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注射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3-02-02 04:11马维芳马维荣
中外医疗 2013年13期
关键词:笔芯针头进针

马维芳 马维荣

长春市中心医院,吉林长春 130000

胰岛素注射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

马维芳 马维荣

长春市中心医院,吉林长春 130000

胰岛素的应用是糖尿病治疗的主要方法,长期以来,注射胰岛素给患者带来困惑及不良反应,如何有效减少这些问题和不良反应,现将临床注射胰岛素过程中常见不良反应、注射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总结如下:注射部位疼痛,皮肤青肿,过敏反应,局部皮下脂肪萎缩,皮肤感染,胰岛素性水肿,低血糖反应,胰岛素漏,应用胰岛素笔注射后针头有药水流出,胰岛素笔杆推不动或很难推动,笔芯变色或有絮状物等。护士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注射方法,正确的给药剂量,正确的给药时间,掌握常见问题及不良反应的正确处理方法,才能给患者正确的指导,促进胰岛素的合理使用,才能减少注射胰岛素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减少对胰岛素的恐惧,提高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及时有效获得最佳的血糖控制。

胰岛素注射;不良反应;原因分析;护理对策

目前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5.5%[1]。胰岛素的应用是糖尿病治疗的主要方法,是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患者须较长时间或终生使用[2],目前西方发达国家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占50%,而在我国仅有10%[3]。长期以来,注射胰岛素给患者带来困惑及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疗效以至给患者带来苦恼,那么我们通过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临床426例病人注射胰岛素过程中常见不良反应、注射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了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血糖控制,现总结如下。

1 注射部位疼痛21人

原因分析:注射到硬结、疤痕;进针部位碰到了某根皮下神经;胰岛素温度过低;消毒药水过多,未待干就注射;重复使用一次性针头,针头变钝或出现倒沟;注射技术问题,进针方法不正确,如进针过慢、角度过小等。护理对策:注射时要避开疤痕硬结,如疼痛难忍可更换注射部位再进针,注射时应提前30min把胰岛素从冰箱取出放在室温下,不要用酒精擦针头,因为针头表面有一层保护膜,被酒精破坏后可引起疼痛,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针头,消毒皮肤应待干后再注射,进针时局部肌肉应放松,轻轻捏起局部皮肤,45~90°角快速进针,拔针不要改变方向。腹部注射时可垂直进针,针头与皮肤接触面小,压强大,损伤组织少,疼痛轻[4]。

2 皮肤青肿8人

原因分析:常常是由于注射时损伤皮下毛细血管引起。护理对策:可在拔针后延长按压时间,一般注射后过一段时间才出现青肿,不用专门处理,一周后就就能自行吸收,注意不要在此继续注射胰岛素。

3 过敏反应6人

临床表现:常为局部过敏反应,而全身过敏反应少见。局部过敏时,可见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痒、局部发热、水泡、或皮下硬结,常在注射后2~12 h发生,持续2 h后会逐渐消退。护理对策:注射胰岛素时进针深一些;经常变换注射部位;应用抗过敏药;改用其它种类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反应轻者有的能自动脱敏,无需干预。全身过敏可表现为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及胃肠道症状等。护理对策:更换高纯度胰岛素,采用脱敏疗法等,全身过敏反应可中断或暂时中断胰岛素治疗。

4 局部皮下脂肪萎缩13人

原因分析:表现为注射部位出现凹陷或硬结,可能与胰岛素中含有杂质有关,或经常在同一部位注射引起。护理对策:更换高纯度胰岛素;此外还要有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如上臂轮换,腹部轮换,大腿轮换等,选择左右对称部位注射,两次注射间距要>2 cm。

5 皮肤感染5人

原因分析:由于皮肤洁、不消毒引起;胰岛素保存不当变质;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针头等都可引起皮肤感染。严重感染少见,但是注射部位起“红点”较常见。护理对策:注意皮肤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及注射过程中无菌技术操作,注射前要检查胰岛素质量,开启的胰岛素要在4周内用完,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及针头。

6 胰岛素性水肿3人

原因分析:见于初用胰岛素者,由于钠和水的潴留所致,尤其是使用胰岛素剂量较大,可出现不同程度、不同部位水肿。护理对策:轻者可在数日内自行消退,水肿较重者限制液体入量,低盐饮食,可用利尿剂治疗,随着胰岛素的使用,水肿常常可自动消退,必要时应用利尿剂。

