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研究式教学模式的学生考评机制分析

2011-08-15 00:46吴大顺
怀化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平时成绩考核

吴大顺

(怀化学院中文系,湖南怀化 418008)

古代文学研究式教学模式的学生考评机制分析

吴大顺

(怀化学院中文系,湖南怀化 418008)

古代文学研究式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综合应用能力、树立问题意识,而以考核知识掌握为主的传统古代文学课程考评机制远不适应研究式教学要求。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学生考评机制是研究式教学模式探索实践的应有内容和重要环节。建立知识、能力、素质多元的考核目标,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的学生考评机制改革实践,在激发学生古代文学课程学习兴趣、提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比较明显的积极作用。

研究式教学; 考评机制; 多元化; 多样化; 过程性

Abstract:The goal of the research-based teaching of ancient literature is to inspire students'interest,train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ability,set up the problem consciousness and develop evaluation skills.The traditionally dominated evaluation mechanism used in the ancient literature course is not suited to the research-based teaching requirements.T o construct a set of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student evaluation mechanism is an integral part of research-based teaching mode exploration.It will play an obvious role in arousing the students'learning interest,improving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especially in cultivating students'innovative ability.

Key words:research-based; evaluation; mechanism; diversified; process

一、古代文学课程研究式教学特点及对学生考评的要求

研究式教学是从研究性学习理论角度提出的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具体方法,是指教师通过组织、引导、协作、指导等系列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的教学策略。作为一种教学策略,既包含了教学思想,也体现为教学模式和具体方法。目前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有三个层面:一是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一是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一是作为教学策略的研究性学习。其理论基础是美国布鲁纳的认知心理理论、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威特罗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自己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外部信息的意义并不是由信息本身决定的,而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间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1](P78)我们针对目前古代文学教学与学习中普遍存在的弊端而提出的《古代文学课程研究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是从教学策略层面对研究性学习理论的理解,其主要目的在于构拟出一套能激活学生探究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独立解读文本和审美感知能力的教学模式。通过研究式教学,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对古代文学相关问题真相、性质、规律的总结和未知领域的探索,激发学生探索真理的乐趣和创造欲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2]因此古代文学研究式教学的核心目标主要体现为三点: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二是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能力;三是应用古代文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概括起来就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综合应用能力、树立问题意识。

对应古代文学研究式教学核心目标,要求我们对学生考核评价机制进行相应的改革。一般来说,课程考核评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一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这里所说的学生考核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课程效果的评价,即通常所说的课程考试。大学的人才培养计划主要是以一门门课程构成的相对完整的体系,对学生完成学业计划情况的考核也主要是通过课程考核的方式进行。因此,大学的课程考核评价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总体上看,大学课程对学生考核评价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考核学生对课程相关知识体系掌握及相应能力形成和提高情况;二是督促、引导学生的课程学习。学生是否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以及程度怎样,要通过考核评价来判定。反过来,考核评价的内容和方式又可以作为学生学习课程的指导,引导学生把握课程的重点、难点。因此,建构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学生完成培养计划显得十分重要。就我们进行研究式教学改革试点的古代文学课程来说,学生的成绩考核评价则要符合研究式教学的目标要求,即: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利于考核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有利于考核学生创新能力。

二、古代文学课程学生考核评价现状

就目前全国各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课程的学生考核评价看,与其它人文类理论课程没有什么实质性区别。概括起来,有两点比较突出:

一是考核目标突出知识记忆,忽视能力培养。目前的古代文学课程考核主要是以期末的闭卷考试为主,大致题型为填空、名词解释、问答、论述等,具体知识点则涉及文学发展史、重要作家作品、文学思潮等各方面。从考察要点看,一是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二是重点作品的默写和分析鉴赏;三是应用文学史知识和作品具体分析某个作家或者文学史上的某个具体问题。从三个要点看,知识、能力都涉及到了,应该算比较全面。但实际的情况是,第二、三两方面的能力考核很难落实。因为考试的文学作品往往是《中国文学史》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选录的,也是教师在课堂上重点分析的。第三点对文学史或某个作家具体问题的分析也是《中国文学史》教材中分析得很清楚的。学生只要死记硬背《中国文学史》教材就可以获得高分。而试题一旦脱离教材,学生就不知如何分析作品了,更不知道如何分析具体的文学史问题了。因此,从实质上看,这种考试还是以知识记忆为主的考试,忽视对学生作品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这种考核方式,当然“很难测量出学生的真实水平”[3]。

二是考核方式重期末考试,轻视平时考核。从考核方式看,古代文学课程目前还是普遍以学期末的纸笔闭卷考试为主,平时成绩为辅。在比例上,期末考试大致占70%—90%;平时成绩占30%—10%。平时成绩一般主要是课程论文,有的学校再外加学生课堂出勤。而实际情况是,很多古代文学教师往往没有布置课程论文,课堂也不点名,这些教师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评定就完全是凭印象了。就是布置了课程论文的教师,平时成绩也很难落实。随着网络资源的丰富,很多学生往往在网上下载一篇论文充数。两年前,我就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例:我在讲授《唐宋文学》课程时,开学初要求每个学生完成一篇课程论文,快期末时学生的论文都交来了。我发现一个学生从期刊网上原封不动地下载了一篇论文交给我,只是把作者姓名用钢笔涂掉,在旁边写上自己的名字。当我将其找来问讯时,他竟然说:“老师,我们班很多同学也是从网上下载的,只是自己抄写了一遍而已,与我也没有什么两样。”这个事例虽然比较极端,但这位同学的话却道出了目前大学生作业和毕业论文存在大量抄袭的事实,值得我们每位教师深思。如果每位同学都从网上下载一篇论文充当其平时作业,来换取平时成绩,那么这种平时作业宁肯不要,以免助长了学生的抄袭之风。

