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循证实践能力的调查研究

2012-08-15 06:35陈华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23期
关键词:评判循证思维能力

贺 莉 陈华英 杜 琴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指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的、明确的、明智的应用最佳科学证据,使之与临床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参照病人愿望,以在某一特定领域做出符合病人需求的护理决策的过程。1999年我院正式成立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并首次将循证护理实践引入护理学科,目前,循证护理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已经有了初步的研究和应用。陈华英等[1]研究表明,循证护理教育可以培养护生在临床工作中理解、应用和实践循证护理的能力,是提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而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循证实践能力成为实行循证护理教育的关键,为此,本研究于2011年7~11月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循证实践能力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方法与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以方便抽样的方式选取我院120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纳入标准:独立承担至少一个层次临床护理带教任务的老师。

1.2 调查方法 根据实施循证护理的要求查阅文献自制问卷,问卷包括基本资料、带教老师对循证实践能力强弱程度的自评两个部分。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岗位、工作年限、临床带教年限;循证实践能力包括评判性思维能力、信息利用能力、统计分析能力、科研能力、英语能力、系统评价能力共6个维度。问卷采用匿名的形式,由专人发放、指导填写和收回。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百分率描述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基本资料,采用中位数描述评判性思维能力、信息利用能力、统计分析能力、科研能力、英语能力、系统评价能力强弱程度的自我评价。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2份,有效回收率为93.33%,其中男2名,占1.79%;女110名,占98.21%。年龄25~48岁,平均年龄35岁。工作年限1~30年,平均(14.84±7.7)年。临床护理带教年限1~20年,平均(6.79±4.8)年。所调查的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基本特征见表1。

表1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一般资料(n=112)

2.2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循证实践能力自我评价 强弱程度排序方法:按照国际通用的likert五级设计法,将强弱程度的五级“非常强”~“非常弱”分别赋予分值5,4,3,2,1 分,并求中位数。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循证实践各项能力自我评价及中位数见表2,表3。

表2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循证实践能力自我评价及中位数(n=112)

表3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循证实践能力各维度自评中位数

表3显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总体评判性思维能力较强,信息利用能力、统计分析能力及科研能力一般,英语能力及系统评价能力较弱。

3 讨论

贾彦彦等[2]指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应具备的循证护理教学能力包括评判性思维能力、信息利用能力、统计分析能力、科研能力、英语阅读能力、系统评价能力。这也是实践循证护理所需要的基本素质。

3.1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基本情况现状 临床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护生专业能力、科研能力、教学能力的重要阶段,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护生的实习效果,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应选择理论知识强、临床经验丰富、具有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及教学能力的临床护士担任。本次调查显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队伍趋于年轻化,40岁以下者占多数,这样的结构便于带教老师能够较好的融入到护生中去,能和护生有更好地沟通。临床带教老师多为本科生,大多数为自考本科,在英文、科研设计、文献查阅等方面基础较弱,这与护理本科教育起步较晚有关。更多的全日制护理本科生工作时间尚短,临床经验缺乏,未能承担临床带教任务。临床带教老师多为中级职称以上,且工作年限大多数在10年以上,担任护理组长以上的岗位,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及沟通交流技巧。

3.2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循证实践能力现状

3.2.1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评判性思维能力强 评判性思维能力是个体在复杂情景中,能灵活地应用已有的经验及知识,对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选择,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在面临各种复杂问题及各种选择的时候,能正确进行取舍[3]。加拿大学者 Profetto-Mc等[4]认为,评判性思维对于实践循证护理非常重要,它能够帮助护理人员形成实践循证护理所必须的技能和性格。在本次调查中,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总体评判性思维能力强,可能与本次调查的临床护理带教老师中,多数工作年限在5年以上,且大部分处于护理组长或护士长岗位有关。同时,评判性思维也是衡量护理本科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5],带教老师具有了较强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才能在教学中做到不断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具备了实践循证护理的基本素质之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经常阅读,对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促进作用[6]。张红霞等[7]研究表明,进行PBL护理查房是提高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开展科研活动,与专家一起进行科学研究也有助于培养评判性思维的技能[8]。

3.2.2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信息利用能力水平一般 信息利用能力包括中文文献检索能力、文献分析与评价能力、运用科研结果的能力三项。此能力不仅是进行科研活动的基础,也是护理人员不断更新自身知识水平,提高护理质量的必备条件。尤其是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常常需要指导护生查阅资料,与护生进行讨论、分析,查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作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应该具有较强的信息利用能力,才能更好胜任临床教学任务。但此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带教老师的信息利用能力仅为一般,这与陈亚华[9]的调查结果一致,这可能与临床护理带教老师中全日制本科及研究生较少有关,加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信息利用能力的培养刻不容缓。

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信息利用能力,首先要加强信息意识的培养。刘霞等[10]指出,护理人员信息意识不强,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等措施,启发护理人员主动阅读文献、获取信息,提高对信息的敏感性和辨别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其次,管理者可以为临床带教老师提供护理专业期刊阅读或提供网上查阅护理专业期刊的便利条件,以期提高临床护士阅读护理专业期刊的兴趣[11]。此外,举办医学文献检索技能培训班,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信息利用能力[11]。

