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眼科病人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2013-02-02 04:11张竞文
中外医疗 2013年13期
关键词:眼科门诊护士

张竞文

黔东南州人民医院,贵州凯里 556000

门诊眼科病人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张竞文

黔东南州人民医院,贵州凯里 556000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眼科门诊患者的重要性。 方法 对来眼科就诊的42例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并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总体满意率进行统计评估。 结果 心理护理服务评价结果为非常满意33例,满意8例,一般1例,总体满意率达97.62%。 结论对门诊眼科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取得满意的反馈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门诊;眼科病人;心理护理;满意率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疾病模式和医疗手段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除了要解除病人肉体所受的疾病痛苦外,也要关心病人的心理感受,培养患者正视疾病的积极心态。由于疾病的特殊性,来眼科就诊的人是一类特殊的患者群体,长期的视觉功能障碍及眼部不适,使他们失去了同外界沟通交往的重要渠道。因为见不到光明,生活也不再多姿多彩。他们中很多患者会因此而感到沮丧不安,甚至焦虑暴躁,有些人因生活不便,进而影响到了心理健康。

门诊是与患者沟通的重要平台,是对外展示医疗服务质量的窗口,门诊护理工作的表现,直接影响着公众对医院的最初印象和对医护人员素质的评价,因此每一个门诊护士都不能忽视患者的接待工作。针对眼科患者的特殊性,消除患者顾虑,让患者得到最好的就诊效果,尽快走出痼疾的阴影,心理护理十分关键。

心理护理是指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及技术,为病人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帮助病人消除或缓解由于疾病或其它方面的问题所引起的心理压力及心理问题,使病人心情愉快地接受治疗及护理,以保证病人全面的身心康复[1]。是将心理学理论和护理学技术综合应用于临床的方法,通过护理人员与病人的沟通交往,凭借良好的言语、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病人的感受认识,改变其心理状态和行为。能有效解除病人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等情绪,并培养积极心态战胜病魔[2]。基于此,有必要对国内外心理护理的理论方法及眼科临床的实践经验进行整合研究,这能有效地提高眼科护理工作水平,并有助于形成优质专业的专科护理服务模式。该研究选取该院2012年1—3月门诊治疗的42例患者,探讨心理护理对眼科门诊患者的重要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资料选自该院在眼科门诊进行治疗的42例患者。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为6~72岁,平均(48.3±2.4)岁。其中屈光不正6例,沙眼4例,青光眼22例,白内障10例。

1.2 方法

对改组患者采取心里护理方式干预,并通过让患者填写满意度调查表,对总体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满意度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等4项评定标准。

1.3 结果

42例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价结果为非常满意33例,满意8例,一般1例,总体满意率达97.62%。

2 心理护理在眼科门诊的具体应用

2.1 了解病人类型及特点

只有对病人进行细微的了解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临床,因此作为眼科门诊的护士首先要对眼科门诊所收治的病人类型,疾病特点进行学习,并掌握相关的疾病知识和应急管理的方法。有关调查研究显示,来眼科就诊率较高的患者主要有2类,即结膜疾病和屈光不正,两者所占比例在50%以上,年龄及性别不同,所患疾病存在一定差异。如20岁以下患者50%以上为屈光不正,20~60岁的患者以结膜疾病高发,占眼科门诊病人的1/3左右,而青光眼、白内障和视网膜疾病在60岁以上的人群则表现得更加突出[3]。以白内障为例,该病是发生在眼球里面晶状体上的一种疾病,以晶状体浑浊为主要表现,通常严重可致盲或视力残疾。诱因较多,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以老年患者多见,临床上常分为皮质性白内障,核性白内障和后囊下性白内障3种。老年患者一旦患有该病,给其生活带来严重的不便,包括出行,日常起居多需要人照顾,有些患者心理包袱重,对手术存有芥蒂等,这些相关的疾病知识和患病特点,都需护士学习掌握。

