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特色的认识与思考

2013-04-07 14:25彭海涛
关键词:中等职业办学特色

王 玲,彭海涛

(四川省南充卫生学校,四川 南充 637000)

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特色的认识与思考

王 玲,彭海涛

(四川省南充卫生学校,四川 南充 637000)

办学特色是中职学校发展的品牌生命力,也是当前中职学校发展的关键。当教育者争先谋求学校学科和专业门类的全方位发展时,认识办学特色的特征,进行学校发展过程的独创性构建显得尤为重要。中职学校办学特色的创建要以“类”特色为前提,找准自身发展的策略、最终构建独特先进的学校个性。

中职学校;办学特色;办学理念

中等职业学校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是我国中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对高学历人才高度重视,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形势日趋严峻。中职校要想实现科学发展,在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置于不败,就必须走特色发展道路。作为一名国家示范中职卫生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从我校的办学特色和创建过程中得到了一些有益启示。

一 以“类特色”为前提把握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特色的特征

1.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特色的误区。

随着国家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各级党委和政府把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作为重要职责,各层次各类别的学校响应号召,力争办出自己的学校特色。当教育者谋求自身事业特色的时候,即意味教育者主体意识的觉醒,预示着教育事业的繁荣与振兴。[1]然而,对于“办学特色”的理解却出现了各种误区:一是认为“新”“奇”就是办学特色,刻意追求不符学校实际的做法,无视学校的客观实际和办学规律;二是认为“高”“大”“全”就是办学特色,学校楼高而多、校舍面积大、专业设置全面等等注重表明形象的宏大而未能挖掘本校内涵发展模式;三是“以点概面”的浮夸风气,认为学校有一两个突出的项目就是学校的办学特色,这种夸大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则显得言过其实。

2.“类特色”是中职学校办学特色的前提。

事物有层次之分、类型之别。从层次来看,中等职业学校区别于高校和普通中小学以培养初、中级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中职学校又有类型之分,现行多以学科专业划分,有师范学校、卫生学校、旅游学校等。每一类学校都有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刘宪君称之为“类特色”, “类特色”指同类学校因其办学性质相近而共同具有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独特的办学特征。[2]中等职业学校在创建自身办学特色时就要明晰自己在整个教育系统所处的地位,以“类特色”为前提。首先,“类特色”决定了中职校的学校性质和专业设置的类别。面向哪个行业培养人才,就得按照行业要求和标准来设置学校专业。比如,面向基础教育培养师资,就以师范专业为主体专业,此类学校为师范学校;其次,“类特色”决定了中职校的“产学研”一体化方向。中职学校的实训基地、教学设施、基础建设等都是由学校的专业设置决定的。如艺术学校的艺术培训中心等;第三,“类特色”决定了中职学校的社会服务区域和功能。中职学校基本是为本地市县和邻市县的学生找到一条谋生之路。

就我校而言,属于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培养中专和大专两个层次的专业人才。护理和检验专业是我校的特色专业,另外还开设助产、药剂、医学美容、计划生育等卫生类相关专业;学校的附属医院在领导的重视下也日益发展壮大。我校在明晰自身“类特色”的前提下,真正做到集“教育、医疗、科研”一体化的一流中等卫生职业学校。

3.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特色的特征。

办学特色应该是在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的前提下,依据自身的办学理念和教学风格形成的长期的、稳定的、优质的不同于其它学校的风貌。办学特色的基本特征是指教育的优质性、办学的独特性和价值性以及办学特色的历史性。中职学校又区别于高校和中小学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第一,专业设置突出市场需求。中职学校以社会和市场变化为导向,灵活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第二,教学目的突出能力需求。中职学校的学生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是掌握娴熟的应用技能,在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第三,教学过程突出实践应用。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学校实训场地的建设都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目的。

二 特色构建在中职学校办学过程中的核心任务

竞争是当前教育环境中的社会选择过程,而办学特色是中职学校建设必不可少的品牌优势,没有特色的学校就会被淘汰,因此,构建办学特色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了解竞争对手,从比较、选择中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全方位构建自身特色。

1.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的特色构建。

办学理念是一种思想力,是创办学校特色的灵魂所在。有力的思想力一旦被接受就会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对学校或社会产生影响力。中职学校而言,鲜明的特色办学理念是要体现教育的发展方向又要适应经济发展的趋势,中职学校要培养面向社会第一线的生产、服务、应用性人才,大力推进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府、企业合作,并且适时抓住自身的优势办出地方的优质示范学校。

培养目标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中职学校就是要培养创新性技能型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初中级专门应用性人才。围绕这一目标,特色培养目标的制定就要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状况的实际,形成学校独特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要在社会条件的现实中实行动态的发展,要适应和反应当今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2.校园文化和课程设置的特色构建。

校园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校园活动中创造体现出来的。特色校园文化是与办学特色相匹配的一种形态,是为全校师生所接受并愿为之付出实际行动的精神理念。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应体现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以及职业文化的传承性和创新性。因此,在营造校园文化时应充分考虑学校实际,科学设计方案,从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打造特色的校园文化。

