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视阈下中外文化交流思考——以中国—东盟教育合作为例

2013-02-18 16:00■李
江西社会科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教育领域文化交流东南亚

■李 涛

“冷战”结束后,中国与东盟组织正式建立对话关系,双边合作进入新阶段,双边关系也达到历史上最好时期。这与不断增强的中国经济、军事力量密切相关,更与中国在东盟地区开展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密不可分。作为中国对东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日益成为推动中国与东盟友好发展、提升中国软实力以及塑造海外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

一、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及特征

软实力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Joseph Nye)提出的,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所体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的吸引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1](P25)关于软实力的形式与特征,有学者认为软实力包括“政治制度的吸引力、价值观的感召力、文化的感染力、外交的说服力以及领导人与国民形象的魅力和亲和力”[2](P15)。也有学者认为“软实力”是一种通过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感召力而吸引他人的能力,它具体表现在国际事务中,就是一个国家能够通过自身文化、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吸引力而非强制力,使得别国追随其政策、仰慕其价值观、学习其发展过程。[3](P4)在当今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的格局下,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愈来愈突出。

由于文化力和软实力既有相似之处和密切联系,又在用法和内涵上有一定的差异。有的学者习惯使用软实力概念,有的学者倾向使用文化力概念。由于二者无法完全互相替代,但是却可以同时存在形成互补,所以产生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4](P6)文化软实力一般是指文化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凝聚力、影响力以及感召力。它是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社会有更加持久的渗透力,正在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体现在其核心价值观念、伦理原则、哲学思想、意识形态、政治理念与制度设计在国际上的渗透力、影响力、吸引力,国家整体形象对其他国家产生的亲和力。因此,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的重要途径,需从战略上予以重视。

二、中国与东盟教育领域文化交流与合作的现状与特点

东盟作为本地区内一个重要的行为主体,自古以来就与中国在文化上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长期受到中华文明的熏陶,是中国周边外交政策实施的重要区域。在东南亚地区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增强我国在该地区的融合同化能力、影响力、吸引力、亲和力,是拓展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路径之一。而当前中国—东盟教育领域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正是通过留学生培养、语言教学、人才交流、学术交流等对外文化交流形式来促进中国与东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良性发展,实现我国对东盟国家开展软实力外交的战略目的。

(一)交流与合作的主要方式

1.东南亚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吸引东南亚国家来华留学生一直是中国对东盟文化外交的重要形式,也是让东南亚国家了解中国以及让中国了解东南亚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国政府为吸引东南亚国家学生来华留学,提供了坚定、稳定和连续性的政策鼓励以及专项的经费支持。中国的留学生制度为许多东南亚国家培养了大批科技、教育、外交和管理人才。不少东南亚国家来华留学生学成毕业后,有的成为驻华使节,有的成为所在国的政府要员。还有一大批留华毕业生,在教育、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直接从事着和中国的交流与合作;在越南、泰国、老挝、缅甸等国,由来华留学生建立的来华留学服务机构和留华毕业生组织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开展各项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桥梁,为推进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友谊、合作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汉语及汉文化在东南亚的推广与传播。语言是文化传递和传播的最佳载体,历来受到各国的重视。开设语言学校和课堂,是许多国家开展文化外交的重要措施。[5](P33)伴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以及中国—东盟双边关系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东南亚国家民众希望了解中国文化,学习中国语言,这为汉语及汉文化在东南亚的推广与传播提供了契机。在东南亚地区建立“孔子学院”是国家汉语及汉文化在东南亚的推广与传播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孔子学院一般来说包括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其主要开展汉语教学和中外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具体而言包括开展汉语教学;培训汉语教师,提供汉语教学资源;开展汉语考试和汉语教师资格认证;提供中国教育、文化等信息咨询;开展中外语言文化交流活动。依据国家汉办公布的信息,到2012年为止,汉办在东南亚地区总共开设孔子学院27所,孔子课堂14个,注册学生达5万人,参加文化活动人数达10万人。[6]

向东南亚地区派遣汉语教学志愿者也是国家在东南亚地区进行汉语及汉文化推广与传播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目前在东南亚地区存在着对汉语的强劲需求,出现了“汉语教师荒”的现象,一些国家希望在汉语教师方面得到中国的帮助。而国内专业汉语教师资源相对有限,启用志愿者计划无疑可以缓解燃眉之急。2004年4月15日,中国正式启动了“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在东南亚地区,以泰国为例,通过中泰双方的共同努力,泰国已形成了以20多所孔子学院课堂为龙头、约900名汉语志愿者教师所在的1005所中小学为重点的中国语言文化推广新平台,成为中泰友好交流的新生力量。[7]

