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阿拉伯国家国际传播的局限与不足

2012-03-30 13:10刘欣路
关键词:阿拉伯频道话语

刘欣路

中国对阿拉伯国家国际传播的局限与不足

刘欣路

随着国际格局转型加剧以及中东局势突变,中阿关系面临新的挑战,中国迫切需要通过加强国际传播在阿拉伯国家特别是广大民众中增信释疑,掌握舆论主动权。经过多年发展,中国虽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对阿国际传播渠道,但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局限与不足,如渠道完整但有效性较差、话语内容缺少对共同价值观的培育、“舆论领袖”建设滞后等,只有解决好传播渠道、话语内容、话语人的问题,中国对阿国际传播才能够真正“走出去”。

中国;阿拉伯国家;国际传播

阿拉伯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必须借助的重要力量。尽管“中阿战略关系”总体发展顺利,但在国际格局转型加剧、中东局势发生巨变的背景下,中阿关系的复杂性和敏感性凸显,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在中国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空前提升的情况下,中国如何回应阿拉伯国家日益明显的“向东看”战略,同时使阿拉伯国家对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有一个客观的期待?在美欧主导中东事务,而中国又必须在“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之间寻找平衡的情况下,中国如何获得阿拉伯国家的政策认同?当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存在本质差异时,中国如何在双方之间寻求深层次的价值认同?

回答和解决上述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国际传播无疑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需要大力发展国际传播来维护国家利益,推动中阿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然而,盘点中国对阿国际传播,既要充分肯定几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不能轻视现实存在的局限与不足。

一、渠道完整但有效性亟待提高

中国对阿国际传播起步较早,经过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在“走出去工程”的推动下,中国逐步具备了涵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对阿大众传播渠道。然而,“发出声音”不等于“声音被接收”,中国对阿国际传播渠道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

从平面媒体看,中国只有《今日中国》一份阿语杂志在阿拉伯国家发行,该杂志尽管历史悠久,但每期仅1.3万份的发行规模大大降低了其作为大众传媒的效能,且除埃及外的其他阿拉伯国家没有该杂志的商业销售渠道。由于受众面太小,杂志所涵盖的信息和观点无法形成广泛的影响力。

从广播媒体看,国际广播电台阿语广播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对阿大众传播渠道,由于制作和接收成本低、覆盖范围广,阿语广播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但自上世纪90年代起,由于卫星电视的普及,广播由优势媒体转变为弱势媒体已成为国际传播领域的共识,而且在调频广播成为主流的情况下,我国的阿语广播仍为短波发送,接收的便利性大大降低,信号效果也较差,从而使广播的受众范围进一步缩小。

从卫星电视媒体看,卫星电视是在阿拉伯国家影响最大、竞争最激烈的传播渠道。由于采取“天空开放”政策,阿拉伯民众可以收看到世界各国的600多个频道,仅阿语频道,就不仅包括半岛电视台、阿拉伯电视台、MBC电视台等享有极高认知度的本土电视台,还包括美国自由电视台阿语频道、英国BBC阿语频道、法国24小时阿语频道、德国之声电视台阿语频道、今日俄罗斯阿语频道、韩国KoreaTV阿语频道等外国电视频道。各类电视频道在阿拉伯国家已近饱和,竞争之激烈远甚于其他地区。与其他外国阿语频道相比,我国的阿语频道建立较晚,2009年7月新疆“七·五事件”后开播,由于缺少充分的调研、宣传和技术准备,该频道的实际效果还不是很好。目前虽尚无专业机构对其收视率进行统计,但仍可以从几个侧面来判断其在阿拉伯国家的认知度:2010年5月,著名的网络电视平台FORMNY对其平台下的电视频道进行了点击率统计,当时开播10个月的央视阿语频道点击率不足100;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笔者先后5次对来华参加培训的阿拉伯官员共108人进行了调查,其中听说过央视阿语频道的有45人,占41.7%,收看过该频道的有33人,占30.6%,只有6人每周3次以上收看,占5.6%;2011年10月,笔者对黎巴嫩圣约瑟夫大学150名阿拉伯学生做了调查,结果显示有43人收看过该频道,占28.7%,只有8人每周3次以上收看,占5.3%。这几组数据虽然并不系统,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央视阿语频道的认知度还不高。

