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可行性研究

2012-11-25 01:23杨晓峰刘昌举龚昌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6期
关键词:布比催产素胎心

杨晓峰 刘昌举 龚昌盛

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可行性研究

杨晓峰 刘昌举 龚昌盛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及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临产妇200例,随机分成两组,A1组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A2组为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分别观察产妇的VAS评分、宫缩及胎心变化和产程,分娩方式、催产素用量及新生儿 Apgar评分。结果两组的VAS评分、宫缩及胎心变化和产程,分娩方式、催产素用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可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

舒芬太尼,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分娩镇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胎儿正常、产道正常、头位、单胎、足月、,经产前检查能自然分娩、无病理产科因素的初产妇,年龄20~37岁,身高1.50~1.71 cm,体重49~86 kg,孕周36~42W。选择200例自愿要求行分娩镇痛的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即A、B两组、A组(罗哌卡因组,即0.1%罗哌卡因复合0.5μg/ml舒芬太尼)、B组(布比卡因组,即0.1%布比卡因复合0.5μg/ml舒芬太尼)。

2 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段VAS评分cm(±s)

表1 两组不同时段VAS评分cm(±s)

注:A与B组比较,P>0.05

组别 镇痛前 镇痛后10 min 镇痛后30 min 宫口开全 第二产程中期 胎儿娩出时A 7.15±1.39 2.21±1.34 2.89±2.34 2.32±1.50 2.01±1.47 3.00±1.56 B 7.22±1.34 2.22±1.31 2.76±2.21 2.31±1.53 2.07±1.40 3.01±1.52

表2 两组产程、宫缩、胎心对比(±s)

表2 两组产程、宫缩、胎心对比(±s)

注:A与B组比较,P>0.05

组别 活跃期(min) 第二产程(min) 第三产程(min) 宫缩时间(min)间隔时间 持续时间 胎心(bpm)A 121.93±43.89 36.25±15.31 5.06±1.26 2.46±0.60 0.36±0.75 139.65±29.38 B 120.64±45.37 36.34±14.99 5.03±1.32 2.43±0.64 0.35±0.78 138.98±30.30

表3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

2.1 两组年龄、身高、体重及孕周无显著差异(P>0.05);镇痛前后BP、HR、R、SPO2平稳;胎心、宫缩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 两组镇痛前均感重度疼痛(7-10分)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负荷量10min后VAS评分在2分以下,组间各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产程、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情况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率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分娩镇痛是每一位产妇、胎儿的权力,分娩镇痛可真正提高母婴健康和安全。是向传统生育观念发起的挑战,它倡导的是人性化服务,并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目前我国无痛分娩的开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与欧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我们国家不足1%的椎管内阻滞的分娩镇痛率,无法与发达国家60%以上的分娩镇痛率相比,更无法以50%的剖宫产率与发达国家不足20%的剖宫产率来比较。但此差距不仅仅是我国医务人员掌握专业镇痛技术水平不足的问题,更是涉及观念、体制、价格、利益以及就医环境等诸多因素,是对中国现行医疗体制的挑战。这就需要全社会都要关注分娩问题,尤其要引起医疗行政决策者们的关注,因为它不仅仅是医学问题,而且已经成为了社会问题。

椎管内阻滞镇痛,是世界上公认的镇痛效果最好(镇痛有效率可达95%以上),使用最普遍的分娩镇痛方法,尤其适用于重度产痛者。但多数使用罗哌卡因,由于罗哌卡因价格较贵,在中小级别的医院在使用率较低,是中小级别医院开展分娩镇痛的瓶颈之一。本次研究重点关注使用布比卡因施行分娩镇痛期间的BP、HR、R、SPO2及产程、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情况和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表明布比卡因施行分娩镇痛与罗哌卡因施行分娩镇痛对BP、HR、R、SPO2及产程、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情况和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所以,在经济条件较差的中小级别医院可优先考虑使用布比卡因施行分娩镇痛,使分娩镇痛在中国的不同级别,不同地区医院推行下去。晶状体细胞内聚集,造成细胞内高渗状态,将细胞外的水分吸入胞内,导致晶状体纤维细胞肿胀、变性,最后发生混浊。在以往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曾被列为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禁忌证。

糖尿病患者手术危险主要为诱发酮症酸中毒,手术作为一种外来刺激,可以促使机体释放各种代谢紊乱物质[1]。手术对于正常群体及糖尿病患者均可发生应激性高,但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管通透性大,房水中致炎因子多,会加重炎症反应。易发生前房出血、创口愈合延缓、感染等手术并发症,故以后者更为显著[2]。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因其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对房水屏障破坏小,对患者的刺激性小,故术后通常不会引起严重的全身反应及局部炎症反应。本组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经过充分术前准备,加强围术期血糖监护、调控及术中、术后的科学治疗,术后视力恢复、并发症与非糖尿病组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可见,糖尿病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有很多危险因素,但在严格有效围术期血糖监护、调控,加上技术娴熟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提高患者术后视力,改善生活质量。因此,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安全、有效方法。

[1]杨桂芳,李艳霞.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风险探讨.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2):46-47.

[2]林静君,周忠夏,李虹霓,等.白内障手术与血糖关系探讨.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0,18(7):425-426.

561100 贵航集团三O三医院

1.2 实施方法 产妇自愿要求行分娩镇痛并签字后,常规开放静脉通道,在宫口开至2 cm左右,于L2-3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平卧后注实验量1%利多卡因4 ml,5 min测试镇痛平面并确认未误入蛛网膜下腔或血管后再注入罗哌卡因复合液或布比卡因复合液5 ml(均含0.5μg/m l舒芬太尼),疼痛明显减轻后接镇痛泵,配制药液总量75 m l(随机A或B),背景剂量5 ml/h,PCA量5 ml,锁定时间为30 min,宫口开全停药,待胎盘娩出前单次按压一次,缝合完毕后观察30 min拔除硬膜外导管。

1.3 观察项目

1.3.1 给药后按5 mi、10 min、30 min观察产妇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后每隔30 min记录1次。

1.3.2 镇痛效果采用视觉模拟数字评分(VAS),0为无痛,10分为最痛。0~3分为满意,3~5分为基本满意,6~10分为不满意。

1.3.3 胎心监护仪监测宫缩及胎心变化。

1.3.4 记录产程,分娩方式、催产素用量。

1.3.5 对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

猜你喜欢
布比催产素胎心
胎心监护仪的多发故障解析与日常维护
基于联合聚类分析的单通道腹部心电信号的胎心率提取
打催产素,产妇更疼吗?
夫妻互按脚部更性福
布比卡因神经毒性研究现状
猫与狗谁更爱你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胎心监护:胎儿健康早知道
胎心监护,聆听宝宝的心声
25G腰穿针超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