3.在东南亚地区设立国外文化中心。当孔子学院在东南亚地区涌现的时候,中国文化中心也活跃在文化外交的舞台。经过近五年的筹备,2012年11月21日泰国曼谷中国文化中心正式成立。这是我国在海外设立的第10个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在东南亚地区设立的第一个中国文化中心。曼谷中国文化中心的正式建成,将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教学培训和信息服务,成为中泰两国文化交流、增进友谊的又一重要平台。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以优质、普及、友好、合作为宗旨,围绕文化活动、教学培训和信息服务三大职能,不间断地在驻在国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成为文化交流合作的平台和增进理解互信的桥梁。

(二)交流与合作的主要特点

教育领域文化交流与合作成为中国同东盟各国友好外交关系中的重要部分,受到各国高层的高度重视。教育领域文化交流与合作所蕴含的“文化软实力外交”在中国—东盟关系中的重要意义不容忽视。[8](P277)总体上,中国与东盟教育领域文化交流与合作呈现出途径多种多样、领域不断延伸、双向流动性增强、内容更加丰富等多方面的特点。

1.交流与合作途径多种多样。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是双方教育文化交流合作的重点,受到双方政府、高校和民众的支持,新世纪以来发展迅速。当前正处于中国—东盟政治、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阶段,双方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可以预见双方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会更加密切。除了上述的东南亚地区蓬勃发展的孔子学院与课堂,近年来靠近东南亚地区的云南、广西、贵州、广东和福建等省份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联合办学。中国高校与东南亚各国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为频繁、积极,形式更为丰富多样。

2.交流与合作领域不断延伸。近年来,除了双方的高等教育合作外,双方在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交流合作方面也得到稳步发展。2010年10月13日,“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为中国和东盟各国的政府部门、社会团体、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等搭建了一个合作的平台。在基础教育上,双方也在探索合适的合作形式和机制,譬如在第二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上,双方达成协议,将不断扩大双边学生交流,加快学历、学位互认进程,相互间开设语言、文化、历史课程,以增进本地区青少年对各国情况的了解。在人才培训方面,我国与东南亚还开展政府官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重点加强农业、交通、能源、商贸、法律、旅游、金融和语言文化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工作。

3.交流与合作双向流动性增强。随着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日益密切,中国与东盟在教育领域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双向流动性明显增强,取得喜人的局面。一方面,东盟各国对华文教育的需求不断扩大,加上相近的文化背景和较低的学费、生活费,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东盟各国学生来华求学。就来华留学生人数而言,近10年来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由2000年约3300人增加至2011年的5.48万人[9],11年间增加了近17倍。根据中国教育部的《来华留学生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东南亚国家来华留学生将达到10万人。中方还将在未来十年向东盟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并邀请东盟国家1万名青年教师、学者和学生来中国访问。另一方面,由于东盟主要国家的教育制度受西方国家影响较大,与英美高校联系密切,教育体制完善,英文教育水平较高,已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到当地留学深造,如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

4.交流与合作内容更加丰富。21世纪以来,中国与东南亚教育领域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对话机制更加完善,人文交流更加深入。2004年12月21日,中国与东盟签署《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2011-2015),行动计划指出双方加强在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的具体努力方向。在各自政府有力的支持下,中国同东盟国家的教育交流合作发展迅速,各种形式的合作机制逐渐形成并完善。其中,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是目前为止级别最高、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活动。在教育部和外交部的支持下,从2008年起,“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已连续在贵州举办了五届。教育交流周的主要内容有中国—东盟大学校长论坛、中国—东盟高校合作会议、中国—东盟国家教育展、中国—东盟青少年艺术节等。在2010年8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东盟国家教育交流周上还启动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标志着双方教育交流合作机制进入更高层次和更深领域。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东盟中心已经建成,这对促进中国与东南亚民间交流,深化彼此教育领域文化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国与东盟教育领域文化交流与合作面临的主要困境

虽然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文化软实力拓展中取得一定的成果,中国与东盟在教育领域文化交流与合作方面也取得长足的进步,良好的中国形象在东南亚地区也逐渐塑造起来,但是毕竟中国对东盟文化软实力拓展的理论与实践起步较晚,与东盟的教育领域文化交流与合作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一)交流与合作发展不均衡