如上所述,学生考核评价有两个最基本的功能:一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功能;二是对学生学习的督促、导引功能。传统的古代文学课程学生考核评价模式,从检测功能看,因其重在检测学生古代文学知识掌握程度,所以很难检测到学生通过古代文学课程学习所形成的古代文学综合素养和实际能力水平。从督促、导引功能看,因其突出知识的识记,忽视学生能力培养,所以助长了学生在古代文学课程学习中重死记硬背而轻视实际能力培养的风气,养成学生懒惰的习惯。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愿意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阅读实践,更不愿意主动思考问题。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课程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不改革,我们就是在课堂教学和课外专业活动中实施了研究式教学,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也不会太高,因为这些活动与他们的课程成绩没有挂钩。可见,充分发挥学生考核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和调空作用是古代文学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突出能力培养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能满足研究式教学要求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是研究式教学模式探索实践的应有内容和重要环节。

三、古代文学研究式教学模式的学生考评改革尝试

关于课程考核评价方法改革问题也有很多学人在积极思考,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思想和具体做法。近三年来,我们结合古代文学课程研究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在学生考核评价机制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实践。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心智理论为基础建构起来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思想及方法比较符合研究式教学的目标要求,值得借鉴。多元化考核评价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美国、我国台湾地区相继进行的学生评价改革,是指不单纯采用标准化测验,而是采用多种途径,在非结构化的情景中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系列评价方法,其评价机制包括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4]任何一套考核评价机制都要考虑三个具体问题:一是考评的客观公正性;二是实践上的可操作性;三是考评成本与考评效益的关系。根据以上三点,古代文学研究式教学模式的学生考评机制建构可以从如下三方面进行:

一是建立多元化的考核目标。就古代文学课程言,在评价目标和内容上,要建立起对知识、能力、素质全面考核的目标,特别要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的考核。在我校“三位一体”通适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明确提出了“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念和“知识够用,能力突出”的价值向度[5]。因此,建构专业能力考核评价机制不仅是古代文学课程研究式教学改革的要求,更是我校对所有课程提出的要求。我们近几年的具体做法是完善以往的评价体系,充实能力、素质评价内容和方法。第一,调整期末考试试卷内容,缩小识记内容,增大实际分析问题的内容、特别是教材范围以外作品的内容,增加不确定答案的题目比例,从而增大能力、素质考核比例。第二,丰富平时成绩内容、落实实施方法。将学生课外的课程活动项目结果纳入课程平时成绩。如在古典诗文吟诵比赛、古典文学名著读书报告会、学生研究性课题、发表与课程相关的论文或作品鉴赏文章等方面的表现都纳入课程平时成绩;落实课程论文和古代文学名篇背诵等内容。以此加强对学生理解能力、操作能力、应用及创造能力的评价。

二是建立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以往的考核重视期末闭卷考试,轻视平时成绩考核。我们调整了期末闭卷考试与平时成绩的比例,将原来的期末考试由70%降低到50%,将平时成绩由30%提高到50%,做到期末闭卷考试与平时考核并重。并建立和落实由闭卷考试、课程论文、课堂表现、默写背诵、课外活动项目等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式。

三是建立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制度。以往对学生的评价也是由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构成,但因没有科学合理的平时成绩评定细则,往往使平时成绩落空,而以期末的总结性评价代替平时的形成性评价。我们现在的做法是制作《平时成绩登记表》,将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和课外活动项目进行如实记录,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将学生的考核评价渗透到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平时成绩登记表》分“课堂表现”、“上课出勤”、“课程作业”、“课外活动项目”、“其他”等栏目,基本涵盖了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各方面内容。各任课教师还根据《平时成绩登记表》制定了每个项目的分表来详细记录学生的平时表现。

这些措施和方法,对以往传统的古代文学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有比较多的补充和改进。与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比较,我们目前的做法体现了这么一些变化:第一,在考核评价内容上更加全面、综合,尤其突出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第二,在考核评价方式上更加多样化、灵活化。第三,在考核评价过程上坚持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更加关注学生课程学习的过程。考核评价方式的这些变化,对激发学生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古代文学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比较明显的积极作用。

当然,我们的思考和教学实践均刚刚起步,对于研究式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如何在大学教学实践中推广以及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研究式教学课程考核评价机制等工作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此提出研究式教学模式的课程考核评价问题,只是希望引起广大古代文学教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反思,并积极探索新时期古代文学教学方法,从而推进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1]王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吴大顺.古代文学研究式教学的课堂结构分析[J].高教论坛, 2009,(8).

[3]吴波.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研究式教学模式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11).

[4]徐松芝.浅谈如何建立专业课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J].石油教育,2010,(4).

[5]谭伟平等.怀化学院“三位一体”通适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 (10).

An Analysis of Students'Evaluation Mechanism of Research-based Teaching of Ancient Literature

WU Da-shun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Huaihua University,Huaihua,Hunan 418008)

G642

A

1671-9743(2011)03-0095-03

2011-03-02

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重点资助项目“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研究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8189。

吴大顺(1968-)男,苗族,湖南保靖人,怀化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博士,从事中国古代音乐文学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平时成绩考核
古代文学圈中的“鄙视链”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内部考核
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平时成绩评定方法的探究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让平时成绩回归本真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平时成绩评定与构成——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特征分析
在文化语境中阐释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