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2012-08-15 06:35吴小平谭建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23期
关键词:住院费用心肌梗死住院

吴小平 谭建辉

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该病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1]。如不及时救治,往往会出现心力衰竭、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甚至会出现死亡。在进行临床治疗的同时,做好患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而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综合整体的标准化诊疗护理模式,是为某种疾病制定好的计划,用图表的形势提供有时间段的照顾计划,旨在提高护理效率,减少护理工作中的漏项,缩短住院时间[2]。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我科自2010年1月~2012年5月对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取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9例,女24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56.9±6.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Killip心功能均为Ⅰ级、Ⅱ级,并且入院时均无心力衰竭、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和对照组,临床路径组47例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措施,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心功能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措施 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由责任护士按照护理路径的实施步骤进行护理干预,并严格执行计划内容。护理计划是由科主任、护士长、主治医师、责任护士依据临床路径工作模式共同制定,具体护理措施包括:(1)入院后。立刻吸氧,让患者绝对卧床,进行多参数监护,时刻观察患者病情。此外,责任护士要与患者进行交流,消除患者心理上的隔阂,向患者介绍医院周围环境和相关的病房设施,同时介绍医院的规章制度和查房制度,及可能需要的检查项目。(2)住院期间。对患者实施特级护理;适时观察溶栓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溶栓治疗的效果。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状况。同时,给予饮食指导,让患者多食低盐低脂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此外,要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产生压疮[3]。(3)出院时。通知患者出院,告知出院有关事项,指导办理出院手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套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同时进行用药指导,做好出院宣传教育。

1.3 效果评价 分别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情况、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心理状况等。其中住院情况包括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卧床时间;健康教育效果包括疾病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和情绪稳定等;患者心理状况应用SAS,SDS,HAMA和HAMD等量表进行测量。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重复测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检验水准 α =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情况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情况比较(±s)

注:1)为 t′值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住院费用(元) 卧床时间(h)临床路径组对照组t值P 47 8.35 ±1.08 7281.28 ±559.36 50.85 ±3.17 46 11.60 ±2.15 7665.53 ±603.72 70.92 ±5.11 9.18121) 3.1848 22.70361)<0.05 0.0020 <0.05值

表1显示,临床路径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卧床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降低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2.2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比较 例(%)

表2显示,临床路径组的疾病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和情绪稳定所占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

2.3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比较(表3)

表3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比较(分,±s)

组别 例数SAS SDS HAMA HAMD临床路径组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干预前47 44.7 ±5.2 45.7 ±4.4 6.0 ±1.9 6.2 ±1.4 47 23.8 ±4.7 22.0 ±4.6 3.3 ±1.9 3.1 ±1.3 46 46.1 ±4.8 48.3 ±4.5 6.2 ±2.0 6.8 ±1.2 46 39.2 ±4.9 38.5 ±5.1 5.7 ±2.1 5.5 ±1.5干预后

表3显示,干预前两组在SAS,SDS,HAMA和HAMD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得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临床路径组各项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临床路径组患者的心理状况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4]。心肌梗死作为一种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等临床特征。这就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质量在整个医院质量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传统的护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临床路径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是为已确诊疾病的患者制定的从入院到出院的一整套完整的护理工作计划[5]。实施临床路径,能够增加护理措施的预见性、针对性和计划性。在心肌梗死患者中实施临床路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促进其早日康复[6]。

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路径护理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卧床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路径组的疾病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和情绪稳定所占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干预后两组 SAS,SDS,HAMA 和 HAMD 得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临床路径组各项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将临床路径的思想贯穿应用在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其早日康复,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7]。综上所述,在心肌梗死患者中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措施,不仅能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也能增加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增强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心理状况。

[1]孙秀春,李 玲.临床路径护理程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2012,33(4):860.

[2]王正英,刘晓芳,李沈蓉.临床路径在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3):33 -35.

[3]惠 珍,钟秋生,林少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效果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7):1215 -1216.

[4]吉小利.临床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10):9 -10.

[5]田 丽.临床路径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4,18(4):734-735.

[6]袁永红,陈秀荣.急性心肌梗死12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9):60 -61.

[7]王爱丽,郝 颖,梁 莉.人性化护理对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情绪状态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2):19 -20.

猜你喜欢
住院费用心肌梗死住院
妈妈住院了
我国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桑植 卫生院住院费用全报销
国家卫计委:2017年实现住院费用异地结算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