从网络媒体来看,虽然各家媒体都提出了大力发展网络平台的战略,但现有的规模和信息量还较小。同时,国外镜像站点的建设也相对滞后,在阿拉伯国家浏览这些网络媒体的内容,特别是音频、视频内容受网速的影响较大。

综上,我国目前对阿国际传播渠道虽然完整,但各渠道的认知度和关注度并不高,受众规模比较小,因此,还很难起到大众传播媒介应有的作用。

二、话语内容缺少对共同价值观的培育

中国对阿拉伯国家国际传播的主要任务是塑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取得阿拉伯国家对中国各项内外政策的理解以及和平发展道路的支持。显然,笼统的“将中国介绍给世界”是不足以实现这一目标的,我们的话语内容应突破“正面宣传改革开放建设成就”的单一范式,“将确立中国与国际社会在价值观上的认同关系作为中国国际传播的重要工作之一”[1]。

在国际传播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培育共同价值观是各国通行而有效的做法。例如,美国自2002年起在阿拉伯国家发起了“共同价值观运动”,旨在强调美国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和平、宽容、多元等方面的共同性。美国以柔性方式宣传美国文化、营造美阿共同价值取向的做法,虽无法根本扭转阿拉伯人的反美情绪,但“这的确使越来越多的阿拉伯人乐于将美国的对外政策与美国人和美国文化区分开来,并激发着阿拉伯人的美国梦”[2]。法国也始终强调,“一个像法国这样的大国应当拥有自己对世界的观点,并且把这种观点传播出去。”[3]法国各媒体多年来均着力向阿拉伯国家传播其独立、正义、批判的价值观,赢得了阿拉伯人的好感和信任,佐戈比民调中心2010年8月公布的民调显示,法国已连续多年被阿拉伯人认为是“世界上最民主、自由的国家”、“在中东问题上发挥作用最大的国家”,并且“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超级大国”,法国以35%的比例高居榜首[4]。

中国媒体上目前还少见有针对性地培育中阿共同价值观的内容,其话语内容往往是“以我为主”或流于对中国文化表层符号的叠加。以央视阿语频道为例,该频道9档栏目中有7档是对中国实用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介绍,这虽可形成日常层次的交流,却很难深入到文明的内部神经。《新闻》栏目分为中国新闻和国际新闻,客观而言,其国内新闻仍主要局限于对改革开放成就的正面宣传,而国际新闻则时效性较差,且常常对一些热点问题和敏感问题避而不谈。《对话》是唯一可成为中阿双方交流思想、培育共同价值观的节目,然而笔者在对该栏目2011年1月1日至2月15日期间播出的17个专题内容进行跟踪后发现,只有3个专题与中阿直接相关,其他均是对中国国内问题的讨论,而且只有5个专题有阿拉伯人参与对话,其他都是中国学者之间的交流。作为唯一的互动性栏目,《对话》应更加突出“双方”,即由“双方”共同讨论如何解决“双方”共同面对的问题,很显然,现有情况下,真正意义的“对话”并没有形成。类似情况在中国对阿国际传播的各类媒体上十分普遍,我们的话语内容多以对自身成就的介绍和外国人对中国的积极评价为主。

总之,中国对阿国际传播的话语内容还比较单一,还缺少对共同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值得注意的是,培育共同价值观并不是输出意识形态,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回避价值观的问题。要完成为中国和平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的艰巨任务,我们需要更深层次的相互认同。

三、专家学者作为“舆论领袖”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

由谁发出声音,即话语人的问题是当代国际传播的核心问题之一。“从受众角度出发,信息源的公信力有一个递减规律:首推专家学者,其次是媒体,最后是政府。”[5]专家学者不仅在受众心中具有较高的公信力,而且具有很大的“流转效应”,能够左右多数人的看法,因此被认为是社会的“舆论领袖”。