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南亚国家逐渐消除了对中国的戒心与疑虑,与中国的睦邻友好与互助合作关系有了新发展,但大多还停留在经济贸易领域的交流合作,而在教育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受关注的程度不高。发展不均衡就是其中的一个现象。譬如,从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在东南亚地区的分布来看,以泰国和印度尼西亚最多,分别有23个和7个,甚至在老挝、柬埔寨都各有1个,而在越南和文莱,目前为止尚未建立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这是中国对东盟教育文化交流的一个窘境的缩影。这种不均衡发展在中国对东盟的文化交流的其他实践活动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显然不利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全面建设以及中国—东盟关系的长远发展。

(二)交流与合作尚未形成一股合力

目前中国与东盟的教育领域文化交流与合作形成了以西南、沿海省份为重点的格局。由于这些省份在地域上与东南亚国家相近,在开展同东南亚国家教育领域文化交流与合作上有明显优势,引领着中国和东盟之间的教育领域文化交流与合作发展趋势。但由于目前这些省份与东南亚国家的教育领域文化交流与合作,大多属于各自为政,各省份的教育资源没有进行有效地整合,也没有按各个省份、各个高校的特点和优势分工协作,形成一股高规格、多层次、影响大、范围广的面向东南亚的教育领域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合力,所以容易出现合作不成体系、竞争无秩序的局面。此外,这些与东南亚国家双边之间教育领域文化交流与合作还存在着合作面窄、深度不够的情形。这一方面是指内地省区基本没有参与到这种教育领域文化交流与合作中来,另一方面是指交流与合作基本还局限于高校留学生教育合作、孔子学院创建等方面,所涉及的面比较窄,而且规模和效益也比较有限。

(三)文化差异性容易引发文化冲突

文化发展的一个巨大动力就是不同文化模式之间的交流。然而,文化的交流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不同文化之间常常由于存在的差异性而引起文化冲突。[10](P35)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在文化之间不可避免存在差异,而且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如在对彼此文化的理解没有足够包容、平等和信任的情况下,接触与交流越多,可能误解、抵触、冲突甚至对立也会增多。就东南亚国家在华留学生而言,其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问题涉及面就相当广泛,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有思维方面、道德观念方面、价值观念方面、隐私权方面、风俗习惯方面等。[11](PP242-247)这些都是影响中国对东南亚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进一步拓展与双边教育领域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潜在障碍。

(四)长期囿于意识形态和政治壁垒的障碍

东南亚国家虽然在文化上和中国有着很深的渊源,但由于意识形态和政治壁垒的障碍,他们一直对中国心存芥蒂,担心中国的强大会在经济、军事上对他们构成威胁。面对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东盟内部许多国家感到了竞争的压力,“中国威胁论”等言论随之泛起。他们的担忧主要包括如下三个层面:实际的威胁 (南海问题)、经济层面的威胁(经济竞争)与潜在的威胁(中国国力的增强)。[12](P216)对东盟国家而言,十国的总体实力与中国大致相当,但如若分开来,他们都是中小型国家,单独国家的力量远远低于中国。而东盟作为中国身边的小兄弟,他们对于中国的依赖要大于其他国家,这就加剧了一些东盟国家在处理与中国关系时的紧张情绪。[13](P23)因此,在东盟内部,长期囿于意识形态和政治壁垒的障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东盟与中国在教育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

四、推进中国—东盟教育领域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几点思考

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方面,一个国家对外文化交流政策是否有效,将对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大小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中国—东盟教育领域文化交流与合作是我国对东盟实施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提升我国在东南亚地区软实力、国家形象的有力手段之一,必须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展对东南亚国家的教育文化交流活动。

(一)加大对东盟文化软实力拓展的力度

中国对东盟开展的文化软实力拓展活动,从实践上验证了约瑟夫·奈软实力概念的成功,即通过非军事的手段,以合作、协商、说服等形式是可以在一定意义上实现国家的目标。通过对东盟国家文化软实力拓展活动,中国与东盟逐步建立起了一种互信、互利、共赢的良好关系,逐渐提升了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如今文化软实力拓展已成为国与国、国家与国际组织间合作的新途径与新手段,中国仍然需要加大对东盟文化软实力拓展的力度,加强双方教育领域文化交流与合作,才能在东南亚地区营造一个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周边环境,为中国的和平崛起争取到宝贵的战略机遇期。

