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语文有效教学研究综述*

2012-11-06 07:25孔瑞珠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职校研究者教学研究

孔瑞珠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 南京 210019)

职业学校语文有效教学研究综述*

孔瑞珠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 南京 210019)

文章对2000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有关职校语文有效教学的文献进行内容分析,主要围绕研究的重点问题即职校语文有效教学的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实施策略、评价标准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职业学校;语文;有效教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应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追求教学有效性已成为广大职校教师的共识。1978年,吕叔湘先生对语文教学存在的“少、慢、差、费”现象直言不讳的批评,引发了大家对语文教学效率的思考,此后多次的语文教育改革都可以看作是追求效益和效率的改革,都是对“有效教学”不断的追求与探索。

笔者对2000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有关职校语文有效教学的文献内容进行了分析,并对语文有效教学研究的进展加以回顾,以期为课程改革背景下职校语文有效教学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建议和参考。

研究的方法

笔者所分析的文献全都来源于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此库是中国目前资料收集比较全面、具有较强权威性的全文数据库,通过对此库的检索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2000年以来职校语文有效教学研究的基本情况和态势。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以每篇文章为分析单位,主要从研究文献量、研究内容两个维度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本研究分别以 “有效教学”、“职校有效教学”、“语文有效教学”、“职校语文有效教学”为主题词,对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进行检索,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清晰看到,近十年来有效教学研究的文献数量逐年增加,中国的有效教学研究经历了萌芽、发展阶段,呈现出繁荣景象。2007年以来,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中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研究的相关文献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反观职业学校的有效教学研究却刚刚起步,其中语文有效教学研究的文献数量甚少,远远落后于整体研究水平,但19篇文献中有9篇是一线教师的教育硕士论文,其研究深度与广度让我们看到了职校语文教学的希望。

表1 2000~2010年有效教学研究的文献量统计表

研究的重点问题

(一)职校语文有效教学的涵义

国内有效教学研究的先行者崔允漷教授认为,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这一从学生进步与发展角度的阐释,影响了国内职教领域关于“有效教学”的界定。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指导下,有研究者认为,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能力本位、学生主体、行动导向和实践主线课改理念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职业能力形成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能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最大的发展和进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的活动。

结合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有研究者认为,职校语文有效教学就是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积累,提高语文能力,最终使其个人素养获得提高,学生具备语文再学习的自主能动性,能在走出校门以后,具备不断发展语文应用素养的元认知能力。另一方面,国内有研究者从教师教学实践的角度分析有效教学,指出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师能够有效讲授、有效提问(并倾听)、有效激励。有效教学是为了促进教师发展的教学,教师的“反思教学”将成为“有效教学”的依托。在此观念的影响下,有研究者指出职校语文有效教学就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综上所述,虽然对职校语文有效教学的涵义界定存在不同见解,但在研究中也取得了一些共识。如普遍认同职校语文有效教学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教学,有效教学应指向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在新课改背景下,有效教学就是要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获得三维发展。

鉴于职业学校特殊的办学方针和人才培养目标,研究者更多关注有效教学对学生专业发展及今后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帮助,研究者普遍认同职业学校的教学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实践型教学活动,这就必然要求教师的教学服务于学生技能的形成。职校的语文有效教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要锻炼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以适应求职就业的需求。

大多数研究者从学生进步与发展角度界定有效教学的涵义,突出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地位。从另一角度看,却忽视了教学中的另一方教师,因而,有研究者指出这种“一切为了学生”的有效教学,缺憾在于它很少考虑教师发展。

(二)职校语文有效教学的特征

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此任务决定了职校有效教学的特征与学生的能力发展、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研究者认为,职校有效教学的教学目标应突出职业性,重视人文性;教学内容要理论技术与经验技术相结合;教学行为要以学生职业发展为取向。

具体到语文教学层面上,有研究者指出职校语文有效教学特征、教学目标要体现在语文实用能力的培养上,语文课程内容要紧贴学生和专业需求,语文教学实施要突出专业需要。在此基础上,有研究者进一步指出,职校语文有效教学的特征,一是课程内容的应用性——直接面向专业、服务就业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语文教学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现实生命力所在。二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中职语文有效教学想立足于实用,就必须作用于实践。三是教学价值的综合性——语文作为中职教育中最重要的人文学科,义不容辞地担负着全面育人的职责。

综上所述,职校语文有效教学的特征,既有整个语文教学的共同特征,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又具有职业语文教育突出的个体特征,强调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对专业的服务。在职业学校,作为文化基础科目的语文学科逐渐被边缘化,学科定位模糊不清,学科生存面临尴尬境地,因此研究者提出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口号,以证明语文学科存在的必要性。但语文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它不仅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适应求职就业的需要,而且承担着提高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养的重任。语文学科不应依附于专业学科,丧失自己独有的育人方式。如果说语文学科要为谁服务,应该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三)职校语文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

于漪教师认为,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当程度上靠语文教师的文化底蕴。这种基于教师角度的有效教学影响因素的观念,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肯定。有研究者认为,近年来职教领域提倡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不少教师虽然取得了双证书,但新的教学改革形势下教师急需转变观念,提高能力。进一步分析,教师的教学目标安排、教学行为、教学环境的布置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具体到语文课堂教学层面,有研究者认为,在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师不活动,对语文文本的疏理,课堂教学形式的误用,“教”与“学”转变的误解,教师用语的不足等,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此外,有研究者提出,教师对教材的使用与把握、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评价运用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从微观层面进一步深入研究职校语文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指出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是进行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抓手,提高教师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能减少无意义的重复劳动,增强教学有效性。语文教师备课能力也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提高备课能力就是提高教学有效性。

