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必然性

2012-04-01 22:18吴雅蓉
关键词:高师职业化院校

吴雅蓉

(泉州师范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当代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必然性

吴雅蓉

(泉州师范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当前,高师院校的音乐教育改革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的必然要求。改革的途径主要有建立并完善自主学习系统、实现教学分层、以职业化思维引导和开展教学等。

高师;音乐教育;自主学习;职业化

音乐教学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学科相比,音乐教育不仅单纯为了使学生学习并掌握相应的基本音乐乐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陶冶情操,学会感知音乐,以音乐的视角来洞察与感知世界,舒缓压力。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音乐、美术、体育等发散性和引导性学科越发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而高素质音乐人才的培养也相应的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热点。

一、当代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背景

高师音乐教育是我国一类重要的教学形式,多年来向社会输送了大量各个专业的高素质职业化师范人员,而在音乐教育方面,高师则是培养未来音乐教师的基地与摇篮,基于高师教育的特殊性和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高师的音乐教育必然和其他教学形式下的音乐教育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而正恰好也是高师音乐教育的难点所在。就目前而言,我国很多高师院校却没有能将高师音乐教育的特点进行准确的把握,高师音乐教育的特殊性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培养出的学生其职业化素养与师范从业能力越发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而还有部分高师院校为了自身“发展与升级”的需要,大大加深自身教学的理论成分与研究层次,而这样的变化往往违背了高师教育的基本初衷与实际情况,理论研究与实践能力培养之间的模糊也进一步阻碍了高师音乐人才的培养,这使得高师音乐教育的发展进入了瓶颈,许多院校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因而高师音乐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师音乐教育的特殊性

第一,教学知识多维化,广泛化。音乐教学人才在未来的音乐课堂上,必须应对各种各样的教学课程和学生的各种提问,为了突出和实现教学的师范性与实践性,教学应该尽可能多的涉及到音乐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基本的乐理知识,还是唱歌、舞蹈、乐器、音乐欣赏等基本课程,还是对学生问题的解答,教学的引导与诱导等,都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而不能单单局限在音乐的某一个方面。

除了多方面的音乐知识教学之外,高师音乐教育还需要特别重视相关学科的培养,这也是高师音乐教育的一个特点,即教学内容的多元化与多维化。现代社会对音乐教育人才的综合性素养要求很高,同时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学人员还必须应对来自学生、学校和外部教学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其心理素质、音乐知识、教学能力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因而,高师音乐教育在广泛的音乐相关知识之外,还必须涉猎心理、教育教学、多媒体设备操作、课件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多方面的教学内容,以使得培养人才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网络时代背景下的音乐教学特征。

第二,高度职业化。高师音乐教学很大程度上并不是要对音乐本身进行专业化深入化的研究,而是培养音乐教育师范类人才,因而高师的音乐教育必须和职业化要求紧密地结合起来,对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要求重点培养,而理论教学与研究相对来说并不是高师音乐教学的重点。也就是说,培养出高素养的音乐教育人才,胜任社会对音乐师范人才的要求,是高师音乐教育的重要教学目的和特征。

第三,必须重视主观能动性的培养。音乐教学是一个高度互动和开放性的教学环境,没有固定的模式与章程,在客观上对音乐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学人员不仅自身必须具备丰富的音乐相关知识,还必须灵活应对与处理课堂的各种突发情况,推动教学的前进。除此之外,音乐知识与教学方法也处于时刻变化中,教学人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及丰富自身的音乐知识与教学能力。

三、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动力

第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教育更加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和对所学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学的主体不断偏向学生,将学生作为教学设计和推进的核心,教学也更倾向于开放式和激发引导式。具体到高师音乐教育而言,则体现为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和自学创新能力的激发,高师音乐教育必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阶段性学习为终身学习,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和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关注,对高师音乐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必然性要求。

第二,教学理念存在偏差。高师音乐教育的教学目的与其他综合类高等教育有所不同,并不在于学生个人音乐知识的掌握和研究深入程度,而是关注于学生如何将即有的音乐知识灌输于他人。而目前许多高师院校在音乐教学的教学理念上出现了偏差,设置大量理论课程,而教学实践环节被不断压缩,由此谋求学校“研究深度和理论层次”的提高,但是这样的教学理念使得其培养的学生既难以达到更高级别教学形式下的理论深度,又丧失了高师教育本身的优势与特征,造成高师音乐教育人才综合素养的不断下滑,与社会需求不断脱节,这些情况客观上都对高师音乐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必然性要求。