(二)制定对东盟教育领域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整体规划

由于东盟各国存在着发展水平不均衡,各国情况不尽相同这一具体实际,我们在制定对东盟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整体规划时,既要根据我国对东盟经济、政治、文化合作需要以及各高校的优势和特色,建立一个面向东盟教育合作的体系,形成一股规格高、影响大的合力,还需要认真考虑其内部国家实际情况的差异,尊重各国的发展差异,根据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外交战略、具体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发展规划。

(三)大力发展东南亚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

发展东南亚国家来华留学生是加强中国—东盟教育领域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有效途径之一。东南亚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与培养工作,较之其他教育领域文化交流与合作形式具有难以替代的独特优势。首先,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属于近邻,交通方便,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气候饮食相近,具有地缘、人文、族缘等方面的优势,东南亚国家学子愿意赴华留学;其次,来华留学生群体通过在华的学习与交流,对中国近几十年的发展变化有切身感受,更能客观真实地看待中国的发展,对于开展中国—东盟之间的交流也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影响力,这有助于我国与其母国之间的各项交流;最后,通过对来华留学生的精心培养和教育,可以建立起稳定和长期的师生关系,可为我国对东盟文化外交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推进中国与东盟高等教育合作办学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深化,中国正加强与东盟各国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的合作力度,以提高区域内高等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自贸区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与东盟加快教育合作的进程,分别签署《中新教育交流合作协议》《中越学位学历互认协议》《中泰教育合作协议》等系列教育合作协议,为跨境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些毗邻东南亚地区的地方省份在制定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将扩大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办学,重点支持一批大学建设成为国际化程度较高、与东盟高校关系密切、在东盟地区具有一定影响的大学;自办或与东盟高校合办一批与东盟有关的专业、课程、衔接教学计划,互认学分;到2020年建成面向东盟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高地,建设成为中国最大的面向东盟区域国际学生流动中心。[14]目前,中国教育部正在积极谋划教育输出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未来10年间中国与东盟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空间巨大。

(五)开拓、创新交流与合作的新形式和新机制

目前,中国对东盟国家的教育领域文化交流与合作成果已初步得以显现,教育领域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方式、形式也日趋多样化。但仅靠一年一度在贵州召开的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一年一度在南宁召开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是难以满足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需要。教育部可与文化部、外交部等其他部门协同一致,举办面向东南亚的大型教育合作论坛、教育展、学生夏令营、文化交流周等活动,创新中国与东盟教育领域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新形式,提高我国高校在东南亚区域的知名度。例如继续深化教育部和外交部支持之下的“东亚峰会高等教育合作论坛”这一机制,在东亚“10+6”的机制下邀请各国政府机构、高等教育机构官员参加,搭建东亚峰会框架下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稳定平台,完善交流与合作机制,加强教育高层对话,推动东亚峰会各成员国在教育领域进一步开展合作。又如继续深化“大湄公河次区域高等教育基金会”(GMSTEC)这一合作机制,探索开展大湄公河次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重点领域和有效途径,加强高等教育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

[1](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2]詹得熊.软实力对中国的启示[N].参考消息,2004-07-01.

[3]朱虹.文化主权原则与国家软实力[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8).

[4]马晓明.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中国对外文化交流路径分析[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1.

[5](美)傅立民.论实力:治国方略与外交艺术[M].刘晓红,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6]国家汉办.关于孔子学院[EB/OL].http://www.hanban.edu.cn/confuciousinstitutes/node_10961.htm.

[7]方慧玲,农燕鹏,王玉龙.孔子学院花开东南亚[N].广西日报,2010-01-27.

[8]陈志敏,肖佳灵,赵可金.当代外交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新华网.中国提前实现与东盟“双十万学生流动计划”[EB/O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 -09/18/c_113120871.htm.

[10]黄珂.冷战后中国对东盟的文化外交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1.

[11]陆应飞.外国留学生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问题探析[A].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C].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12]曹云华,唐翀.新中国—东盟关系论[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13]蒋玉莲.影响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因素与对策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2006,(10).

[14]林艳华.中国与东盟加速教育合作,服务自贸区建设 [EB/OL].http://www.chinanews.com/gn/2010/12 - 24/2744712.shtml.

猜你喜欢
教育领域文化交流东南亚
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
以“春风化雨”的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心通意和”
充满期待的中韩文化交流年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人工智能视阈下教育领域各层次的战略管理框架
闽菜“太平肉燕”飘香东南亚
基于文献计量的数据素养及其教育领域研究态势分析
奇幻迷香 寻味东南亚
美俄聚焦东南亚
江江西率先突破高考、教师交流、民办教育深化综合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