课程设置是中职教育与市场需求相衔接的的纽带,是学校按照市场需求主动、灵活适应社会变化的切入点。合理的课程设置应考虑开设的内容、课程的先后顺序以及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等。特色的课程设置除具备合理性外还应体现时代性和适用性,一切课程设置都应以培养学生毕业参加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目的。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要紧密围绕职业需求,重视实践、技能训练,突出职业性的特点。

3.师资队伍和教育科研的特色构建。

学校育人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就是教师,优秀的教师能够教出更多优秀的学生。要形成学校特色,必须有一支与之相适应的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3]中职学校的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熟知教学内容、把握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势,交给学生最新最全的知识。“双师型”教师是中职学校创办学校特色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另外,也不可忽视对研究型、实践型等教师的建设。中职学校的特色教师除了在学历、知识上有特别要求外,人格和素质要与学校校相吻合,如此才能发挥出教师的最大潜能。

教育科研是评价学校发展情况、分析教育教学状况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学校高学历高水平教师的研究能力,共同促使学校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中职学校必须开展教育科研,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分析前人、其他同类学校走的弯路,取长补短。倡导中职学校以“科研兴校”,找准办学特色的生命线。

三 形成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特色的有效策略

中职学校办学特色的创建,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之道,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之路,也关系到中职教育的未来走向。这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也是需要一个全方位、周密性的策略部署。

1.找准自身定位,把握发展方向。

正确的自身定位有助于中职学校清晰的把握发展方向。我国中职学校办学思路首先是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其次要考虑社会各方面对中职学校提出的新的要求;最后考虑自身发展的“类特色”。具体而言,中职学校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服务面向的定位。学校的服务面向就决定了学校所要培养的人才类型,没有搞清楚自己的社会服务功能,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会出现与社会格格不入的现象。第二,发展目标定位。发展目标包括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学校发展目标的制定要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过分高估或低估自身的实力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校的发展。第三,学校层次、规模定位。中职学校肩负着为社会输送人才的责任,也兼负着为高一级学校培养生源的任务,中职学校的层次和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对人才需要的质与量的限制。

2.因势利导,强化品牌建设。

“优胜劣汰”的生物进化论道理告诉我们,在残酷激烈的教育竞争中会淘汰一些学校,但这种淘汰也证明了教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职教育在社会中的不可替代性使中职教育能够生存并得到了稳健的发展。既然如此,中职学校更应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形成自身独特的品牌力。在塑造品牌形象时不能一味的追新求异,而忘记了自身优秀的历史文化背景;也不能固守着自己的历史,不懂得适应社会的变化。

3.在激励中成长,在评价中发展。

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环境下,注重教育的激励、评价等功能对于促进中职学校的发展大有裨益。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教育效果最终要接受社会的考查、市场的检验。学生毕业率、就业率以及人才的社会适用程度是学校接受社会评价的主要方面。因此,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直接反应了学校的品牌声誉以及学校的办学特色。市场检验、社会评价是促进学校完善发展的激励因素是激励中职学校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

4.由点到面,整体推进与优化。

创建学校特色不能在原地踏步,可以在鲜明特色点的基础上开拓和发展新的特色点,做到点与点相衔接。特色项目与普通项目之间的衔接是否成功会决定整体推进的进程与效果。就我校而言,在整体推进和优化过程中有两大特色之处,第一,特色专业之间的衔接。起初,我校只有护理一个重点专业,再对比我校与其他学校的发展情况后,适时的带动了检验专业成为第二个重点专业。第二,教师发展规划。我校在校长的带领下,制定了多种教师进修制度、教师培训制度,大批的新手型教师已逐渐向专家型教师发展,为我校培养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金瑞.试论职业学校的办学特色[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基础教育版),2004(6):125.

[2]刘宪君.论大学办学特色的创建[J].高等教育研究,2012(1):53.

[3]莫国定,竺辉.职业学校“办学特色”建设的认识与思考[J].职成教育研究,2011(6):104.

[4]顾明远.啥样才算“办出特色”[N].中国教育报,2000-5-23(9).

ClassNo.:G639.21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UnderstandingandReflectionofCharacteristicsof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s

Wang Ling,Peng Haitao

(Sichuan Province Nanchong Health School, Nanchong, Sichuan 637000,China)

Features for running the school are the vitality and the key to operate a vocational school well . While educators have strived to fulfill complete progress comprising disciplines and specialties, features for running the school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ourses should be promoted simultaneously . And distinguishability should be taken as the premises of vocational schools advancement. Moreover, the unique tactics to be adopted to construct a school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

vocational schools; features for running the school; educational philosophy

王玲,硕士,教师,四川省南充卫生学校。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彭海涛,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省南充卫生学校。研究方向:烧伤整形美容外科临床工作。

1672-6758(2013)05-0006-2

G639.21

A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办学特色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特色种植促增收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中医的特色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