专家学者的“舆论领袖”作用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以新疆“七·五”事件为例,当时阿拉伯主流媒体上出现了大量专家学者、宗教人士的发言、文章,其言论中充斥着谬误和过激的情绪。较为典型的是“国际人权人士”马哈茂德·穆巴拉克在阿拉伯主流报纸《生活报》上发表的文章,这篇以《追求真相哪怕远在中国》为题的文章虽声称“追求真相”,却与真相背道而驰,作者在文章中使用“宗教镇压”、“种族清洗”、“对穆斯林的滔天罪行”等词语形容“七·五”事件,将中国称为霸权主义国家,将新疆穆斯林的生活描述成一片漆黑。这些“舆论领袖”的言论在阿拉伯国家产生了极大的流转效应,尽管阿拉伯各国政府都保持了克制,但民间却表现出强烈的对华不友好情绪,网络上对中国的指责和攻击此起彼伏,甚至还出现了组织游行示威、抵制中国商品和中国人的鼓噪。

从中国方面来看,“七·五”事件发生时,央视阿语频道尚未建立,在大众信息传播渠道不畅、政府提供的信息和观点受到质疑的情况下,如何向阿拉伯民众说明新疆事件的真相成为重大问题。北京外国语大学薛庆国教授同样发表在《生活报》上题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对新疆事件的解读及对阿拉伯反应的看法》的文章,起到了增信释疑的作用。该文引用大量数据,客观说明了“七·五”事件的真相,介绍了伊斯兰教、穆斯林在中国受到尊重和保护的事实,同时也从学者的角度对中国的民族政策提出了自己的反思。文章在阿拉伯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特别是很多知名学者通过各种渠道表示对文章的认可和支持,认为文章有助于揭露真相,消除误解。虽然一篇文章并不足以扭转舆论,但被影响的一批阿拉伯专家学者作为舆论领袖,的确通过自身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了民众对新疆问题的客观认识。

这个案例证明了专家学者在危机攻关中的重要作用,但这唯一出现阿拉伯媒体中的中国声音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中国专家学者的集体失语,他们的“舆论领袖”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当然,学术研究与国际传播是不同的领域,学术研究要求学者独立、自觉,但国际传播作为公共外交的主要形式则需要政府的精心规划和大力推动,特别是传播渠道的利用和拓展更是公共外交的主要责任,因此只有将政府和学者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学者作为话语人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

爱德华·萨义德曾指出,“理解人类状况的第一条规则是人类生存在二手世界里。”在大众媒体时代,受众接触到的信息都是经过别人主观加工过的。在国际传播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不能一味抱怨西方媒体的双重标准,也不能要求所有受众都具备判断信息真伪的能力,而只能努力提高自身的国际传播能力。虽然现阶段中国对阿国际传播在传播渠道、话语内容、话语人等方面都还存在不足,但令人欣喜的是,党和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国际传播工作,已投入巨资用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对此需要指出的是,一方面,资金的投入可以迅速解决国际传播中“硬”的一部分问题,但“软”的部分则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精心的谋划;另一方面,我们既要重视建设,也要重视对实际效果的评估,要通过第三方定期、系统的调研为国际传播工作提供智力支持。我国从事对阿国际传播的媒体还普遍没有委托独立机构对渠道关注度、受众的需求和接受水平等问题进行系统调研,未来,我们应当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以使我们的投入得到切实的回报。

[1]汤光鸿.论国家形象[J].国际问题研究,2004(4):18.

[2][沙特]穆阿迈尔·法伍兹·哈利勒.《嗨》杂志:在阿拉伯人中推销美国文化[EB/OL].http://almoslim.net/node/85314,2004-02-18.

[3]林晓轩.法国24小时国际新闻电视台正式开播[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6-12/08/content_5453836.htm,2006-12-08.

[4]Zogby International.2010 Arab Public Opinion Poll[EB/OL].http://www.brookings.edu/reports/2010/0805_arab_opinion_poll_telhami.aspx,2010-08-05.

[5]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69.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

D822

A

1001-6201(2012)04-0256-03

2012-03-2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1XJ015)。

[责任编辑:秦卫波]

猜你喜欢
阿拉伯频道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来自阿拉伯的奇思妙想
4K频道开播,你准备好了吗
40年后《阿拉伯的劳伦斯》片头为编剧正名
阿拉伯小镇的露天集市
寒假快乐频道
频道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