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初探—以邕江大学图书馆为例

2012-08-15 00:48邕江大学图书馆李琼元
河南科技 2012年16期
关键词:邕江民办高校数字化

邕江大学 图书馆 李琼元

随着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网络化浪潮的兴起,以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信息利用共享化、信息提供知识化、信息实体虚拟化为特征的数字图书馆正破茧而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已经成为新世纪现代高校图书馆建设的努力方向,同时也将成为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的主要形式。所谓数字图书馆,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图像、文字、语音、影像及科学数据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经过规范性的加工和压缩处理使其转化为数字信息,并通过网络通讯技术高效、经济地传播、接收,使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网上得到各种服务。

一、建设数字图书馆的意义

1.建设数字图书馆是提高馆藏的重要手段。我国大多数民办高校由于经费短缺,图书馆建设投入的经费非常有限,传统的馆藏资源(如图书、报刊等)购置量很少,不能满足广大师生开展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需要。数字图书馆建设可以为民办高校图书馆馆藏提供有利条件,而且数字资源的价格较低、类型多样,民办高校可以用有限的经费购买到更多的文献信息资源,不断丰富民办高校图书馆的馆藏。

2.数字图书馆占用空间小,文献资源购置费用成本低。数字图书馆的各种信息包括文字信息、视频、声频、图像和计算机程序等,文献信息存储的载体主要是大容量磁盘,信息存储经过高度集约化后,占用空间小,大大节约图书馆的藏书空间。另外,电子图书的价格远远低于传统的纸质书刊价格,购买电子图书将大大降低书刊资源购置费用。

3.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在数字图书馆服务环境下,文献信息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传输,能快速、及时地提供给读者,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读者可以不受图书馆开放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在网上利用图书馆,极大地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4.数字图书馆为“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了最为便捷、有效的发展环境。目前,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东西部地区的差异较大,受教育者素质和年龄存在一定的差异,数字图书馆所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可以弥补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为所有公民获得教育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对于我国国民素质教育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民办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民办高等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在图书馆建设方面,与公办高校图书馆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特别是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方面,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落后于形势,还有很多有待于提高的地方。

以邕江大学图书馆为例,学校近几年来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特别是2009年7月民革广西区委会与南宁市威宁公司签订合作共办邕江大学后,为了实现“千亩、万人、本科”的目标,威宁公司筹集资金购买土地,建设新校区。但由于学校经费不足,数字图书馆建设起步刚开始,目前数字图书馆资源网建设以校园网为依托,初步建立了自己的主机房和馆内计算机网络结构,实现了馆内自动化办公和数字资源校内不限时访问、下载、使用。但由于邕江大学属于民办高校,受各种条件限制,办学起点比较低,其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中存在如下问题:

1.经费不足。困扰邕江大学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最大问题是经费短缺,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开放式的硬件和软件的集成平台,需要具备诸多必要的条件,如硬件设备、系统的维护、数字化资源和馆员队伍业务技能的培训等,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但学校每年除了拨给少数的运行经费外,没有专门用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经费。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发展。

2.数字化信息资源缺乏。数字化信息资源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读者服务的基础。但邕江大学图书馆由于经费以及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在电子图书、网络数据库的购置与引进和资源的数字化方面都做得还很不够,现有的数字资源非常有限。

3.信息资源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数字图书馆是由无数个信息单元组成的,因此,建设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哪一个图书馆能够独立实现的。但目前邕江大学图书馆与其他高校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没有形成统一性和规范性,造成所建的信息资源不仅在数据库结构上不兼容,并且用户检索界面、检索语言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增加了资源共享难度。

4.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图书馆的数字化进程中,数字化图书馆员除了要具备图书馆学专业知识以外,还必须涉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传播技术,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外语水平,以便在丰富的英文信息资源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但目前邕江大学图书馆缺乏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现有人员的水平和素质还跟不上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步伐。

三、解决民办高校数字图书馆存在问题的对策

1.建立数字图书馆专项经费。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期持续的投入,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因此,应建立数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机制。建立数字图书馆专项经费,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的购置、数字化资源的更新、馆藏文献的数字化转换、人员培训等。专项经费的来源,一方面主要靠学校拨款,另一方面还可以争取社会各界的捐赠和基金的支持。

2.加强信息资源的建设。

(1)建立具有本馆特色的信息化资源。特色馆藏资源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特色就没有发展潜力,就失去存在价值。邕江大学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有限,更应该围绕学校的办学特点、办学理念、学科设置、专业建设等方面,有选择、有重点地开展自己的特色馆藏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教学科研提供高质量、个性化和特色化的信息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2)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因特网上信息资源非常丰富,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人类社会生活领域和社会学科方面的各种信息,其中有大量的免费信息资源,图书馆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检索相关信息资源,并对其进行加工、整理后,用户可以非常方便地使用这些免费资源。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是民办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有效捷径。

(3)通过集体团采购电子图书和中外文数据库,力争以最优惠的价格获得文献资源的使用权,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校图书馆的资金不足的问题,这也是一条较好的数字化建设的途径。

(4)加强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是一项投入巨大的工程,因此,要树立大资源观,做到数字资源“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走协作协调、共建共享之路,依托广西区、南宁市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建立馆际互阅、互借与原文传递服务关系,共享数字化文献资源。

3.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统一标准,统一规范。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是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一个关键问题。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并借鉴其他高校的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经验,制定统一的适合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资源描述、标识、查询、交换和使用的标准和规范;尽量使用国际标准,对那些不是按标准格式进行组织的资源库,应在技术上保证日后对数据的转换与衔接。使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走上规范化的轨道,确保日后能为实现高校间交流进行数据的转换与衔接,实现资源共享。

4.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素质。数字图书馆管理人员除了具备图书馆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有一定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进程中,要培养一批既善于图书馆管理, 又懂现代信息技术,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队伍,才能更好地发挥数字图书馆的作用。目前,可采取以下方法和途径。

(1)引进与培养相结合。通过区内外人才市场招聘引进具有信息技术及相关学科知识相结合的优秀人才。另外,也可以委托开设图书、情报、信息及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根据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需要,制订教学计划、开设相应的课程,培养能适应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和需要的合格人才。

(2)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安排在职人员进行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适应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的需要。

(3)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图书馆员应主动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及相关知识,如计算机信息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外语知识等,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成为一个合格的数字图书馆员。

综上,数字图书馆是一门全新的科学技术,民办高校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尚让在起步阶段,在建设过程中会遇到不少的问题和困难,但数字图书馆必将向前发展并成为图书馆存在的主要方式。民办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立足根本,长远规划,科学发展,更好地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

猜你喜欢
邕江民办高校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流动的秀美“壮锦”
邕江色彩
永恒的微笑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南宁海事局多措并举护航邕江水上旅游
数字化制胜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