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造语文的真意

2012-12-18 06:31
克拉玛依学刊 2012年3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师

林 英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曾几何时,学生最欢迎和喜爱的多半是语文老师,因其丰厚内蕴,因其人文关怀,因其才情风雅,因其真切感人。可这一切很快就恍如隔世,代之而起的是一系列轰轰烈烈的革命:除了对考试成绩和高考的追求外,“我们有的是对所谓理念和口号的热捧,有的是见风使舵的顺从和庸俗”,“我们还有同步跟进的鼓噪、合唱共鸣的集体狂欢”。[1]

今天,对语文教学的反思已然启动。“回归传统”、“诗意语文”、“本色语文”等提法纷纷涌现。我以为,当今语文和我们最为需要的其实是真实。从本源问题出发,从学习规律入手,需要明确语文姓“语”,用“语文”的视角来审视语文教学,对文本的解读也应从“语文”的原点出发。

真实的、真正的语文学习究竟是怎样的呢?苏轼在《读孟郊诗》云:“诗从肺腑出,出则愁肺腑。”文学作品之所以打动别人,是它真实地传达了深切的情感。艾青在其《诗论》伊始就强调“诗人必须说真话”,因为“诗人只能以他的由衷之心去摇撼人们的心”。文学的实质就是真实动人,语文教学亦如此。带领学生走进语言的深处,走近语文的本身,使他们在优美语言的熏陶下感受生命,热爱生活,以语文来提升学生的生命的质量,将学生引向真的和美的人生境界,这应是真实的语文学习。

一、真“读”——深入诗文之王国

在公开课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对全文几分钟的阅读之后,教师就开始提问讲解了。课上的这短短两三分钟的阅读能称作自读、能真正地平心静气地阅读、深入文本地思考并生成问题吗?

语文教学应是师生和作者的一次真实的交流、一场精神对话。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学习传统名篇《鸿门宴》,疏通大意之后,我摆出困惑:“韩信认为项羽不在宴席上杀死刘邦,表现了他的‘妇人之仁’。而苏轼在《范增论》中说这恰恰体现了他的‘君子之度’。对这两种不同的看法,你们如何看待?”用这紧扣文本、富有文化内涵的问题,引导学生重回课本仔细阅读,深入探讨项羽那丰富复杂的性格内涵。

阅读是思想之母,“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即他的阅读史”[2],我们要塑造学生美好的人性,培养其美好的人格,自真实的读书感受始,而真实的读书感受从中国文化经典开始。前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说过:“只有中国文化持续五千年未曾中断,语文课应该代表五千年的成果。”[3]有了中国文化基础之后,爱国主义在学生心中就有了根。那么,有一天,当他们忘记了一次次考试题时,这一切却会融入到他们的血液中,成为他们生为“中国人”精神气质的一部分。

当然,光有中国文化积累还不够,一个高中生对外国尤其是西方文化也要有积累。东西交融,东西互释,以形成文化贯通能力。我以《苏菲的世界》为切入口,以“人的发现”为线索,推荐学生阅读西方文学、文化读本。

在宁静的读书中,感受语文的真意。语文教师应放慢节奏,先做一个有传统气息的现代读书人: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一往情深,对人文关怀的西方经典知之甚多,站着读书,沉潜浸润,在书中寻找真相、真理、真情,以求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二、真“思”——探求生命之真谛

我一直在反思:学生为什么会忽视语文课?可能有些时候我们把语文上成政治课,拔高主题,答案唯一,打压住了学生求真求美之心,怎会不招致学生的厌倦?而注重思考探究的过程,了解真相,体悟真情,是我们的职责。没有这个基础,语文可能较像一个“马列老太”,苍白地出演着独幕剧。

真实的语文学习情景,在于真实地思考。研究问题才是语文的正途。语文课文选材目的就是传承人类高贵的精神、优秀的品质、精粹的文化,因此,语文课堂上应开展生命体验的文本读解。如今的学生不愿意也不容易走进课文、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和生命历程。我们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体验作品中的生命意识,这需要长期的耐心引导和丰富的情感投入,也许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更为隐性,并不能像知识技能的学习那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它可能会有更长久的效果。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建立在美感基础之上的文学审美教育观,我们在课堂上始终坚持“求诚”的严谨态度,站在整体的高度上,才能更好地揣摩作者的意图,并与作者以“平视”的姿态进行精神上的会晤。以一种真激活另一种真,这是为人之真的内在需求,也是求真的语文课之宗旨。

