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本土音乐艺术实践教学团队的研究与实践

2012-08-15 00:45徐欣
大家 2012年17期
关键词:民族民间青年教师音乐

徐欣

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把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确保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和重点建设项目,各高校在建设优秀的教学团队上根据自己不同办学目标建立了不一样的教学团队。作为地处边远、贫困山区的地方院校音乐专业,在基础条件、师资队伍、科研等方面都不及国家重点大学的情况下,唯一的出路是以“特色”彰显自我本色,构建 “特色教学团队”。

一般的讲,地方院校音乐专业在办学上有着地理位置较偏僻、办学层次较低,师资力量、科研创新薄弱的劣势,但同时又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

区域优势:一是依山傍水、历史悠久,从不同角度折射出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二是多民族聚集区,独特的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生态环境,滋生了浩如烟海、风格独具的民族民间音乐种类;三是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逐步深入,人们对传承和开发民族民间音乐的认识在不断提高。

资源优势:一是各民族民间音乐数量多、品种多;二是音乐渊源、特征、形态独特;三是有着极其深厚的研究价值和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生源优势:一是本地大学生学习本民族民间音乐有着得天独厚优势,同时又有扎根山区传承本土民族音乐为家乡服务的思想;二是外地来的学生,接受不同地域文化的滋养,也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这些优势对地方院校构建特色教学团队,全面提升教学团队的育人功能和服务功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马廷奇在《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探析》中指出:教学团队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推进教学改革为主要任务,由为共同的教学改革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教师组成。重庆市高等学校市级教学团队《乌江流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实践教学团队》长期以来立足于对乌江流域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保护和研究,着力于本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培养,构建富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艺术实践教学体系,造就知乡音、懂乡情的高水平教学与科研骨干教师队伍,形成了自己团队鲜明的特色。

一、构建本土艺术实践教学体系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艺术实践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一项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将本土民族民间音乐引入到高校艺术实践教学中,建立一套相对完善规范的特色音乐艺术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出一大批能扎根农村、山区音乐教育的师资和从事本土音乐文化艺术工作以及实践的高素质人才,这既可以使本土珍贵的音乐文化资源和遗产得以抢救和保护,又能为当地社会文化、教育、经济等事业服务。《乌江流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实践教学团队》根据自己地处环境的特殊性,根据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本土化音乐人才培养方案:(1)学习丰富本土民族民间音乐知识,拓宽知识视野,扩大知识范围,更新知识内容,为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音乐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2)使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具有本土特色的各项艺术实践活动,把学到的音乐知识和技术转化为自己实际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教学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获取创新开拓能力、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未来市场竞争、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的需要。(3)注重本土人文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与道德品位,提高学生扎根山区、为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作出的贡献意识,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又能从社会的视角重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从而进一步进行合理的自我调整,做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高素质人才。组织团队成员科学地制订艺术实践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计划,形成艺术实践教学体系,使艺术实践教学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内容、有评价标准地规划。做到有章可循。

二、强化本土音乐艺术实践课程群建设

以往传统的教学计划中,艺术实践分布在每个学期,实践活动主要围绕在演出任务范围开展,而且随意性很大,任务来了忙于应付,没有周密的思考和精心的策划。由于演出需求以及舞台表演的限制,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极不平衡,有的学生在学习期间从没上过舞台,根本没有艺术实践经历。因此,提高广大师生对艺术实践课程的重视,认真规划课程方案很重要。《乌江流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实践教学团队》依托和发挥自身地处乌江流域的区域优势,围绕地域音乐文化资源,把培养学生艺术创作能力、舞台表演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作为课程来建设,形成本土民族音乐艺术实践课程群。如《乌江流域民间音乐概论》、《乌江流域民间歌曲演唱》、《乌江流域民间音乐作品演奏》、《乌江流域民间歌曲伴奏》、《乌江流域民间舞蹈排练》、《乌江流域民间器乐排练》等。组织学生到民族地区进行考察,学习,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原生态的资料,广泛运用于专教学和艺术实践教学中。增加地方特色板块“乌江流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采风”。同时着力于教材的编写,教学内容的改革。将各个艺术实践教学环节合理安排,把各项专业赛事、各类演出活动、常规校内艺术实践等活动都以项目形式在教学计划中体现。利用学校其他学科的成果资源,建成本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实践教学资源网站。构建科学合理的艺术实践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三、造就知乡音、懂乡情的高水平教学与科研骨干教师队伍