7 低血糖反应56人

7.1 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①胰岛素剂量不准,用注射器抽取自混胰岛素时造成较大误差,所以应尽可能使用预混胰岛素;②注射技术问题,如误注射到肌肉层,吸收速度比皮下快,克服方法是注射时应捏起皮肤,注射深度和角度应根据病人胖瘦及注射部位灵活掌握,还应根据使用的注射器针头长短而决定,45~90°角进针,皮下脂肪多的可深一些,皮下脂肪少的可浅一些;③注射后过度活动可加速胰岛素吸收,皮下注射吸收速度和注射部位及局部血流有关,安静状态下,吸收最快的是腹部、上臀次之,大腿和臀部最慢,在四肢注射后做肢体运动可加速胰岛素吸收而引起低血糖,所以四肢注射胰岛素在1 h内不要做肢体的剧烈运动;④注射时间与进餐时间对血糖也有影响,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根据饭前45 min血糖水平使用胰岛素,这样可预防低血糖及餐后高血糖,餐前血糖在3.9~6.7mmol/L者,在餐前15min注射,可适当多进食。餐前血糖在6.7~10.0mmol/L者在餐前30min注射,按常规进餐。餐前血糖高于10.0mmol/L者,在餐前45min注射,减少进食。餐前血糖在2.8~3.9mmol/L者,可改在餐后注射。对于老年患者餐前血糖值要放宽些。应用速效胰岛素者,注射后必须立即进食。单用中效胰岛素者,需在餐前30~60min注射[5]。

8 胰岛素漏32人

原因分析:在拔针时,有少许胰岛素会顺针眼流出,这样会引起注射剂量的不准,可能于组织压力过高有关,还与推药过快停留时间过短有关。护理对策:注射时应轻轻捏起皮赘,推药速度略慢,推完药放松皮肤停留6 s以上再拔针,迅速用干棉签按压针眼。

9 应用胰岛素笔注射后针头有药水流出16人

原因分析:注射笔用后未及时弃掉针头,笔放冰箱取出后由于热胀冷缩使药水流出(可造成胰岛素浓度改变);笔芯内有气泡,当推药时推杆先作用于气泡,延长了药物进入体内的时间;推药速度过快,停留时间过短;操作不正规,用手绷紧皮肤使组织张力过大;重复使用一次性针头,使针头部分阻塞。护理对策:使用中的胰岛素笔应放室温保存,注射方法同上,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针头,注射前排尽空气,注射后及时取下针头弃去。

10 胰岛素笔杆推不动或很难推动15人

原因分析:针头完全或部分堵塞;针头与笔芯胶塞连接不紧密,笔芯漏药粘住推杆;药物用完等。护理对策:检查针头与笔芯是否旋紧,及时更换针头,检查笔芯如有裂纹及时更换并清洗笔杆,药物剩余量不足及时更换,不要用力推以免损坏笔杆,每次注射胰岛素前应对胰岛素笔先进行测试,方法是先调1个单位,针尖垂直向上推注,见针头有药液流出,才可使用。

11 笔芯变色或有絮状物5人

原因分析:笔芯保存不当,受热或冷冻,过期变质;注射时碰到毛细血管,血液倒流至笔芯内。护理对策:使用中的胰岛素笔应放室温下,笔芯在4周内用完,过期不要使用。注射时,推完药手不要离开推键直至针头完全拔出,以免体内血液或其它组织液回流至针头或笔芯内,药液变色或有絮状物应弃掉。

结论

护士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注射方法,正确的给药剂量,正确的给药时间,掌握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才能给患者正确的指导,促进胰岛素的合理使用,才能减少注射胰岛素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减少对注射胰岛素的恐惧,提高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及时有效获得最佳的血糖控制,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江京民.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分析[J].糖尿病天地,2005,3(20):54.

[2]黄秋红,戴霞.胰岛素泵使用中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50-52.

[3]孙美红.胰岛素研究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1A):73.

[4]安红莲.胰岛素不同的给药途径与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9B):48.

[5]李长玉.胰岛素注射时间有学问[J].糖尿病之友,2005,20(1):32.

R473

A

1674-0742(2013)05(a)-0131-02

2013-03-12)

猜你喜欢
笔芯针头进针
浮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症状专家共识(第11版)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油墨圆珠笔和笔芯》等3项国家标准
40°角进针和垂直进针桡动脉采血的成功率对比
皮纹网眼无痛进针法
骄傲的笔
会生长的笔芯
浅议随咳进针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