在上《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时,我先打出资料“梁任公名号的由来——古代墨家认为,‘任,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饮冰室合集》第44卷),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任侠仗义。梁启超早年即服膺墨学,十分崇拜墨子的人格,自号‘任公’,便是取墨者任侠之义,欲发扬墨家的根本精神,以天下为己任,吃苦耐劳,不断奉献自己的才华和心血。”课堂最后一起回忆作者写梁任公演讲写的内容,学生自然可以总结出梁启超的人物形象。结束语是:“做人,就要有真性情、热心肠,做学问,就要有大学问、真本领。报效国家民族,梁启超实乃我等楷模。”教师的一篇课文教学,需要研究一位人物的一生;而学生的一次课堂学习,获得了做人的教益,得到了文化熏陶和精神教养。

三、真“问”——对话精神的国度

问题导入、问题引领和问题解决类的课堂已为广大教师所认可和追求。在这类课堂上,最为关键也最难把握的就是“问题”,如何才能保证课堂上的问题一定是学生自己的?是他们想要知道、想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在一个较为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就是提不出有质量有深度的问题,该怎么办?我以为,在自主学习探究的课堂上有三点要遵循:第一,尊重大多数同学的“问题”;第二,让学生十分明确学习究竟要学什么,不同类型的文章要掌握什么;第三,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充分地自主研究探求,教师在此基础之上巧妙引导和点拨。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产生探寻的兴趣?一是引导悟。可通过设疑入手,在进行《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一文教学时,就题目提出疑问:“作者以苇草为喻说明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学生自然把思考的重点投向了“思想”一词,悟出思想的力量。二是点拨悟。抓住教材的特点与学生展开对话,尊重学生,师生相互质疑,通过多角度、多侧面的立体探究,经历一个新的思维过程,享受思维、审美和创造的乐趣。学生读李煜的《虞美人》,发现“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中的“朱颜”并非仅为“南唐旧日的宫女”,也不仅是“南唐先前的宫殿楼宇”,也有可能是李煜自指,是他从南唐后主沦为阶下囚的自我写照、自我哀叹。这些都是学生走入文本深处、走入人物内心世界的独得之见,课堂一下充满研讨的底气。感谢孩子,他们让我享受了课堂曼妙的无间距的心灵交流。

我不禁想起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教师要“时刻都不忘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4]。我们时刻不要忘记自己也曾是一个学生。教育到了今天,有了许多变化,但本质和核心永远不会改变——人,人性,人性对教育的期许,以及对课堂的感受。

四、真“情”——拨动心灵的琴弦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5]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形于行。前人如是,大家如是,我们后人品读这一切更当如是。语文的课堂不应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和谐共振?不要有“最是惺惺相惜感”的投缘契合?那教学中为什么要刻意隐藏自己真实的情感?赞可夫说过:课本知识如果没有经过教师心灵世界的加温,传授越多,您的学生将变得越冷漠、越无知[6]。

语文,理应拥有浓浓的人情和人性。

作为经典的文本阅读,教师用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得到情感的激发,进而产生阅读的持续兴趣,从中感受到语文课“表现”之真善美。教《外国小说欣赏》时,设置了填充式设问:“读了《山羊兹拉特》,我明白了 ”,这样的设问亲切体贴,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感情距离,鼓励学生放飞想象和联想,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教李商隐的《锦瑟》时,是这么导入的:“雨天,是很容易唤起心头一种情感的,它装载了太多的东西,它很容易唤起我们心头的一些遥远记忆、心底的一种深沉。同学们,从表达情感的需要,雨天往往适合于回首,适合于追忆。今天,这个雨天我们就一起走近晚唐诗人李商隐的《锦瑟》,听一听他心中的锦瑟之音,好不好?”学生情绪被感染了,心底的对往事的记忆和感情也一点点明晰。

语文人文性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其本质是“人”的教育。语文课自然要尝试着打开并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大爱精神和人文情怀。上苏轼《水调歌头》时,引用宋人杓取月光的传说,列举了南京栖霞山千佛岩的明月台、日本银阁寺的观月台两处赏月景点,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月光有着同样的感受,再引导他们体会诗歌内在的情感,学生就比较容易入境了。人生的困境多样而复杂,学生大一些的时候,比起用道德标准评判人性人心的高昂,我们有时以悲悯之心关怀人性人心的低沉,更加会感人至深。所以直入心灵的激情演绎,需要我们收放自如。笔者所在地区高中语文教研员郭祖娟老师说:“能用精神的光芒把彼此照亮,就是好课!”

