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的现状及思考

2011-08-15 00:46黄伟敏
怀化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政治信仰信仰马克思主义

黄伟敏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渭南 714000)

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的现状及思考

黄伟敏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渭南 714000)

在改革深入进行的当前社会形势下,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发生了复杂的变化,高校学生的政治信仰教育也面临严峻的挑战。通过调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信仰现状,信仰形成的主要原因,针对目前少数大学生信仰模糊,思想价值取向偏差性较大的现象,提出了对应的策略。

大学生; 信仰现状; 形成原因; 应对策略

Abstract:In the current reform of social situation,contemporary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political beliefs have undergone complex change,and college student's political beliefs education is facing serious challenge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Belief status;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strategies

引言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号角。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开放的同时各种思潮也不断涌入,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多种矛盾逐渐显现,部分大学生信仰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因此,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正确教育引导,从而使大学生确定正确的信仰观,显得尤其重要。

一、大学生信仰现状

1.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

教育部2009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专项任务项目“青年大学生信仰问题”课题问卷调查显示:对马克思主义持拥护,态度积极的学生占8416%。而对山东、湖北、河南三省12所院校的本、专科学生的问卷调查[1]这一比例则高达8912%。有8015%的学生认为“共产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理想、最完美的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23%的学生把自己的最高理想定为“为共产主义奋斗一生”, 5416%的学生认为:“实现共产主义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只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就一定能够实现。”

2.大学生也存在严重的信仰问题

新华网[1]广东频道记者深入到北京、上海、广东、陕西、内蒙古等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采访,通过召开师生座谈会,走访学生宿舍和食堂,广泛接触教师和学生后发现,在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主流意识背后,有不少学生信仰缺失,存在着浮躁迷茫情绪,有的甚至悲观绝望走上绝路。

经部分问卷调查发现:有316%的学生认为:“实现共产主义仅仅是一个设想,理论上可行,现实中根本实现不了。”219%的学生认为“实现共产主义太渺茫了”,111%的学生则认为“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错误选择”。

由于信仰迷失,部分高等院校,信仰宗教的学生占了相当比例。“青年大学生信仰问题”课题组调查数据显示,虽然大学生不信宗教的占据绝对数量,但仔细看来,大学生选择信仰“佛教”的占1215%、“基督教/天主教”的占413%、“道教”占017%、“伊斯兰教”占111%、“其它宗教”占113%,总计共占1919%。

由此看来,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情况,目前大学生信仰主流是健康的、成熟的,同时明显呈多元化趋势,信仰的波动性强,少数出现信仰迷失现象。如果对这些同学不及时引导,信仰一旦功利化、世俗化,就失去了信仰对社会发展和人生导向的神圣性,功名利禄将成为他们行为唯一的本能信仰。

二、大学生信仰形成的原因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的信仰6212%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1415%是从家庭教育中获得的,318%是在大学课堂中形成,417%是通过共产主义教育形成的,1418%的信仰教育竟然是空白的。

1.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信仰的影响

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剧变,国际共产主义事业的低谷状态,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开始了怀疑和动摇;第二,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经济全球化中文化的交流,少数敌对势力乘机进行“和平演变”,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发达、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渗透入侵,各种迷信和邪教活动便乘虚而入,各种封建迷信思想便趁势沉渣泛起,各种盲目崇拜便滋生泛滥;第三,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对信仰确立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改革开放给我国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生活水平飞速提高。在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等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多样化的变化给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带来了一些困难。面对个别干部腐化、房价过高、教育收费、收入差异过大等社会现象,少数大学生信仰认识出现了偏差,他们认为信仰是虚无的,不如金钱来得实在,信仰是未来的,不如享乐来得现实。

2.信仰教育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一种关于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是讲授者系统的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授给受教育者的教育。

我们教学中还存在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佳和长效性欠缺的问题[2],如教育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感和吸引力,简单地生搬硬套或者片面灌输;其次政治信仰的考查标准模糊,信仰较难像其他文化课一样考核,很难量化。比如如何考查学生对共产主义信仰是否真实,如何验证学生入党动机的纯洁度、坚定性等。第三,信仰教育仅仅局限于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忽视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和心理问题。尤其是在我国经济转轨的过渡时期,如果就思想问题来谈思想问题,信仰教育的实际效果很难保证。

