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辅导员素质建设要彰显高职教育的特色

2012-08-15 00:45周娟
大家 2012年17期
关键词:辅导员素质院校

周娟

高职院校是高等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高职院校辅导员是在校大学生的直接管理者,是高职院校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员,他们的基本职责是根据各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生思想发展的规律,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和思想引导,肩负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辅助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格塑造教育等多个方面的职责。高职院校辅导员素质要适应高职人才素质培养要求,辅导员队伍素质建设要彰显高职教育的特色。

一、辅导员必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

高职院校辅导员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工作在第一线直接接触高职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政治素质是高校政治辅导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辅导员必须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正确的政治方向、鲜明的政治立场、较强的政治鉴别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导学生。同时,要在政治上坚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具有洞察力和敏锐的政治嗅觉,及时发现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并能够及时更新观念,明确方法,对学生成长给予科学指导。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要按照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按照高职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分层次、分阶段的实施经常性、针对性思想教育。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以人为本”,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渗透到细微之处的各个方面。使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成为会用脑思考,能处事,会协调,会动手实践的应用型、技能型的劳动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二、辅导员必备较强的业务素质

高职院校办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高水平、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但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必须建立一支业务素质优良的辅导员队伍。水涨才能船高,强将手下多良兵。辅导员身怀绝技,才能教育出技术高超的学生。因此,广大高职院校辅导员要潜心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系统地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逻辑学、哲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及时把最新科学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学生求新知、求发展的需要。努力成为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牛涯规划、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只有具备这些知识和技能才能增强工作的说服力、影响力和凝聚力,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大学生的发展。

同时,辅导员还应熟悉网络文化,并学会利用网络平台与学生沟通交流,为学生提供服务。在文化修养方面辅导员要提高自己的情趣和感染力,辅导员在音乐、美学、美术、体育等方面要有一技之长,能更好地融洽师生的感情,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辅导员要做研究型学生教育工作者,根据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和心理需要积极开展学生工作课题研究,并将成果应用到学生教育管理中,不断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

三、辅导员必备稳定的心理素质

高职院校是为各行各业培养紧缺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在这个多元文化彼此碰撞、彼此渗透的时代.学生有可能迷茫、焦虑,也会受辅导员的心理素养的左右。因此,高职院校辅导员,应该具备遇事不惊,遇难不退,以冷静沉着的情绪,以循循善诱的态度对待这些问题。

教育者的心理焦虑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心理的焦虑程度。人的心理焦虑程度与人的智力水平有直接关系,学生的智力水平也受教育者心理焦虑的影响。一切教育管理方法的选择,都离不开给学生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愉悦心理会使学生兴奋活跃,智力达到最高点,而懊恼、愤懑、冷漠,会使人的智力水平降到最低点。一位辅导员可以影响一个年级,因此,高职院校辅导员必须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四、辅导员必备的综合能力素质

职业教育以就业和岗位需求为导向,产学结合,工学结合为办学特点,决定了高职生不仅在技能培养上要与企业岗位需求零距离结合,而且在坚定专业思想、恪守职业道德、融人行业文化等方面也要与企业员工角色有效接轨,因此在日常教学、管理中要融入行业元素,这些是辅导员的本职工作。

提高职业素质要求的时效性能力。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求辅导员具备一定实践能力,辅导员通过借鉴优秀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要求,使学生养成职业习惯,明确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借鉴企业中对员工的培训和考核模式,不应笼统地对其德、智、体进行培训与考核,而应细化为奉献精神、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抗挫折能力、创新能力等对他们的职业素质要求。创建集管理、教育、服务于一体的复合型管理模式。

提高职业规划指导的针对性能力。辅导员要了解行业发展前景、职业素质要求及薪酬、学生个体的职业定位及发展空间、创业的可能性,并可掌握就业信息,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合理地设计职业生涯,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五、坚持走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道路的职业素质

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日趋发展,高校成为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碰撞的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面对挑战,迫切需求建立一支有知识、有水平、重研究、重探索的专业型、专家型辅导员队伍,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 ( 教社政[2005 ] 2 号) 提出: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教育部《2006 -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的提法是:“ 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可见, 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已经成为辅导员队伍建设引人注目的新问题。

随着形势的发展,辅导员职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分工越来越明显,专业化倾向越来越突显,辅导员不仅要会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要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指导等,同时还要具有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辅导员要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就要不断学习和充实政治理论知识、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要学习掌握从事学生工作的专业知识,上好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同时要获得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师等方面的资格证书。高职院校辅导员要了解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掌握学生应会的专业(职业)技能。只有具备这些知识和技能才能增强工作的说服力、影响力和凝聚力,从而增强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辅导员要进行专业化职业生涯规划,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研究方向,向学生工作专家目标努力,只有在理论上有研究、有突破、有成果,创造性地把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融合在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工作中去,才能真正培养出专家型的辅导员队伍,才能成为学生教育的专家和学生管理的专家。

[1] 李昕卓.要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必须提高辅导员素质[J].辽宁高职学报,2010.3.

[2] 徐家林,陶书中.高校辅导员工作新论[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3] 朱其训.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论[M].人民出版社,2008.

[4] 蒋小三.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模式必要性探讨[M].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猜你喜欢
辅导员素质院校
光荣啊,少先队辅导员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