五、真“我”——拾回失落之个性

当代散文研究的重要学者刘肇庆有一个精彩的概括:“散文姓‘散’(散行成体),名‘文’(文学),字‘自我’(具有独特个性的真实作者)。”[7]他反复强调,散文必须要有“我”。这里的“我”不仅是作者的真实写照,更是教师的真实展现。

文学作品究其实质,无不是在抒“我”之情、表“我”之意、言“我”之志,处处皆有“我”在。品读文章的关键,就是要品出作者的个人性情、微妙情绪和独特感悟。比如每个人眼中心中都有自己的秋天,但是,阅读《故都的秋》时,却需要感受郁达夫这个典型文人心中的“故都的秋”,体悟作者对秋独特的情感认知。

在课堂上,教师的气度精神、个性风采,构成有亮度有温度的一束光亮,播撒流渲,构成了最为宝贵的、不断生成变化的、独特而丰饶的课程资源。易中天教授在主讲《汉代风云人物》时,为让观众对“避席”理解得更透彻,特意脱下鞋子示范汉朝的“避席”动作。这种运用体态语言的个性化教学很值得我们语文教师学习,它不仅不会影响教师的个人形象,而且还能使我们的教学更具特点,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乌申斯基告诫我们说:“在教学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与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培养性格。”[8]没有教师的教学个性,便谈不上学生的阅读个性。教师教育力量的源泉在于教师的教学个性。注重作为独立的人之表现,或许是语文教育的归宿。

六、真“味”——凝成语文之诗意

语文课最大的失误,是丧失了“语文味”:“学生阅读时体会不到文章之美,写作时写不出性灵之作,感受不到文字后面的文化。”[9]语文课堂上,缺少了抑扬顿挫、琅琅的读书声,忽略了字词句篇和听说读写,没有了对文本真实的体验、融入与感动,失去了行走在文字建造的风景中的慢慢欣赏。我们常常忘记了汉字的“装饰性”和“音乐性”(周作人语)[10],忘记了语言文字有着更为诗意的表达,忘了营造出教学意境的美感。

语文老师应是一个用心的读者,能从作品中挖掘出自己独特的见解,用自己的心去发现作者的内心世界,去发掘文本最丰富的价值,这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语文教师应有时间的厚度,深度读懂千百年流传的文字之后的难掩的深情。《项脊轩志》“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妻的生命已死,但妻的生命仍在,在大树婆娑抖动的绿叶间,在树下浓浓的绿荫里。一个人死去,却可以在另一些人心里永远活着。那一刻我们知道人类有无限的生命可以长存世间。

作家鲍尔吉·原野说:“能为词语流泪,说明他的血液曾经融化过文字当中芳香高贵的成分。”[11]如诗如歌的语文教学应当富有灵性,情采动人,有闪光的语言,有深刻的哲思,有感人的力量,还有丰富的教益,让人眼前心里豁然一亮,让学生的心鲜活饱满,灵动丰沛地面对四周、面对自然、面对世界。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12]语文应该是永远真意的科学,是永远诗意的科学。

教育大师胡适曰:“时髦不能赶。一旦语文教坛众口一词,那不仅是母语的悲哀,更是民族的悲哀。”[13]语文学习实际上就是一个寻真寻梦的过程,这需要我们气定神闲地读书为文,需要我们静心凝神地研文备课,需要我们独立思考个性解读,需要我们将真情真意扎扎实实地播撒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本真、朴素和实在。

共读,共思,共问,共写,共同学习,真实自然的阅读,深入真切的思考,平等真诚的交流,纯真深厚的情感,诗意自我的表达,让语文成为师生真实阅读的时空、真切体验的美景。

[1]严银华.让语文安静[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11.

[2]张颐武.一个人的阅读[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

[3]王丽.记前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J].凤凰周刊,2009,(20).

[4][1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

[5]叔斯勒·鲁路.雅斯贝尔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7]刘肇庆.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傅咨云.乌申斯基论习惯的道德意义和教育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史与人物研究[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9]张慧腾.情到深处是执著,思到深处成孤独[J].语文教学通讯,2011,(12A).

[10]钱理群.让鲁迅回到儿童中间——刘发建《新鲁迅》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1]鲍尔吉·原野.让高贵与高贵相遇[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6.

[13]赵谦翔.鉴古悟今,绿化语文[J].语文教学通讯,2001,(34).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圆我教师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