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词after的意象图式及空间隐喻意义

2011-09-25 14:56
怀化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图式介词语言学

彭 卓

(韶关学院外语学院大学英语部,广东韶关 512005)

介词after的意象图式及空间隐喻意义

彭 卓

(韶关学院外语学院大学英语部,广东韶关 512005)

从认知的角度研究介词after的空间语义及其意象图式。以空间语义为基础,通过空间隐喻,介词after延伸出三种表示非空间关系的隐喻语义。通过分析介词after空间语义与非空间语义的联系,帮助广大英语从业者进一步认识与理解该词。

意象图式; 空间隐喻; 空间语义; 映射

Abstract:This paper has investigated the spatial semantic and image schema of the preposition“afte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on.Based on the spatial semantic and by meansof spatial metaphors,the preposition“after”has extended three kindsof metaphorical meanings which do not refer to the spatial relation.In the meanwhile,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patial semantic and the nonspatial semantics of the preposition“after”,this paper helps the vast majority of English practitioners recognize and understand this word better.

Key words:image schema; spatial metaphors; spatial semantic; mapping

词汇学习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其习得程度直接关系到语言学习的水平。如何帮助学习者有效地习得词汇是外语界学者一直探讨的中心问题之一。特别是英语介词的学习,可谓是英语词汇学习中的难点[1](P82)。但是传统的语言学对介词多种语义间的联系缺乏解释力,而认知语言学则能更好地对此作出解释。认知语言学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它是在人们关于世界的经验以及人们观察世界并对其进行概念化的基础上研究语言。语言的空间系统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这是因为“空间”位于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的中心,而心理概念(mental concept)是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语义单位,因而“空间”也就位于认知语言学的中心[2](P81)。所以介词的研究与认知语言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认知语言学范围内的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认知语义学、认知语法学和认知语用学。认知语义学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核心[3](P110)。认知语言学认为,介词的多个义项互相联系,构成了一个多义网络,它们在该网络中的地位不同,其中有一个是核心义项[4](P185)。该意义是中心的或原型的,一般由具有体验基础(experientially grounded)的空间意义充当,其他的意义通过扩展、实现或图式化过程(instantiation or schematization process)产生,新的意义的派生具有理据性,即通过意象图式、空间隐喻等认知原则从中心的或原型的意义产生,但派生的过程是无法预测的[5](P40)。由以上理论可知,意象图式和空间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研究介词的基础与手段,要对介词after进行研究就必须弄懂它们的意义。

一、意象图式的概念

意象图式是认知语言学里一个重要的概念。Lakoff和Johnson于1980年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首次提出“意象图式”概念[6](P12)。Lakoff给意象图式下的定义是:相对简单的,在我们的日常身体体验中不断重复出现的结构,如“容器”、“联系”、“外力”、“平衡”或空间方位关系:上—下,前—后,部分—整体,中心—边缘[7](P84-85)。Langacker认为意象图式主要由射体(trajector,TR)、路标(landmark,LM)和路径(PATH)3个部分组成,表现TR与LM之间某种不对称的关系,TR为这一不对称关系中的主体,其空间方位有待确定,LM为参照物,为主体的方位确定提供参照。TR所经过的路径称为PATH。意象图式既可表示TR与LM之间的静态关系,也可表示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8](P56)。意象图式具有以下的特点:它是一种抽象结构;它来源于人体在外部空间世界中的活动,具有体验性;它是许多具有一些共同特点的活动的“骨架”;它是头脑中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表征;它在人类的活动中是不断再现的;它用来组织人类的经验,把“无关”的经验联系起来;它虽然产生于人类的具体的经验,但由于人类可以把它映射到抽象概念中去,因此,它可以用来组织人类的抽象概念[9](P190-191)。

二、介词after的基本空间语义及意象图式

根据Oxford Advanced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以下简称OALD),介词after的基本空间概念语义是:“在……后面”。它表示的是一种事物间的静态空间关系,其原型意象图式为:

