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朗读课开展有效教学的探索研究*

2012-01-29 05:46陈芳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主体作用语音分层

陈芳

(徐州市农业干部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 徐州 221004)

中职英语朗读课开展有效教学的探索研究*

陈芳

(徐州市农业干部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 徐州 221004)

对中职英语朗读教学普遍被忽视的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要大力实施朗读教学的倡议,并在实践中探索发现:重视学生语音知识的习得、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实施分层教学等语言教学的根本性问题的解决是中职英语朗读教学有效开展的关键。

中职;英语朗读教学;分层教学;语音知识

朗读是一种很重要的语言学习形式,朗读教学应该是中职英语教学中比较活跃、常见的教学活动,但是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事实却并非如此,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朗读教学普遍没有得到有效开展。

中职英语教学应加强朗读教学

(一)中职英语朗读教学普遍被忽视的现象分析

近年来,我们在中职学校做了大量调研,发现进入中职学校的新生,入学后普遍表现为学习品质不佳 (学习习惯不理想,学习意志薄弱),英语基础较差(词汇量少,语法知识欠缺,语音知识匮乏),英语学习差异也较大 (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学习能力、学习兴趣有较大差异)。2009版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在修订之前,修订工作组专家进行充分调研发现,超过三分之二的中职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竟没达到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初二年级的要求,这就更说明中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

由于中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英语朗读难度就会较大,且普遍学习品质不佳,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导致大多数学生畏惧朗读英语。面对这样的学生,朗读教学更是没办法按照统一进度、统一标准进行,许多中职英语教师对朗读教学的开展明显产生畏难情绪。另外,目前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只重视考试,结合现阶段的中职英语考试来看,主要是对英语语言知识进行考查,而忽略对英语语言技能(一般都不直接考朗读)、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要求进行考查。于是学生就普遍认为英语朗读不重要;教师也因为畏难而普遍忽视英语朗读教学。长此以往,学生就因不会或害怕出错不愿开口说或朗读英语,开口难、难开口也就成为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比较突出的教学难题。

由此可见,中职学生普遍英语基础差、学习品质不佳、英语学习差异较大,就成为有效开展中职英语朗读教学的制约因素。

(二)中职英语朗读教学的倡议

朗读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生进行朗读及朗读训练的系统教学活动。朗读训练是以感悟、理解书面语言内容为目的的一种出声阅读训练,该训练是集中、大量、强化输入语言信息的有效手段,可以丰富目标语语料库,为学生提供输出信息、表达、模仿的基础,通过模仿和活用,使朗读的材料内化为学习者的语言,从而形成自然、流利的语言表达。

朗读教学在语言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环节。朗读教学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阅读能力。朗读表现为一种语言阅读能力,是在眼、口、耳、脑协同作用下,将视觉的文字语言(书面语言)艺术地表达为听觉的有声语言 (口头语言)的能力,且在表达过程中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可彼此相联、相互汲取营养、相互促进发展,具体体现为朗读能力的提高。这种能力的稳定提高需要对朗读进行有效指导及系统训练。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朗读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还可达到增强英语学习自信心及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理解与记忆基本语言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技能,培养英语语感及激发英语思维能力等多个方面的教学作用,这与《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中所要求的教学目标相符合。

朗读教学在各个教学阶段都可以采用,是一种很重要的语言教学形式。因此,应大力提倡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开展朗读教学。

探索朗读教学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开展

由以上分析可知,朗读教学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开展的难度也的确较大。中职英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首先自己要克服畏难情绪,在教学中积极展开英语朗读教学,并面对实际困难,积极探索有效的应对办法。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经不断探索发现,一些语言教学的根本性问题的解决是中职英语朗读教学有效开展的关键。

(一)语音知识的习得是中职学生开口说或朗读英语的必要基础

我们知道,朗读是一种语言技能,是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这就首先要求具备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语音、词汇、语法构成了语言的三大基本要素,其中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和语言出声交际的物质基础,是语言教学的出发点。英国语音学家A.C.Gimson曾对语音做过精辟的论述:“要学会讲一种语言,只需要学会50%~90%的语法,1%的词汇就够用了,但语音知识却近乎100%的掌握。”可见语音知识的掌握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克拉申的监控理论,语音知识的掌握应是语音知识的“习得”,有别于“学得”。该理论认为,语言“习得”是指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际实践,无意识地吸收到该种语言,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流利、正确地使用该语言。对某种语言通过“习得”而掌握,就能轻松流利地使用之;如通过“学得”(是指有意识地研究且以理智的方式来理解某种语言的过程)而掌握,只能运用该语言的规则进行语言监控,可见“习得”方式比“学得”方式显得更为重要。学生习得语音知识,就可将语音信息牢固地存贮在脑海里,能在需要时无意识地提取并迅速正确地使用。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虽然掌握的词汇量少,语法知识也有所欠缺,对英语朗读的顺利进行会有影响,但这不是导致中职学生不敢开口说或朗读英语的根本原因,其根本原因是语音知识的极度匮乏,他们在中小学阶段只是“学得”很有限的语音知识,缺乏运用,几乎没有“习得”。语音是语言出声交际的物质基础,语音知识的习得是学生言语能力发展的基础,是学生实际运用语言、大胆出声朗读的必要基础,语音知识的习得可去除中职学生英语基础差对朗读教学有效开展的制约。因而朗读教学首要和基础性的任务就是学生语音知识的习得练习。

