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莫地平保护脑出血后脑损害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2-11-21 01:15黄旭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科江西赣州341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17期
关键词:后脑尼莫地平血肿

黄旭华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科,江西 赣州 341000)

尼莫地平保护脑出血后脑损害的临床应用价值

黄旭华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科,江西 赣州 341000)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在保护脑出血后脑损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入选2008年6月至2011年7月在该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72例,根据住院治疗期间是否选择尼莫地平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n=87)和对照组(n=85),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脑损害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痊愈、显效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肿体积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尼莫地平对于脑出血患者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能减少神经功能损害,促进患者痊愈。

尼莫地平;脑出血;脑损害;局部脑血流

脑出血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的脑部并发症,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因此,大多数患者发病十分迅速,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害是主要的临床表现〔1〕。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2〕。尼莫地平为钙通道阻滞剂的一种,能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脑血管和脑神经,选择性扩张脑血管,而不影响脑代谢,同时还具有抗血小板作用〔3,4〕。本研究旨在探讨尼莫地平在保护脑出血后脑损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入选2008年6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72例,其中男98例,女74例,年龄53~74〔平均(67.2±4.7)〕岁,所有患者发病时间均在3 d内,并且均合并高血压病史。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标准,并经脑CT或MRI确诊。排除脑血管瘤、脑血管畸形、血液系统疾病以及抗凝药引起的脑出血。根据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是否选择尼莫地平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n=87)和对照组(n=8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疾病史、脑出血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主要包括降颅压、抗感染以及其他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尼莫地平(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100 ml:20 mg)治疗,尼莫地平10 mg加入0.9%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1次/d;10 d为1个疗程。

1.2.2 观察指标 根据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疾病临床疗效评价标准〔5〕: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并计算有效率。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人数×100%;痊愈:患者完全治愈,生活完全自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0分;显效:患者生活部分自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80%以上;有效:患者生活部分自理,神经功能评分下降60%以上;无效:患者治疗前后无变化,甚至病情出现恶化或死亡。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D):参照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进行,治疗前后分别行神经功能评分,比较治疗前后NFO变化情况。治疗前后CT评价患者血肿体积大小。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10 d后,治疗组患者痊愈、显效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FD和血肿体积大小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NFD和血肿体积都较治疗前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FD及血肿体积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FD及血肿体积比较(±s)

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组别 n NFD 血肿体积(ml)对照组 85 治疗前26.73±5.63 15.12±4.98治疗后 18.36±3.781) 10.23±3.411)治疗组 87 治疗前 26.09±4.96 14.98±4.56治疗后 12.37±2.851)2) 6.78±2.341)2)

3 讨论

高血压是引起脑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主要见于血压控制较差、波动度较大的患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因此,对于这部分患者及早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和改善预后。对于脑出血患者,手术清除血肿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是由于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持续一段时间内仍然存在局部脑血流显著减少,严重缺血会导致患者脑神经细胞内钙超载,加重患者脑缺血损伤,影响预后〔6〕。因此,干预持续缺血也是治疗过程的重要方面。有研究显示,尼莫地平不仅可以减少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钙离子、扩张血管、增加缺血区血流,还可以阻止脑神经细胞的钙超载,减少脑出血患者神经细胞损伤,改善患者预后〔7〕。

本研究中,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尼莫地平后,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尼莫地平治疗,疗效肯定,具有推广意义。本文还发现,采用尼莫地平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显著改善,血肿体积显著缩小,证实了尼莫地平存在扩张血管、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8~10〕:①选择性阻滞血管平滑肌钙离子通道,减少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量,缓解血管平滑肌痉挛,扩张血管;②改善患者的微循环,从而促进血肿吸收,缩小血肿体积;③尼莫地平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可以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减少脑神经细胞的钙离子超载,减轻对脑神经的损害;④改善微循环、减少钙超载都会减轻脑水肿,对于减轻患者的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综上所述,尼莫地平由于能通过血脑屏障,从而可以发挥对脑出血患者脑出血后脑损害的保护作用,减少神经功能损害,促进患者愈合。

1 谈文平,雷卫东,康 俊,等.不同疗法对高血压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8):38-9.

2 韩 富.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28例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7):830-1.

3 台立稳,张祥建,薛 新.尼莫通治疗脑出血周围水肿 前瞻性临床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8;15(6):369-71.

4 焦景亚,黎俊芝.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5):421-3.

5 王新德.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学,1996;29(3):381-2.

6 路胜昔.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与实验医学杂志,2008;7(3):82.

7 陈 旭,耿 翔.脑出血的研究现状和治疗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11(12):947-9.

8 张春银,李作孝,谭 华,等.尼莫地平对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害保护作用临床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7;14(1):16-8.

9 黄凯伟.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6例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0):11-2.

10 江明庆.尼莫地平对脑出血后脑损害的保护作用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3):3208-9.

R743

A

1005-9202(2012)17-3668-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7.022

黄旭华(1971-),男,讲师,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神经病学研究。

〔2012-01-09收稿 2012-03-19修回〕

(编辑 袁左鸣)

猜你喜欢
后脑尼莫地平血肿
UPLC-PDA测定尼莫地平片中尼莫地平的含量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画与理
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采用凉血散瘀汤联合尼莫地平的临床疗效
孕11~13+6周胎儿后脑结构经后脑横断面的超声观察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最美兵哥哥”牛何松:回家乡当“村官” 传播山村之美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