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应用

2012-04-01 22:18戴玲真
关键词:交际学习者教学法

戴玲真

(集美大学 诚毅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应用

戴玲真

(集美大学 诚毅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新时期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任务型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强调了语言在真实环境的运用,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在互动交际中学语言,其应用有助于增强视听说课堂对学生语言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大学英语视听说;任务型教学;任务设计

一、视听说教学现状

为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教育部于2007年印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强调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们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

视听说课程作为对传统听力课的创新和发展,在高校广泛开设。它整合了视、听、说各方面的材料,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旨在建立视听说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然而一直以来,视听说教学还是延续着传统的听力课堂教学方法:教师放录音,学生做练习,然后教师核对答案。在这种模式下,听力课成了听力测试课,学生在课上被动的完成规定的任务,教师成了放音员,没有融入到学生的学习。

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迫切需要能够适应视听说课程特点的新的教学方法。《课程要求》指出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化,而且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思想和实践,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思想和实践的转变,也是向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导向的终身教育的转变。[1]随着外语教学法研究的深入,各类教学法层出不穷,其中任务型教学法和《课程要求》所倡导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

二、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和特点

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是在交际语言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任务型教学指一种以任务为核心单位计划、组织语言教学的途径。所谓“任务”,简言之,就是“用语言做事”,在“用语言做事”的过程中,学习者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2]

任务型教学自提出以来,以纽南(Nunan)、朗(Long)、威利斯(Willis)、斯坎翰(Skehan)为代表的学者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研究。

纽南将任务型教学的特征概括如下:强调通过用目的语互动学会交际;将真实文本引入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不仅关注语言,而且关注学习过程本身的机会;增强学习者个人经历作为重要的、促进课堂学习的要素的作用;努力使课堂语言学习与课外语言激活联系起来。[3]从纽南的概括我们可以看出,任务型教学强调了语言在真实环境的运用,课堂的语言不是脱离现实生活的经过加工的语言,而是活生生的真实语言;学生参与交际,任务型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在互动交际中学语言,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及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仅是结果,学生在交际中学会应用某种语言。

三、任务型教学在视听说教学中应用的实证研究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以往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方面,大多数院校每周只有2个学时的视听说教学。这就要求在这2个学时里,教师要完成相关知识的讲授,学生要理解掌握相关知识,时间短,任务重。在这种情况下,在视听说教学中应用任务型教学法是必要的。

下面以《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第二册第三单元Pros and Cons of Mixed Marriages为例,来具体说明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

(一)前任务阶段

这一阶段为学习者提供有益的输入,帮助他们熟悉话题、并识别新词和短语。目的在于突出任务、激活相关背景知识、减轻学习者的认知加工负荷。[4]

在课前,笔者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第三单元Marriage Across Nations学习的基础上,找出文章中表示态度的词组和句子,并对这些词句进行分类,哪些是表示赞同,哪些是表示反对。接着,以听说教程的Culture Talk为引入,让学生听完一遍录音,内容是一些目的语使用者在谈论跨国婚姻。经过这个阶段,学习者熟悉了相关话题,并且激活了相关的背景知识和词汇,在接下来的任务环负担就减轻了。

(二)任务环

首先让学生完成教材相关的视听练习。接下来给学生充分的语言表达机会,学生可以对刚才听到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是发表和本单元主题相关的看法。在此阶段学生可以利用前任务阶段的准备成果,进行有效的讨论。此过程中教师四下走动,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参加讨论,并对习惯用母语进行讨论的部分学生起到监督的作用。接下来各组派代表把刚才小组讨论的结果向全班做汇报。在此阶段,教师可就汇报材料中不合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补充。

(三)语言焦点

教师让学生再听一遍Culture Talk录音,让学生体会目的语使用者在讨论这一话题时所用的语言有何不同,并让他们记下认为有用的表达方式,随后教师进行总结。这一阶段的训练相当必要,学习者经过这一阶段的总结可以对本任务阶段的学习重点有个更直观的认识,进而记下,以便之后的交际之用。

课后教师让各学习小组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就相关话题,自编对话进行角色扮演,在下次课进行展示。

(四)课堂后

在此阶段,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符合实际语言运用的输入材料。课堂后练习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大量的练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四、任务型教学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

实践证明,在视听说教学中适当运用任务型教学法是可行的,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大大提高。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任务型教学强调通过用目的语互动学会交际,排斥传统3P教学模式的精讲多练。而国内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以四六级为风向标,学生学习的最直接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且我们缺乏学习英语的自然环境。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单纯的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辅之适当的练习讲解是必要的。任务型教学法在大班教学中很难实施,而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的大学英语都采用大班教学。大班教学中很难做到所有的学习者都有效的参与任务,且在任务过程中教师很难起到有效的协助和监督作用。任务型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对所进行的任务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之上,且需要学生高度配合,否则短短的2个学时不可能完成所有任务。为此,以《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为例,笔者认为可以在完成读写教程相关知识的学习后,然后在视听说课堂采用任务型教学法。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Nunan,D.Communicative Tasks and the Language Curriculum[J].TESL Quarterly,1991(2).

[4]Skehan,P.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H319

A

1673-1395(2012)02-0102-02

2011-12-12

戴玲真(1982-),女,福建漳州人,讲师,主要从事双语和双语词典研究。

责任编辑 袁丽华 E-mail:yuanlh@yangtzeu.edu.cn

猜你喜欢
交际学习者教学法
情景交际
交际羊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