日益突出,使队员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如果得不到及时释放,就容易产生心理异常。因此,必须把心理疏导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帮助队员调适和矫治日常心理问题。一是及时介入问题。当队员遇到婚姻家庭矛盾、家人罹患重大疾病或者工作上遇到重大挫折等情况时,长时间的苦闷极易产生心理冲突和压力。各级组织就要及时介入,通过某种合适的场合,让队员倾诉内心的苦闷,尽可能帮助队员排解困难和压力。二是帮助队员解压。要帮助队员懂得适当的压力和挫折可以促人成长,磨炼意志。通过端正对压力的认识,调整对挫折的感受,鼓励队员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压力和挫折,以积极的方式处理压力和挫折。三是延伸工作触角。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工作一线,延伸到“八小时”以外,深入到队员家庭,建立支队与队员家庭的双重“思想防线”,形成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和谐氛围,确保特警队伍健康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特警队员队伍
“95后”特警的用情守护
高原特警之歌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联合演习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水下考古队员的一天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
青藏高原筑“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