3.家庭原因

家庭教育对于大学生信仰的确立也有一定影响,部分家庭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孩子宠爱有加,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不注意从小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忽视孩子信仰观、道德观教育。少数学生家庭成员就是宗教信仰者,日积月累、耳闻目染,信仰差异就不难理解。

三、应对策略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力量,历来也是社会上思想最活跃、最有生气的群体。在改革关键期的今天,应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引导他们与党高度保持一致、与时俱进,切实增强党对高校学生信仰的吸引力,推动党的事业持久发展。

1.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对青年的吸引力

坚持党委在学校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坚持党的核心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切实多为群众办实事、谋福利,以工作的实际成效来提高党组织的威信,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3]。第二要围绕“育人”目标,把坚持正确的政治信仰放在党建工作首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思想武装党员,发挥党员的骨干带头作用,以此影响和感染广大群众。第三要在抓好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正面教育,引导学生理性看待目前社会上出现的贪污腐败、贫富差距等问题,宣传党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的举措和取得的成绩,增强对党的信心。

2.信仰教育要不断创新

思政教学作为信仰教育的主阵地,要结合实际,减少空洞说教,多方法、多手段、客观全面的分析事例,采用各种形式活跃课堂,加大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能听、善听、爱听思政课。第二要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包括业余党校、图书馆、网络媒体、手机等,加大投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理想信仰教育活动,如组织报告会、座谈会、参观革命纪念馆、演讲赛、写读书心得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启发,信仰得到升华;第三,变换信仰教育的方法。用人际沟通、感情育人等办法来弥补信仰教育机械化的缺陷,做到把握症结、区别对待。信仰教育工作只有充满人情味、充满温暖感,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3.加强大学生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外在的教育引导固然重要,但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加强自我修养[4],首先要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体会马克思主义的特性,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袭。第二要学会思考分析,只有通过思考才能对所学的、所接触到的知识才能去伪存真,获得科学真理,树立科学的信仰。第三要用马克思主义信仰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素质,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4.立足长效,强化学生党员管理

信仰教育要立足长效,经常对学生进行政治信仰教育,尤其要重视学生入党后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要强化后续管理,巩固教育成果。对新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理论深化教育和党员先进性教育,进一步巩固入党前的政治信仰教育成果;加强基层党支部各项制度的落实,认真开展党员民主评议活动,组织党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入党后思想松懈,不能履行党员义务,破坏党员形象的,要及时进行教育,情节严重的要坚决予以处理。要把学校政治信仰教育阵地延伸到家庭和社会,通过完善跟踪考察和信息反馈制度,形成学校、家庭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以保持政治信仰教育的长效性,保持学生党员的先进性。

5.弘扬中国民族的优秀品质

信仰是人类在改造世界政治活动中产生的一种客观的存在,是伴随着历史前进脚步而有所改变的社会化过程。但同时还是在既定的历史传统、文化氛围、民族心理和生活环境的交互影响下成长与发展[5]。因此,应该积极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传统中那些不计个人名利、拯救万民于水火的高尚情操和强调整体、顾全大局的历史责任感。所以,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时候,可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精华的一面,使大学生在接受的过程中增加心理上的认同感。

四、结语

信仰决定了人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人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人的精神面貌,是人一切行为的出发和归宿。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牢固确立,是一个系统工程。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信仰,在我国这样一个社会转型的国度里显得尤为重要,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的共同关注和努力,更要靠学生自己深入学习,用心领会,加强修养。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崇高的情操,正确、坚定地信仰,健康的人生观,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使我们的祖国早日繁荣强盛,使社会主义中国永葆青春。

[1]李粲.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王通,王红军.当前高校学生宗教信仰探讨与思考[J].职业时空,2010,(3):142-144.

[3]管红星.当前高校学生政治信仰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12):67-69.

[4]颜吾佴,荆学民.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方法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7):59-60.

[5]刘晓玲,梁丹.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求索,2007,(12):115-117.

Reflection on the Matter of Faith among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

HUANGWei-min
(Shanxi Railway Institute,Weinan,Shanxi 714000)

G64515

A

1671-9743(2011)03-0121-02

2011-01-24

黄伟敏(1969-),男,上海人,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从事计算机应用,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政治信仰信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政治信仰在党的政治建设中的作用
新时代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坚定政治信仰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信仰
铁的信仰
杭州市“90后”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