图1 介词“after”的静态空间原型意象图

在图1中,TR是空间结构中的凸显部分,LM是该结构的背景。TR位于LM之后,两者处于相对静态的关系中,TR的路径为零。英语中有以下的例子:

1.Shut the door after you when you go out1出去时请随手关门。

2.He entered the hall after his mother1他跟随在他母亲之后进入厅内。

3.She ran after him with the book1她拿着书追赶他。

在以上例子中,door,he和she为射体,you,his mother和him为路标,介词after在上面三个例子中分别表示了射体位于路标的后面,射体与路标都处于相对静态的关系之中。

三、介词after的隐喻语义延伸

传统意义上,作为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段,隐喻是修辞学、文体学和文学等研究的对象。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始认识到隐喻从本质上讲属于认知范畴[10](P25)。人类在认识事物时,用已熟悉的概念来描述或谈论新的事物或概念,这就是隐喻认知。它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经验的认知活动。就其运作机制而言,隐喻通常是从一个比较熟悉的始源域向不太熟悉的(或未知的)目标域的映射[11](P87)。根据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和空间隐喻理论,我们可以将介词最典型的空间意义用意象图式表示,这种意象图式模式从空间域投射到另一认知域的相应结构上就形成隐喻模式,从而使介词获得空间隐喻意义[12](P78)。介词after就是以基本空间语义为基础通过空间隐喻的方式延伸出多种语义的。

(一)时间域的语义延伸

根据OALD,介词after的基本空间概念语义可以映射到时间域,用来表示“比……更晚”和“多次重复”等语义。当基本空间语义被投射到时间域的时候,由于空间概念的影响,时间被当作是一条由无数连续点所组成的一维轴线,而表示空间方位“在……后面”的基本空间语义进入时间域后,就可用来表示时间轴上位于某一点之后的时间,因此产生了“比……更晚”的语义。此外,当基本空间语义被投射到时间域时,介词after前后接上相同的时间词或表示事物的名词,则表示某种事情发生的时间点在时间轴上一个接一个频繁地出现,从而产生了“多次重复”的语义。在英语表达中有以下的例子:

4.They left after lunch1他们午饭过后就离开了。

5.Marry will go to America the day after tomorrow1玛丽打算后天去美国。

6.Tom repeats the experiment day after day1汤姆日复一日地重复那个实验。

7.He fired shot after shot1他一枪一枪地发射。

在以上例子中,they,day,day和shot为射体,lunch, tomorrow,day和shot为路标。例4中介词after表示他们离开的时间为午饭后。例5中玛丽去美国的时间为明天的后一天,即后天。例6中介词after前后接上了day一词,表示这样的日子多次重复出现。例7中介词after前后接上了shot一词,表示该动作反复地出现。

(二)对象域的语义延伸

从OALD可知,介词after的基本空间概念语义可以映射到对象域,用来表示“(在顺序、排列或重要性上)在……之后,跟在……后面,仅次于”,“追赶,寻找,探求”,“关于”和“依照,仿照”等语义。介词after的基本空间语义为:“在……后面”,当该语义被映射到对象域的时候,介词after后面接的就是表示动作对象的词语,基本空间概念语义被消隐了,动词与介词after共同构成了以上语义,这些语义分别对应了以下的例子:

8.Y our name comes after mine on the list1在名单上你的名字在我的名字之后。

9.We ran after the thief1我们追赶窃贼。

101They inquired after you1他们问候你。

1.1We've named the baby after him1我们是用他的名字给这个婴儿取名的。

在以上例子中,your name,we,they和baby为射体, mine,thief,you和him为路标。例8中介词after表明在名单中对方名字排列跟随的对象。例9中介词after表明我们追赶的对象。例10中介词after表明他们问候的对象,在该例子中,介词after隐含了“关于”语义在内。例11中介词after表明这个婴儿的取名对象为他,该词隐含了“依照,仿照”语义在内。