第三,社会对高素质职业素养的要求。社会对音乐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不再单单是“能唱歌、会跳舞、会乐器,懂上课”这样的初级阶段,而是对音乐人才自身的音乐感知和渲染能力,以及教育、心理、美学、乐理、开放性思维等综合性复合思维都有较高的要求。传统的高师音乐培养模式,对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自学创新能力激发存在明显不足,照本宣科,“只会学不会教”的情况十分突出,大量的音乐教育人才难以被高层次的音乐教育机构接受。另一方面,传统教育模式将主要精力集中于音乐本身,而忽略了计算机技术、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能力等现代教学的培养,这也导致了许多学生走上音乐教师岗位后虽然自身基本知识很扎实,教学能力也很强,但是无法与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设备结合起来,很难实现进一步的飞跃。社会的客观需求也是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推动力,使高师音乐教育改革显得十分必要。

四、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途径

第一,建立并完善自主学习系统。自主学习系统的建立是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基础性环节,对学生实践能力、自我思考能力,尤其是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大有裨益,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得学生在未来的音乐教育中具备良好的自我更新能力。高师音乐教育的自主学习系统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一是引导系统。引导系统主要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激发和引导,同时设立合理的自主学习目标,以方便后续检测与交流。

二是自学系统。即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这是高师音乐教育自主学习系统的核心,一般可以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由教师布置开放性课题,各个小组展开交流与讨论,再由此自我安排学习计划与进度。

三是监测与帮助系统。通过设置自学主题和分组考核、阶段性检测等方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方向性和效果性的监测,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合理有效且在既定的教学方针之下。通过设立网络交流平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在线交流、邮件等形式进行高效的互动与交流。

四是评价系统。评价系统是常规自主学习系统中容易忽略的部分,主要在于对学生的阶段性自主学习进行总结和评价,以便于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也便于教师充分发现学生学习上的不足,进而在后续教学中更加有的放矢。

第二,实现教学分层。高师音乐教育与学生的职业化素养紧密相关,因而在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设置也应该与学生的职业划分,职业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具体而言,由于职业意向和规划的差异,教学模式与教学资源配置等一系列相关因素自然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在高师院校音乐大类基础课程和学校公共课程之外,核心专业课程应该根据学生层次划分的结构进行细化与调整”[1],这是与本科教育的重要区别之一,也是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这可以使得教学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教学内容也可以与学生的职业规划更好地整合。

第三,以职业化思维引导和开展教学。完成了职业化教学的系统架构之后,便应该在教学中以此来引导和开展音乐教学,根据学生的层次划分将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比例进行调整,同时将更多的知识点融入到职业化的流程和思维当中。例如,可以采用角色互换的模式,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根据自身的理解来讲解课程,这不仅对于学生的教学能力有很好的训练与提升,也便于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上的误区,同时学生往往会为此进行充分的准备,对于其自主学习的激发与引导也有很好的推进作用。除此之外,可以利用CAI系统播放一些经典音乐课堂教学视频,让学生对音乐职业的模式和流程有直观的认识,然后再让学生“扮演”音乐课堂中各个角色,为学生塑造一个“职业化”的环境,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会更加深刻。

在教学中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例如课件制作,音乐教学设计等教学常见案例,让学生通过制作这些素材从另一个侧面来了解真实的工作环境,反过来“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2]”。

在职业化素养方面,音乐教学作为实践性极强的专业,高师院校可以考虑建立自己的音乐教学职业实训基地,聘请音乐教学行业离退休人员,配置相关的硬件设施,模拟真实的音乐教学工作环境,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其他资源进行职业化学习并消化。同时,行业离退休人员都有着十分丰富的从业经验,可以为学生职业化素养的培训提供很好的平台。

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师院校的实训基地可以采取“共建、共用、共享[3]”的模式,多所院校联合打造,共同管理和使用,这既解决了资金问题,又提高了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率,同时各个院校的音乐教学专业学生,还可以借助这一平台进行广泛的交流,这对专业技能的提升是非常有效的。除此之外,实训基地还可以与学校、音乐教学机构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实训基地作为这些机构的新进员工技能培训和人才梯队建设的基地,并形成从基地到学校的实训模式,而建立了这样互惠的合作,为学生谋求进一步的实习机会才显得可行,同时战略协议的签订对于学生的就业也有一定的提升。

五、结语

高师音乐教育的改革是大势所趋,对学生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高师音乐教育的核心与关键所在,必须受到高度重视,这也是其改革的主要方向。相信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高师音乐教学一定可以在保持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实现更大的跨越。

[1]王安国,郭声健,蔡梦.走进课堂——音乐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俞玉滋,张援.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3]胡艳.让音乐插上创造的翅膀(高师音乐教学论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G4

A

1673-1395(2012)02-0145-03

2011-12-10

吴雅蓉(1976—),女,福建泉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音乐理论与古筝研究。

责任编辑 袁丽华 E-mail:yuanlh@yangtzeu.edu.cn

猜你喜欢
高师职业化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对高师钢琴教学模式创新问题的思考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职业化院长尚无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