3.2.3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统计分析能力与科研能力一般

循证护理要求护理人员能够在实践中寻找有价值、可信的科研结果作为证据,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2]。同时,实践循证护理需要扎实的统计学知识,以便在筛选文章时排除统计学处理有问题的文献[2],统计分析能力也是进行科研设计、分析的必要条件。此次调查中,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统计分析能力及科研能力一般,这可能与带教老师中全日制本科及硕士研究生较少有关,虽然其他带教老师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带教经验,但大多数未经过系统的科研方法的学习与实践,统计能力及科研能力薄弱。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统计分析能力及科研能力仍需加强。程金莲等[12]的研究结果显示,护理人员的价值观与其科研能力、统计软件操作技能呈正相关,转变护理人员的观念,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可提高其对护理科研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其科研能力;其研究也表明,工作满意度与科研总能力呈正相关,护理管理者应选择正确的激励模式,营造良好的护理文化,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提高其科研的积极性,提升护理质量。此外,陈佳丽等[13]指出护理研究生是护理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提高统计及科研能力要通过各种途径,如在岗培训、在职攻读研究生学位等,提升基本素质、专业素质和科研素质[14]。同时各个科室应鼓励临床护理骨干与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护理研究生或科研骨干多接触,让他们参与并指导其他护理人员的科研活动与论文撰写,帮助其他护理人员提高科研能力。

3.2.4 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英语能力及系统评价能力弱 在实践循证护理的时候,需查阅大量的文献,其中较多来自外文期刊,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较强的英文阅读能力。同时,在寻找证据的过程中,系统评价是级别最高的证据,要求护理人员会阅读及使用系统评价的结果,并且,系统评价能力也是循证护理的核心能力[2]。本次调查中,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英语能力及系统评价能力均弱,这可能与目前临床带教老师中,全日制本科及研究生学历的带教老师的数量较少,大多数带教老师为自考本科,英文基础较弱有关。并且,循证护理这门课程至今仍未纳入本科护理教育的必修课程,仅在研究生教育中开设,而临床护理带教老师中研究生比例仅为8.93%,大多数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未经过正式循证护理的培训,更加不会进行系统评价,所以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英语能力及系统评价能力弱。

要提高英语能力,护理管理者应鼓励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自学、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或攻读学位,提高英语水平和应用能力[11,15],鼓励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多阅读英文文献,只有在阅读实践中,有意识地学习、积累,才能奠定提高英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16]。提高系统评价能力,关键要普及循证知识,可通过医院开展循证知识讲座、科室小讲课、开设循证医学网络课程等多种途径进行[15]。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具有较强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表明带教老师已具备实践循证护理的正确思维方法,但在循证技能如利用信息、统计分析与科研、英语、系统评价方面需不断加强培训,才能达到实践循证护理的要求,并且指导护生进行循证实践。

[1]陈华英,余华琴,贺 莉.循证护理教育对培养临床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作用[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1):34 -36.

[2]贾彦彦,王宝珠,李颖芬.临床护理教师应具备的循证护理教学能力的探讨[J].现代临床护理,2007,6(5):39 -41.

[3]Ellermann CR,Kataoka-Yahiro MR,Wong LC.Logic Models used to enhance critical thinking[J].J Nurs Educ,2006,45(6):220 -227.

[4]Profetto -McGrath J.Critica thinking and evidence based practice[J].J Prof Nurs,2005,21(6):364 -371.

[5]Mc Carthy P,Schuster P,Zehr P,et al.Evalua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in a baccalaureate nursing program[J].J Nurs Educ,1999,38(3):142-144.

[6]邵 辉,史瑞芬.137名护士长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0,10(10A):12 -15.

[7]张红霞,成守珍,伍淑文,等.PBL护理查房对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09,9(4):59 -61.

[8]常磊芳,陈 惠,彭再如.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培养和建设[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6):6370 -6371.

[9]陈亚华.三甲医院临床护士信息素质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0,8(7):901 -902.

[10]刘 霞,秦发伟,钟 伟.护理人员信息素质现状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7,22(13):80 -81.

[11]孔德凤,刘 霞,张学花.临床护士信息素质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1):1 -3.

[12]程金莲,褚银平,韩世范.护理人员工作价值观、工作满意度与科研能力的相关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12):3209-3211.

[13]陈佳丽,宁 宁.护理研究生在临床科研中的角色和作用[J].华西医学,2010,25(1):212 -213.

[14]于翠香,梁云霞,杨朝霞,等.提高护士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7,2(33):31 -33.

[15]郭蕾蕾,刘 堃,张 林.辽宁省临床护理人员循证医学实践现状的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7):1268 -1270.

[16]卢小勤.如何在阅读实践中提高英语阅读能力[J].科技资讯,2010,23:202.

猜你喜欢
评判循证思维能力
《循证护理》稿约
培养思维能力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培养思维能力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诗歌评判与诗歌创作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