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护理服务模式对老年患者行桡动脉穿刺冠脉造影术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

2012-08-16 01:53佟翠娟张艳梅朱艳辉宋巧凤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23期
关键词:桡动脉天数冠脉

魏 民 佟翠娟 张艳梅 朱艳辉 宋巧凤

老年患者是冠心病的高发群体,其病情复杂,病变累及范围广,治疗难度大。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金标准[1],是近年来心血管内科广泛开展的一种微创检查和治疗方法[2],可明确冠脉内的病变部位、范围、狭窄程度,指导临床用药、治疗、评估预后。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3]。近几年来,老年患者行桡动脉穿刺冠脉造影例数逐年增加,临床观察不良事件主要包括:体位性低血压、术后穿刺部位出血及烫伤。我科通过改进护理服务使老年患者行桡动脉穿刺冠脉造影术的护理不良事件明显减少,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治疗的16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穿刺部位均为桡动脉。按时间段将2010年1~12月收治的7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中男41例,女37例。年龄60~79岁,平均(70.91±5.52)岁。其中单支病变35例,双支病变28例,三支病变10例,左主干+三支病变5例。将2011年1~12月入住的82例设为试验组,其中男43例,女39例。年龄60~78岁,平均(71.82±5.71)岁。其中单支病变32例,双支病变35例,三支病变9例,左主干+三支病变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职业、文化程度、血压、血脂、血糖、介入入路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及健康指导,评估分析其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主要有:(1)老年患者记忆力、理解力差,对常规讲解的术前口服抗血小板药物负荷量的必要性、术后长期口服药物对冠心病治疗预防再发病的重要性不理解,出现漏服、误服、重复服药、不按时服药。(2)桡动脉穿刺患者下肢可以活动,老年患者不服老,不愿意床上排尿排便,起床去厕所时发生体位性低血压。(3)老年患者动脉不同程度的硬化,血管弹性差,凝血功能较青年差,术后使用TR.Band止血阀在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常规减压放气时,穿刺点出血。(4)介入室手术过程中患者暴露穿刺部位,回病房途中及搬运患者过程中均可暴露患者身体,老年患者体温调节功能差,术后回病房常诉寒冷,家属给予暖水袋等保温,引起烫伤。

1.2.2 试验组除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及健康指导外,针对产生不良事件的原因采取改进的护理方法,包括:(1)采取专人一对一法,术前抗血小板药物负荷由护士专人到患者床前,患者服下后才离开;术后讲解口服药物作用时配合图片,并请家属一起,取得家属支持,请患者复述一下口服药物的用法、用量。(2)术前练习床上排尿排便,术后患者因前列腺疾病、精神紧张等仍排尿排便困难者,可嘱患者起床采取分解动作,起床后,床上坐2~5 min,后将双下肢放于床下2~5 min,站起在床边停留2~5 min,无头晕、心悸,在床旁移动坐便排尿排便。(3)术后使用TR.Band止血阀在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可采取少量多次放气法,用特制注射器均匀慢速放气减压,余量气体维持低水平的压力。由常规每2 h 1次,每次放气1.5~2 ml,3次放完后改为每2 h 1次,每次放气 0.5 ml,6 次放完[4]。(4)专人接送患者,术中为老年患者调高介入室内温度,即时观察询问患者感受;回病房途中及搬运患者过程中联系好交接人员、电梯等减少途中时间;术后回病房,为患者加用被子,调高病室内温度,如使用保暖物品,指导家属不可直接与患者皮肤接触,及时更换保暖部位。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主要护理不良事件(穿刺部位出血、体位性低血压、跌倒、烫伤)情况,统计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住院天数。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满意度比较采用χ2检验,住院天数用(±s)表示,采用 t′检验。检验水准 α =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例(%)

表1显示,试验组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穿刺部位出血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说明改进护理服务模式可以减少老年患者行桡动脉穿刺冠脉造影的护理不良事件。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2.3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表3)

表3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d,±s)

表3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d,±s)

组别 例数 平均住院天数<0.05对照组试验组t′值P 78 6.49 ±0.25 82 3.53 ±0.34 62.9497值

3 讨论

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影响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及诊疗秩序,易造成医患之间的矛盾;影响患者的治疗及预后,使患者增加痛苦,延长住院天数,增加经济负担。老年患者记忆力、理解力下降,身体生理调节能力下降,耐受性差及心理上不服老等因素,使其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风险增大。我院心内科对老年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有充分认识,采取改进的护理措施后试验组护理不良事件明显下降,极大地提高了护理质量,创造了良好的诊疗秩序,也提升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临床护理工作人员取得了成就感,树立了工作信心,增加了工作热情,应在今后的工作中广泛开展。

[1]史春利.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的护理进展[J].中国医药导刊,2008,10(6):960 -961.

[2]包冬英.冠状动脉造影术的观察和护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4):189.

[3]杨 莘,王 祥,邵文利,等.335起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30 -132.

[4]王 静,颜 琼,罗 萍,TR.Band止血阀在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中的应用及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2):1082-1083.

猜你喜欢
桡动脉天数冠脉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质量管理工具在减少CT停机天数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抑郁筛查小测试
最多几天?最少几天?
生日谜题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探讨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