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管理

2012-11-21 01:15姜云峰孙大志解放军第210医院辽宁大连116021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17期
关键词:麻醉学气腹硬膜外

张 进 姜云峰 孙大志 (解放军第210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管理

张 进 姜云峰 孙大志 (解放军第210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管理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P)中由于CO2气腹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术中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并发症,在麻醉管理中十分重要。现将我院2000年以来老年人LCP 126例术中处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26例,其中男性85例,女性41例。年龄60~89岁,体重42~90 kg,ASAⅡ~Ⅲ 级。术前高血压病史86例,冠心病史47例,心电图ST-T改变96例。

1.2 方法 应用史塞克气腹机,压力(10±2)mmHg。术前30 min东莨菪碱0.3 mg,苯巴比妥0.1 g肌注。入手术室后T8~9硬膜外穿刺,头向置管,备术后镇痛。面罩吸氧后,予咪达唑仑 0.1 mg/kg、芬太尼 2 μg/kg、依托咪酯 0.3 mg/kg、维库溴铵0.3 mg/kg,行气管插管术并机械通气。术中采用1%异丙酚、安氟烷或七氟烷,并间断给予维库溴铵维持。

1.3 术中监测 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动脉氧饱和度(SpO2),分别记录诱导前(T0)、气腹前(T1)、气腹后15 min(T2)及气腹解除后5 min(T3)各项监测指标水平。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数据以±s表示,采用t检验。

1.5 结果 见表1。

表1 麻醉及手术前后MAP、HR、SpO2水平变化(±s)

表1 麻醉及手术前后MAP、HR、SpO2水平变化(±s)

与T1比较:1)P<0.05

指标 T0 T1 T2 T3 MAP(mmHg) 103±6 93±10 104±121)90±8 HR(次/min) 81±10 73±9 70±14 90±8 SpO2(%)98±1 98±2 97±1 98±1

2 讨论

老年人机体各系统功能减退,常伴有多系统疾病及内环境紊乱,对麻醉和手术耐受力减退,且老年人腹腔镜手术CO2气腹对呼吸循环影响较中年患者更为明显〔1〕。因此,术前应做好相应检查,正确评估,有条件可对患有严重高血压、糖尿病、贫血者进行适当调整,待病情控制后再行手术。本组均采用全身麻醉,术中呼吸道管理方便,给氧充足,避免了CO2潴留,肌松完善。目前国内有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方法行LCP报道,由于老年人对药物反应不同,药物诱导时间亦不同,为避免两种麻醉方法药物同时达到作用高峰,引起较大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硬膜外仅应用于术后镇痛。硬膜外术后镇痛大大地减少了由于术后疼痛引起的心血管不良事件,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此外,老年患者术中应严密监测各项生理指标,随时处理可能发生的不良情况。

1 周 程,龚 昭,胡思安.腹腔镜胆囊切除CO2气腹对中老年患者呼吸及循环影响〔J〕.中国内镜杂志,2005;6(11):657-9.

2 庄心良,曾茵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66.

R61

A

1005-9202(2012)17-3811-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7.105

张 进(1960-),男,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临床麻醉学研究。

〔2012-01-15收稿 2012-04-02修回〕

(编辑 徐 杰)

猜你喜欢
麻醉学气腹硬膜外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舒适护理对腹腔镜CO2气腹并发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麻醉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的回顾与展望
中美麻醉学家合作研究发现丙泊酚可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产妇恶心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在老年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可视化技术在非麻醉专业学生麻醉教学中的应用
PBL教学法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双胎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