教师是本土音乐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的第一要素。要培养本土音乐人才就必须建设一支热爱本土音乐,愿意为强化本土音乐知识和技能努力学习,愿意强化自己的艺术实践教学能力,愿意投入到本土艺术实践课程教学规律、特征和模式探索中,愿意自觉地强化实践研究能力、以课题研究促教学、从而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的高素质队伍。同时充分利用本地区特殊的自然生态与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和风格独具的民族民间音乐特色资源,深入到本地进行音乐采风、考察、调研,利用当地文化馆、文艺团体、文化站等建立艺术采风基地,对团队成员和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采风活动和学习活动。利用当地民间优秀人才对师生进行培训,请民间专家讲学,请民间艺人进校表演。一方面更深入地了解本土音乐发展历史,提高艺术感知能力和音乐灵感捕捉能力,保护祖先留下的民间音乐文化遗产,另一方面收集艺术实践特色课程资源。

为了适应本土艺术实践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的需要,在团队青年教师培养中始终坚持“传承本土音乐、帮助提高本土音乐理论实践水平、带领青年教师着力于本土音乐教学改革与研究”,实施 “青年教师导师制”、“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青年教师专业比赛”。 定期相互听课,交流课堂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鼓励青年教师主动参加教学和科研工作,着力培养青年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通过鼓励并资助高水平教材的合作编写,在教学中随时进行教学资源的收集、补充与共享,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意识,实现成员间经常性的教学经验交流,促进团队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通过群体的智慧凝集、优势互补,把握知识领域的最新动态,把最新的知识和科学思想引进教学中。从而造就知乡音、懂乡情的高水平教学与科研骨干教师队伍,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有利于突出特色与提升团队的核心竞争力。

四、拓展实践形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艺术实践是学生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艺术实践,拓宽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满足艺术实践改革的需要。举办经常性、综合性、多样性的艺术实践活动,与艺术课程教学相结合,扩展和丰富艺术实践教育内容和形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五、搭建地方经济发展艺术实践平台

“地方大学办学的目标和宗旨 ,应该是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乌江流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实践教学团队》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瞄准区域经济建设之急需,扎根于本土文化,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以“艺术实践团”为桥梁开展社会服务。如以涪陵四大文化之一的榨菜文化为题材,融入乌江流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元素创编的大型情景舞蹈诗《飘香.涪陵记忆》,充分反映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工作的情景舞蹈《移民情》,都得到了好评,成为涪陵的精品作品。创编的歌舞表演《木叶情歌》、小合唱《太阳出来喜洋洋》、大合唱《苗寨六月六》获得了大奖。同时为宣传涪陵,扩大影响,促进涪陵的经济文化建设发展,《乌江流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实践》教学团队利用各类艺术实践活动、演出等宣传介绍乌江流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吸引更多的人为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同时,加强与地方的联系参与各项活动,提高知名度。部分师生应邀参加了中央台“多谢四方众乡亲——涪陵行”大型电视文艺晚会和中央台举办的“中华情——飘香涪陵行”等大型演出,受到了区领导和部门的好评。通过艺术实践活动,为本地区的旅游业、服务业及文化事业等带来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为推介本土民族艺术作出了贡献,扩大了办学的社会影响力,体现了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的社会效益。

总之《乌江流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实践教学团队》坚持走本土民族民间音乐为特色的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的路,旗帜鲜明地以培养本土音乐人才为发展方向,为学生搭建艺术实践教学发展平台,对培养创新应用人才、弘扬民族音乐文化起着积极的作用。在这条改革路上我们将勇往直前!

[1]刘宝存.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高[J].中国高等教育,2007.5.

[2]马廷奇.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和策略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7.11.

[3]田恩舜.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初论[J].理工高教探究,2007.4.

[4]刘献君..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兼论高等学校分类[J].教育研究,2007.7

[5]赵林.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大有可为[J].江苏高教,2007.2.

猜你喜欢
民族民间青年教师音乐
论民族民间音乐在高校音乐欣赏课中的渗透与开展
“校团”协同背景下推进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发展研究
高职音乐教育发展与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研究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用人文关怀激励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冬奥背景下我国民族民间冰雪运动传承研究
音乐
从课堂中来 到课堂中去——青年教师听(看)课技能锤炼之我见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