2.2 针对不同病人给予个性化服务

眼科门诊病人类型复杂多样,对于不同的病人应提供不同的个性化服务。个体因经历、文化程度、年龄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事物的认知能力也存在差别。如有些儿童患者,在就诊时通常由家长陪护,出于儿童心理害怕疼痛,对于打针吃药存在恐惧,而家长在陪同孩子的同时,也会因孩子的一系列排斥表现而感到紧张。另外限于儿童的表达能力和处于的成长时期,存在多动,对医生的询问理解困难等,因此护士应当在帮助儿童就诊方面起到重要的协调作用。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医护人员会对儿童的啼哭,家长的焦躁漠视不理,认为这都是正常现象,但正是这些细节的忽视,带来了不良的诊疗效果,不利于孩子的视力矫正。针对这类患者,应当先舒缓紧张气氛,可以通过给小患者讲故事,讲笑话等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通过鼓励和赞扬的方式消除孩子的恐惧,面对多动不安的孩子,可以在门诊的合适地方,摆放些玩具,或卡通照片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这样也会减轻家长的负担。

2.3 防止意外发生

眼科门诊多会设有相关的手术室,为保护病人安全,防止意外事件和风险的发生,有必要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如在病人进行手术之前,要准备好相关药物及设备,并进行消毒,保持手术室内的环境卫生,保持手术室内外安静,没有嘈杂的响动,以免影响病人的情绪和医生的注意力。并要询问病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由于大部分眼科病人多伴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心律失常、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因此要防止手术过程中患者相关疾病突发等。另外对老年患者要尤为注意,防止患者因路滑等原因的摔伤,在老人上下手术台时注意搀扶,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向患者介绍手术流程及注意事项等[4]。术后要叮嘱患者如何服药,注意哪些事项等。

2.4 重视对患者健康教育

重视患者教育,保证患者按医生要求规范化用药服药,定期复诊也是心理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患者所用药物的作用,用法,用量进行详细阐述,并对应说明书指导患者,包括出现不良反应及不适时要及时就医,告知患者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对疾病康复非常重要。如对于儿童而言,沙眼是一类常见的眼部疾病,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及治疗沙眼的有效措施,叮嘱儿童要勤洗手,经常清洗洗漱用具,保持眼部清洁,不要用脏手揉眼睛等。对于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也要提醒,如对使用滴眼剂的患者,有很多患者不舒服时才用,症状稍有好转就停药,这样可能会使病情延迁不愈或产生耐药性[5]。告知患者正确用药的必要性及依从性差的危害,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特别关键。

2.5 注重医护人员素质的提升培训

要将心理护理落实到实处,良性发展下去,必须要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建立专业化、专门化的眼科门诊护理团队。尤其是对年轻护士的培养与教育,可对护理人员定期进行讲座培训,组织座谈会议,让护士们发表工作感受及日常遇到的护理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这都有助于护士的成长和团队成员素质的提升。另外要有良好的考核机制,督促护士努力工作,明确护士接待病人的具体职责及步骤,并严格进行监督指导。如对待患者从着装仪表、面带微笑、语气和缓、态度回应等都作出示范。并对表现优异,工作勤奋的护理人员予以奖励,鼓励他们的积极性,形成科学合理的竞争考核机制。要定期对患者进行访问,询问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对改善护理环境,加强团队建设也有一定的作用。如可以制作相关的表格,列出患者的常见需求和心理想法,既方便患者填写,也可让我们看出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选择最优的护理措施。

3 结语

通过对心理护理的了解和学习,对眼科的门诊护理工作帮助极大,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率为97.62%。并使护理队伍更加现代化与人性化,使护士明确了自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个人价值也得到提升,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实践。但优质的护理服务和护理模式还不能止于此,要加强创新研究,积极摸索更好的服务方案,完善护理细节,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南丁格尔说过,护理本身是一项最精细的艺术,精细的艺术要靠高洁的护风和高尚的护德铸就。因此面对护理工作的丰富内涵,还有很多知识和方法值得去挖掘开拓。

[1]褚玲玲,谢刚敏.心理护理的概念及成分研究进展[J].中国肺部疾病杂志,2010,3(1):67-68.

[2]武思宇,吴立新.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5):78-79.

[3]刘洁梅,张良.眼科门诊病人眼病构成情况调查[J].广州医药,2007,38 (4):71-73.

[4]裴惠.优质护理服务在眼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 9(17):185-187.

[5]刘海鸿.眼科临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2(10): 140-141.

R725

A

1674-0742(2013)05(a)-0146-02

2012-11-26)

猜你喜欢
眼科门诊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门诊支付之变
升降散加味治疗眼科疾病验案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