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比武,提升自我

2012-04-13 10:58张立红韩磊光
湖北教育 2012年1期
关键词:比武教研室统一

◎/张立红 韩磊光

随着老河口市学校布局调整逐步到位和学生生源的减少,每个乡镇基本上只保留了一所初中,且每所初中除语、数、外学科教师相对较多外,其它学科人数比较少,“课内比教学”活动在本校难以有效实施。如初中化学学科,绝大多数学校只有两三位教师,音、体、美等学科教师就更少了。为了使“课内比教学”活动扎实有效开展,营造浓厚竞争气氛,形成研究合力,比出教学水平,达到自我提升的目的,老河口市创新“课内比教学”活动开展形式,将这些所谓的“小学科”(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按区域分成小组,由市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牵头,做到“五统一”,即统一写说课稿,统一写评课稿,统一指定评课内容和说课内容,统一时间完成,统一组织量化打分,提高“课内比教学”活动的实效。

既是运动员,也是裁判员,教师在角色转换中提升。虽然这些所谓的“小学科”教师人数少,但是市教研室并没有因此降低“课内比教学”活动的要求。市教研室把教师按学校、人数划分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课前说课和讲课活动,挑选其它小组的骨干教师作为评委。在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又是活动的评判者;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每一位教师既可以站在授课教师的角度,去研究如何把课上好,又可以站在评委的角度,去思考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节好课。通过扮演双重角色,教师得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教学问题,提升自我。这种形式的创新,克服了学校学科人数少的问题,扭转了“外行当评委”“课内比教学”活动流于形式的局面。

既是竞争,也是交流,教师在相互学习中成长。“课内比教学”活动是以讲课、听课、评课等为主要内容的比赛,有比赛必有竞争,这是教师专业素质的竞争,也是教师职业精神的竞争。竞争产生动力,竞争调动了每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竞争使三尺讲台充满了活力。“课内比教学”活动也为教师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们既是竞争的对手,又是合作交流的伙伴,教师间相互听课,争论教学问题,探讨“生本”理念,借鉴教学经验,合作和分享交流成果,实现共同提高。

既是督促,也是评价,教师在激励机制中提高。“课内比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全员参与,各学科任课教师围绕课程标准和学科的具体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教学比武,坚持优质、高效、轻负的教学原则,评委对每位教师的比武活动进行量化评比打分,记入教师成长档案,纳入教师的绩效考核,并逐步形成长效、有效、高效的激励机制。“课内比教学”活动有力地督促广大教师积极提升教学理念,切实锤炼教学基本功,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

猜你喜欢
比武教研室统一
海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比武激活力 实干写担当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比武
比武
统一数量再比较
高职教研室教研活动高效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