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理气中药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2011-09-05 01:56王代梅曹泽伟
山东医药 2011年52期
关键词:痞满排空胃肠

王代梅,曹泽伟

(1天津医科大学,天津 300070;2天津市南开医院)

近年来功能性消化不良(FD)人群患病率高,欧美国家达19% ~41%、平均32%,国内为18% ~45%,占消化门诊的20% ~40%,其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国内外消化病研究的热点。罗马Ⅲ将FD依据生理病理和治疗目的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与上腹疼痛综合征(EPS)[1]。本文依据FD罗马Ⅲ诊断标准,收集临床病例,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FD中以餐后腹胀及早饱为主要表现的PDS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胃排空的情况,以便指导临床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09年11月~2011年1月就诊于天津市南开医院消化内科门诊符合实验标准的患者118例,年龄20~69岁,分为3组。A组40例,男14例、女26例,年龄(45.28±12.75)岁;B 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45.65±12.99)岁;C组38例,男17例、女21例,年龄(43.29±12.54)岁。3组性别、年龄及治疗前症状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按照国际公认的罗马Ⅲ标准中的PDS的诊断标准诊断选择病例。中医诊断符合中医痞满的诊断标准,辩证属脾胃虚弱型。主症:脘腹痞满,进食后加重,食欲不振,疲乏无力。次症:恶心呕吐,腹痛,嗳气等症状。临床常规及生化检查无明显异常;胃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实验室、B超、X线检查排除肝、胆、胰、脾及胃肠道疾病;无糖尿病、结缔组织病、肾脏病及精神病病史;无腹部手术史,排除典型的上腹痛综合征。118例患者均予告知,并签署药物临床观察知情同意书。

1.3 治疗方法 A组用健脾理气中药(炒白术30 g,柴胡、枳实各20 g,党参 10 g,陈皮、茯苓、焦三鲜各10 g,砂仁6 g,木香6 g,鸡内金9 g),每日1剂,开水冲服200 ml,早晚饭前分服,中药均来自我院颗粒制剂(江苏天江药业生产),同时口服伊托必利片(雅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次50 mg,3次/d,中药与西药间隔半小时餐前服用。B组仅口服伊托必利片。C组口服健脾理气中药颗粒。疗程均为6周。自观察前1周到观察期结束,禁止使用其他胃动力药以及具有解痉、止吐、抑酸、止痛等作用的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的药物。

1.4 症状评分和观察项目 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对受试者餐后腹胀及早饱进行症状评分[2]。每个症状按轻重程度分为5个等级。0分:无任何症状;1分:症状极轻,即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2分:症状轻,即正常生活稍受影响,但能坚持工作;3分:症状中等,即影响正常生活,料理家务能力下降,正常工作受影响;4分:症状严重,即影响正常生活,正常工作明显受影响。计算每个PDS型FD患者餐后腹胀和早饱的各项积分及总积分,得分越高,说明PDS症状越严重。用胃半排空时间评估胃动力。应用13C-辛酸呼气试验检测胃半排空时间,过速<75 min,正常75 ~150 min,排空延迟 151 ~200 min,中重度延迟>200 min。

1.5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疗效指数来判定临床疗效。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 ×100%。治愈:疗效指数≥90%;显效:60%≤疗效指数<90%;有效:30%≤疗效指数<60%;无效:疗效指数<30%。有效率的计算方法:(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数据采用表示,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及治疗后胃排空检验采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采用有序变量的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 见表1。

表1 3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分,)

表1 3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B组治疗后比较,△P<0.05;与 C组治疗后比较,#P <0.05

A组40治疗前 2.225 ±0.974 1.450 ±1.240 3.675 ±1.141治疗后 0.700 ±0.758*△#0.525 ±0.599*△ 1.200 ±0.853*△#B组 40治疗前 2.350 ±1.167 1.450 ±1.280 3.800 ±1.363治疗后 1.100 ±0.778* 0.975 ±0.920 2.075 ±0.997*C组 38治疗前 2.289 ±0.956 1.158 ±1.053 3.447 ±1.032治疗后 1.184 ±0.730* 0.421 ±0.599*△ 1.605 ±0.790*

2.2 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A组治愈8例、显效20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有效率97.5%;B组分别为 2、7、26、5 例及 87.5%;C 组分别为 3、12、19、4例及89.5%。A组有效率高于B组(t=3.94,P<0.05)及 C 组(t=2.54,P <0.05);B 组与 C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P >0.05)。