(三)逻辑关系域的语义延伸

根据OALD,介词after的基本空间概念语义可以映射到逻辑关系域,用来表示“因为,由于,在……以后”以及“尽管,虽然”等语义。由于介词after的基本空间语义为:“在……后面”,当该语义被映射到逻辑关系域时,空间方位就被逻辑事件所替代了,因此,介词after可以用来表示某事先发生,为另一事件作铺垫,因而产生“因为,由于,在……以后”的语义。此外,由于介词after可以用来表示某事先于其它事件发生,当该事件与其它事件在逻辑上形成转折关系的时候,介词after就能产生“尽管,虽然”的语义。这两种语义分别对应了以下的例子:

121After your conduct last time,did you expect to be invited again?有了你上次的行为,你以为还会邀请你吗?

131After everything I've done for him,he still ignores me1尽管我什么都为他做了,他还是不理我。

在以上例子中,you和he为射体,your conduct和everything为路标。例12中介词after表明你上次的行为是出现后面判断的原因。例13中介词after表明句子前后两部分存在转折关系,after后面连接先发生的事情,句子的另一部分则表明出现的结果,该结果与句子前部分的事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四、结语

由以上分析可知,介词after的基本空间概念语义是:“在……后面”,该语义对应了一种静态空间意象图式(如图1)。以静态空间意象图式为基础,通过空间隐喻的方式,基本空间语义映射到了时间域、对象域以及逻辑关系域,从而实现了语义的延伸。通过以上途径,介词after的语义不再局限于表示空间关系的语义领域,而是延伸出了其它的抽象语义,通过从认知的角度来分析介词after的语义,我们可以发现该词不同语义间的联系。此外,介词after还存在有习语的用法,如:after all。根据OALD,after all的语义为:“毕竟,终究,归根结底”,实际上,这些语义也可从认知的角度来分析。all表示所有事情,after的语义被映射到了对象域,因此该词的语义表示“在所有事情之后”,让人联想到了“总结,归纳”等含义,从而产生了“毕竟,终究,归根结底”等语义。由此可见,介词after的习语用法也可以看作单一介词的用法并可从认知的角度来进行语义分析。综上所述,通过从认知的角度对介词after进行语义分析使我们了解了该词不同语义间的密切联系,从而加深了我们对该词的理解与记忆,也为广大英语从业者进一步认识该词提供了帮助。

[1]朱晓静.介词from的意象图式及其认知域投射[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8):82-84.

[2]文旭,匡芳涛.语言空间系统的认知阐释[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3):81-86.

[3]刘丽华,李明君.意象图式理论研究的进展与前沿[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4):110-117.

[4]李佳,蔡金亭.认知语言学角度的英语空间介词习得研究[J].现代外语,2008,(2):185-193.

[5]张金生.空间介词意义的网络结构模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4):40-46.

[6]王红莉.从介词over的翻译看其意象图式的跨语言映射——基于语料库的个案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9,(4):12-16.

[7]邓文超.介词“into”的中心意象图式及其空间概念延伸意义[J].韶关学院学报,2010,(4):83-86.

[8]王红莉.翻译中的认知对应:介词over和above的翻译个案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4):55-61.

[9]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0]熊英.介词IN的意象图式及隐喻意义[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9):25-26.

[11]赵佳.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英汉语言中时间的空间隐喻[J].许昌学院学报,2009,(1):87-89.

[12]李湘.介词at—on—in的意象图式及空间隐喻意义[J].安康学院学报,2010,(2):78-79,82.

Research on Image Schema and Metaphorical Meanings of the Preposition“after”

PENG Zhuo
(Foreign Language College,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Guangdong 512005)

H313

A

1671-9743(2011)03-0089-03

2011-02-21

彭 卓(1980-),男,广东佛山人,韶关学院讲师,硕士,从事认知语言学及英语教育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图式介词语言学
介词和介词短语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介词不能这样用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社会语言学名词
审美心理图式与文学鉴赏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认知修辞学”——从认知语言学与修辞学的兼容、互补看认知修辞学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