(二)中职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是英语朗读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

建构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学活动在本质上是学生的认知活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起主体作用,学生只有主动参与、主动认知、主动探索和实践,才能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认识世界、发展自己的目的。而教师的教则起主导作用,是针对主体进行积极引导和科学指导,优化及系统控制教学过程、教学方向。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的教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由此可见,教师的主导首先体现在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调动、引导上,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是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中职英语朗读教学也不例外。

在中职英语朗读教学中,学生是朗读活动的主角、承担者,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调动、充分发挥,学生就可以克服不自信,并提高朗读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意志,还可逐渐培养良好的英语朗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品质,从而克服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品质不佳对朗读教学有效开展的制约,从根本上保证中职英语朗读教学长期、顺利地展开。我们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要转变态度,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学生当作主体对待,并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

(三)分层教学可实现中职英语朗读教学的教学突破

分层教学就是遵循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的原则,尊重、承认学生在知识基础、能力结构、学习需求、个性特长等诸多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的差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充分考虑学生存在的差异,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提出有区别的教学要求,进行差别化教学,从而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发展,学习水平普遍得到提高。分层教学与某些学校分快慢班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分快慢班教学实际上是保“快班”、放弃“慢班”,这既是产生差生的根源,又是应试教育的悲哀。而分层教学是以层次为基础,在正视个体差异的前提下,服从、服务于全体,使集体中的每个个体都得到发展、取得进步,所以说分层教学是在全体范围内实现个性化教学的教学突破。分层教学作为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已在许多学校得到重视,相应的教学实验、教学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在朗读教学中,学生是朗读的主角,英语朗读教学要靠朗读的个性化来实现,即中职英语朗读教学要以提高每个中职学生的英语朗读技能为目的。中职学生差异较大(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学习能力、学习兴趣有较大差异),要实现每个学生英语朗读技能都能得到提高,班级授课制下的传统教学就显得步履维艰、难以为继,而以尊重个体差异为特点的分层教学就可以实现这种教学突破,从而突破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差异较大对朗读教学有效开展的制约。因此,在中职英语朗读教学中,我们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积极实施分层教学,针对不同英语基础、不同学习品质的学生,因人而异地选择不同步的朗读教学方式,相应地制定差别化、层次化的朗读教学目标,相应地开展切实可行的朗读教学活动,使不同类别的学生都能在原有朗读能力基础上得到发展、看到进步、享受到学有所获的快乐,从而促进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树立信心,产生英语朗读兴趣,逐步并最终形成英语朗读习惯,这样,中职英语朗读教学就打开了一片良好的新天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积极开展朗读教学是必要的、可操作的,但要有效开展,在教学中就要注重调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重视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语音习得练习,并积极开展分层朗读教学活动。另外,如能进行英语教学评价、教学考核体系的同步改革,注重对教学过程、语言技能、语言运用能力进行考核,必将引领中职英语朗读教学有效、顺利地开展。长此以往,定能改变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提高教学质量。

[1]《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的修订说明[J].中国外语,2009,(3):4-13.

[2]卢春华.英语朗读对听说能力影响的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09.

[3]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贺玲,于君.英语专业语音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4):89-93.

[5]Krashen S D.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M].London: Longman,1985.

[6]王亚琼.输入假设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咸宁学院学报,2005,(5): 98-99,121.

[7]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74-81.

[8]刘红.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9,(18):109-110.

[9]刘树仁.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2,(7):32-35.

[10]闫少华.大学英语班内显性分层和隐性分层教学的对比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有话职说

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本职工作上成为一个艺术家。

——爱因斯坦

G712

A

1672-5727(2012)02-0115-02

*本文系徐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徐教科2010(01)号]立项项目《朗读在英语教学中应用》(项目编号:G102987)

陈芳(1972—),女,江苏邳州人,徐州市农业干部中等专业学校讲师,主要从事中职英语教学。

(本栏责任编辑:郑晶)

猜你喜欢
主体作用语音分层
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推进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魔力语音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对方正在输入……
雨林的分层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