2.3 胃半排空时间比较 胃半排空时间A组治疗前(151.0 ±27.1)min,治疗后(126.4 ±16.7)min,P<0.05;B 组治疗前(149.8 ±27.1)min,治疗后(132.2 ±18.8)min,P <0.05;C 组治疗前(146.1 ±23.9)min,治疗后(132.6 ±17.1)min,P <0.05。3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2.4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3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患者临床依从性良好,均未因不良事件退出治疗。A组1例于治疗初期出现稀便,可忍受,未中止服药,治疗2周后患者好转;B组1例出现稀便,但可忍受,未中止服药,患者于治疗结束后好转;C组1例出现轻度乏力。3组间临床安全性评价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4周后,各组各随机随访患者10例,均未有复发或加重。

3 讨论

F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可能与动力障碍、胃底容受性受损、泌酸异常、内脏高敏性、精神因素、应激等有关。临床上西医治疗主要采用促进胃肠动力、抑制胃酸、抗抑郁及心理治疗等方法,疗效不尽满意。近年来研究显示,上腹胀患者胃排空延迟发生率显著增加[3],早饱症状主要与胃底容纳舒张功能障碍有关[4]。PDS符合中医痞满的诊断,因此本篇以中医痞满进行辩证,选用辩证属脾胃虚弱型的病例。祖国医学认为FD主要病因为饮食不节与情志失调,脾胃虚弱与肝胃不和构成了FD的主要证型,脾胃虚弱多与胃肠动力异常相关,而肝胃不和多与胃肠感觉异常相关。FD患者病程日久,久病必虚,脾气虚弱,脾虚则运化无权,可见纳食不化而致腹满。

PDS患者较正常人存在胃排空的延迟,但是仍有一部分患者检测胃半排空时间位于正常范围内,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宋志强等[5]最新研究也显示餐后饱胀感与胃半排空时间呈正相关,因此在改善症状方面可以选用一些促进胃排空的药物。本研究受试者腹胀较早饱多见,单纯以早饱症状就诊的患者较少。长期临床实践显示中医药及一些促动力的西药对于治疗FD均有一定疗效,伊托必利是一种新型的促胃肠动力药[6],中药组选用健脾和胃,行气消导的中药。据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显示:白术能使正常小肠张力增高,使麻痹肠管振幅加大,恢复节律性收缩,故能纠正胃肠运动减弱,使腹胀、痞满得以解除;枳实、陈皮能兴奋胃肠平滑肌,增强胃肠运动;木香能升高血中胃动素水平,刺激胃黏膜产生内源性胃动素,加速胃排空;鸡内金、焦三鲜有促进消化液分泌及增强胃肠蠕动,增进食欲功能。本研究表明单纯应用中药或者西药治疗FD均有一定疗效,但中西药联合治疗在症状改善及临床疗效方面有显著的优势。实验中并未排除幽门螺杆菌阳性病例,尽管有些研究报道根除幽门螺杆菌可能会有胃排空的变化,但是仍没有达成确切的结论[7]。

本研究3组治疗前后胃排空有显著差异,而治疗后3组患者胃排空没有显著差异。近年来也有一些文献研究显示,PDS型FD患者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胃排空程度并不相符,考虑还存在其他的发病因素,其临床症状可能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Drossman DA.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nd the RomeⅢ process[J].Gastroenterology,2006,130(5):1377-1390.

[2]Gatta L,Moayyedi P,Tosetti C,et al.A validation study of the I-talian Short-Form Leeds Dyspepsia Questionnaire[J].Intern Emerg Med,2010,5(6):501-506.

[3]Talley NJ,Ruff K,Jiang X,et al.The RomeⅢ Classification of dyspepsia:will it help research[J].Dig Dis,2008,26(3):203-209.

[4]Karamanolis G,Caenepeel P,Arts J,et al.Association of the predominant symptom with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in functional dyspepsia [J].Gastroenterology,2006,130(2):296-303.

[5]宋志强,柯美云,王智凤,等.不同分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病理生理机制的比较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10,30(10):729-732.

[6]Walwaikar PP,Kulkarni SS,Bargaje RS.Evaluation of new gastrointestinal prokinetic(ENGIP-I)study [J].J Indian Med Assoc,2005,103(10):559-560.

[7]Kachi M,Shirasaka D,Aoyama N,et al.Effect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therapy on gastric emptying measured using the 13C-octanoic acid breath test and the acetaminophen method[J].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6,21(5):824-830.

猜你喜欢
痞满排空胃肠
基于数据挖掘的《普济方》治疗痞满用药规律分析
温针灸治疗痞满的临床观察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温补法治疗痞满临床经验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哺乳完宝宝,乳房还要排空吗?
云海相接,追浪排空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苏玉伦主任治疗痞满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