最近,有研究者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了另外的观点,认为确立正确的学生观是中等职业学校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和评价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成败和效益。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期望和肯定,是一种教育力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学生是因为大多职校生入学时语文基础薄弱,没达到初中毕业生的水平,不利于有效教学的正常开展。

综上所述,研究者大多基于教师的角度,将职校语文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归为教师的学术素养、教学观念、教学水平等方面。虽然有研究者也意识到学生的语文素养、学习态度、自信心等是影响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但分析出的原因,提出的解决方案还是落在教师一方。

(四)职校语文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职校语文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是研究者最为关注的。大多数研究者为一线教师,他们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运用实证性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大致可梳理出以下三种思路。

第一,沿袭国内学者从目标管理的教学流程角度出发,认为有效教学的策略包括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和教学评价策略三种方式的观点。在语文教学中普遍认同以下观点。教学目标的有效性策略:科学地动用教材,做好教学预设;教学过程的有效性策略:合理地组织教学;教学方式的有效性策略:师生个性的张扬;训练与评价的有效性策略:开放学习实践。鉴于职教语文被边缘化的特殊情况,有研究者提出,应首先转变观念,破除语文无用论,树立语文关怀理念,消除普教影响,树立激发兴趣理念,立足职教实际,树立学为所用理念。

第二,从提高教师综合素养的角度出发,认为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为重要的当然是语文教师自身的提高,包括业务水平、教学能力、教育理念及对教育事业、语文专业的钟爱深情。细化分析,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很重要,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运用“语境”策略帮助学生实现有效阅读。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激励策略、示范策略、生活化策略,解决职校学生应用文写作教学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现状。此外,提升教师的备课能力也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

第三,从促进学生发展与进步的角度出发,提出职业教育课堂有效教学的主要策略:以“学”定教,科学制定教学目标;以“学”施教,全面优化教学过程;以“学”评教,关注职业能力生成。教师要达到有效教学,归根结底就是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积极的态度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对积极的经验进行总结,构建理解与反思的对话平台。

综上所述,关于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研究者从教学的双方教师与学生着手分析,普遍认同教师的综合素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师生对话等是重要的策略。

(五)职校语文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追求教学的最大效益。虽然有研究者提出,有效教学评价的内容包括三方面,即学生发展状况、教师发展状况和社会资源耗费状况,但大部分研究者侧重以学生发展状况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认为学生有无进步是评价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指标,因为课堂有效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养成学习习惯。

基于学生角度的评价标准研究,研究者细化分析了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提出要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相对性评价为主,绝对性评价为辅,以各方共同评价为主,教师个体评价为辅。研究者认为,评价方式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学习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综上,职校语文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主要是基于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但对教师的发展关注不足,未能构建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效果指标。

总结与反思

与国内中小学和高校的有效教学研究相比,职教领域的有效教学研究起步晚、发展慢、成果少,职校语文有效教学研究更是处于萌芽状态,文献数量与质量都远远落后于中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研究。

首先,研究中体现出职业教育的意识,但对于职校语文的学科定位不清。研究者清楚地认识到了职业教育与普教的区别,面对职校中语文学科尴尬的生存状况,研究者有意识地在职校语文有效教学的涵义界定和特征表述中,突出其工具性的一面,强调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语文学科的服务功用。这反映出研究者对职校语文学科定位的模糊,语文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文化基础课程,有其独特的育人方式,其特性除工具性外还有人文性,其服务的对象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依附专业存在。

其次,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不足,重复性研究较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学者就有效教学问题展开了持续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处在起步阶段的职教领域有效教学研究,虽然借鉴吸收了不少理论成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沿着前人开辟的道路前行,与职教教学的特点结合不紧密,没有独创性的成果出现。以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为例,研究者的研究角度相似,从教与学两方面分析,研究内容和结果大同小异,从教师与学生两方提出解决方案。

再次,研究以学生的发展角度为主,对教师的发展关注不够。如在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研究中,明确指出主要影响因素是教师的综合素养,但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研究却缺少对教师发展的研究,这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1]崔允漷.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J].人民教育,2001,(6).

[2]陈旭辉.课程改革背景下职业教育课堂有效教学探究[J].职教通讯,2009,(10).

[3]韩钰萍.语境和职专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8.

[4]刘良华.什么是有效教学[J].广东教育,2004,(7).

[5]高慎英.“有效教学”的理想[J].课程·教材·教法,2005,(8).

[6]黄文科.浅谈高等职业院校语文教学有效性[J].科教导刊,2010,(5).

[7]李兴洲.论中等职业学校的有效教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9).

[8]赵红英.高职有效课堂教学初探——以河南某高职院校为例[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

[9]陈军强.高职语文有效教学的评价机制探索[D].浙江师范大学,2008.

[10]朱敏.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有效教学探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11]于漪.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浅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9,(6).

[12]蔡庆君.中等职业学校有效教学影响因素的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8,(2).

[13]杨虹.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行为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14]姜雪杰.语文有效教学实施策略探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15]陈丽婷,许益成.基于有效教学的高职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

[16]李敬.中职语文教师备课能力与有效教学关系探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17]郭振华.浅论中职语文有效教学理念[J].新课程学习,2010,(8).

[18]唐秀清.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J].教育导刊,2008,(4).

[19]郭振华.浅论中职语文有效教学理念[J].新课程学习,2010,(8).

[20]吴雪琴.中职语文课堂中有效教学初探[J].成功(教育版),2010,(1).

[21]陈啸峰.试论中职语文应用文写作有效教学[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G712

A

1672-5727(2012)02-0106-03

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编号:ZCG2)

孔瑞珠(1977—),女,江苏高淳人,硕士,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职校研究者教学研究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基于信息化背景的职校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新形势下的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研究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创新教学研究
体验教育在职校生专业选择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