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职院校德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探索

2013-04-07 14:25王彩凤
关键词:德育教学内容院校

王彩凤

(伊春职业学院,黑龙江 伊春 153000)

提高高职院校德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探索

王彩凤

(伊春职业学院,黑龙江 伊春 153000)

对高职院校学生实施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道德教育,这是我国德育教育的必修课程。当前高职院校德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势在必行。试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做些粗浅的分析,以便能充分发挥德育的功能。

高职院校;德育课堂教学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利用好学校德育课堂教育的主战场,成为我们要进行的重要工作。高职院校的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职业技术人才。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和科学文化素质,直接关系着中国的未来。因此 ,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

一 高职院校德育课堂教学的现状

1.教学模式单一。

提到政治理论课,有的学生马上反映出来的是“ 睡觉课 ”,对老师讲解的知识内容毫无兴趣。课堂教学仍然是当前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可长期以来,德育课堂实行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单向理论传输”。教学模式缺乏趣味性,使学生完全丧失学习兴趣,根本达不到高职院校德育的课堂教学目标。

2.教学方法不灵活。

德育课堂教学方法千篇一律、 缺乏新意 ,不能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师生缺乏必要的交流,学生对善恶美丑的体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此种教学方法,学生所能做的只是死记硬背课本知识,学生的实践及感悟少之又少,无法通过体验而达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目的,不能深刻体会出德育课程开设的真正现实意义 。

3.教学手段陈旧滞后。

“粉笔加黑板”仍然是当前德育课堂教学的传统手段。一些高职院校现代教学设备配置严重不足,限制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而具备现代教学条件的院校,部分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对各种多媒体设备的技术特点、功能了解不够,不能熟练操作自身所选工具,致使教学内容松散,衔接不紧凑,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学秩序陷入混乱,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4.课堂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德育教学内容应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和创新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应该通过德育教学,引导 、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和分析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但在当前一些院校的德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针对社会实际问题的真实教育还很不够,易造成回避问题的感觉 。教学内容滞后于时代,虽然强调了人情味,却淡化了德育教学的实效性;突出了 “感情投资 ”, 却忽视了引导教育学生提高觉悟;侧重自我教育,却放松了系统灌输;使德育教学出现了“以包代教 ” “以乐代教 ” “以奖代教 ” 等一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二 增强高职院校德育课堂教学实效性势在必行

当前德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学应该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总体原则,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与高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的内在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有机统一,切实增强高职院校德育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极大地增强德育教学的课堂效果。调查表明,当前高职院校德育课堂气氛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近85%的学生仍认为课堂气氛一般乃至枯燥乏味。德育课堂现状是教师认真备课,讲课口干舌燥,而学生却“人在曹营心在汉”,课堂教学气氛“死水一潭”。结果是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可以说课堂教学是极其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三 构建有效德育课堂教学的途径

1.注重情境教学模式,体验教学。

所谓情境教学,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来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情境创设时,教师应根据现行教材的基本内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周围世界作为参照对象,选择典型而综合的材料,创设特定的语言和问题等情境,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和分析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学到新知识、形成新观点,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手段。

例如结合课程设置的会计专业,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企业招待费严重超标,企业经理以炒鱿鱼来威胁你做假账,该如何选择?在学生讨论过程中会发生激烈的争论,在“是要养家糊口的饭碗”还是“坚守会计不做假账的职业道德规范”之间发生了激烈冲突。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做假账的利弊后,应进一步启发,是否可以选择避免不良后果的方法。而学生会提出如下解决方案:(1)收集做假账的证据和举报的办法;(2)努力钻研业务、胜任岗位和掌握关键技术的办法;(3)避免透支、创新财务管理软件等办法。最后,教师将引入企业管理文化等,指导学生如何成为一名高素质劳动者,根本途径是必须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着手,才能成为自觉践行社会道德规范的守法公民。

2.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比较偏重向学生灌输知识,缺少创新,方法单一,无法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是按教学活动的外部形态来命名的。如讨论式、启发式和活动式教学方法。讨论式通过师生互动,思维碰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同时对知识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加灵活的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以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环扣一环的方式来组织相关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掌握和理解,与此同时又锻炼了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开拓了智力。活动式是为了增加教学的实践性和动态性,让学生合作完成任务或独立操作,通过手脑并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独立意识和相互合作精神。

3.更新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教师和学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设备或媒体。

在高职院校德育课堂教学手段方面,除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式教学手段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符合高职学生心理特点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指各种电化教育器材和教材, 即把幻灯机、投影仪、录像机、DVD机、计算机等多媒体工具搬入课堂,将这些直观教具运用于各教学领域。 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有兴趣积极参与学习,增强教学效果,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开拓了智力、提高了能力,而且充实了教学内容,避免了许多繁琐的讲解,同时提高了教师教学的兴趣和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录像—讲课式:借用现代音像设备,选择合适的教学录像内容,如高质量的形势报告、事迹报告、艺术鉴赏、反面案例等录像内容,通过讲课与看录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多媒体教学—讲解形式: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相关的教学软件,同时把与教学有关的各种辅助资料,如图片、表格、文摘等通过投影设备直接展示给学生,使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饱满,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力;增强了教学的可信度和真实性,增大了教学信息量,同时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改进教学手段方面,高职院校德育课的教师应率先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高,尤其是要学会使用计算机及多媒体等技术,用先进的教学技术进行德育教学。在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运用能力之后,还应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用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进行德育教学方面的课程建设,或自行制作一些教学软件。高职院校德育课教师还要学会使用互联网络,通过网络来了解国内外德育教育的现状和水平,增加信息的来源渠道,适时获取最新信息。还可以真实地了解当今学生的思想动态等,减小对学生认识的偏差。

4.课堂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

高职院校德育课堂的教学内容要与当代实际相结合,不断地革新,更加注重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及生活实际。

首先,教学内容要富有时代的气息。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迅速变革的时代,社会发展瞬息万变。社会变化需要教师拓宽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如合作意识、担当意识、环保意识、网络道德意识、感恩意识等等,以上内容都是学生在学习生涯甚至人生发展过程中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更是一个人健全发展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体现了时代发展对个体的要求,是可以作为高职德育教学内容来源的。其次,教学内容要富有生活气息 。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中。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就是不断地从生活本身出发去寻找资源、发现问题,把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作为教学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其思考,从而解决他们生活问题。这就是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德育内容具有生活气息,才会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

5.注重社会实践,拓展思维训练。

德育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书本知识,更应注重的是学生的思维训练。教师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可以提出跟社会密切相关,并能更好地拓展学生发散思维的热点问题,由学生去讨论,然后写出报告。通过一系列这样的训练,巩固了基础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高职院校德育教师应在德育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原来的“单向理论灌输”转变为“双向交流”,使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

总之,要构建高效的德育课堂教学,就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促进高职学生知、情、意、行各方面和谐发展,让高职院校德育教学在学生成长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1]李显棠,段鑫星.论社会实践对德育模式的优化[J].思想教育研究,2011(5).

[2]程则思.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9(5).

[3]解筱杉.新时期高校德育实效低下的反思[J].成人教育,2005(9).

ClassNo.:G642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ExplorationoftheEffectivenessofMoralEducationClassroomTeaching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

Wang Caifeng

(Yichu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Yichun, Heilongjiang 153000,China)

Marxist theory and moral education is a required course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Nowadays there are so many problems in the moral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How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has been studied urgently .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form and teaching means ,the paper analyzed how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s of moral educations and obtain a better teaching result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oral education teaching

王彩凤,硕士,副教授,伊春职业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育。

1672-6758(2013)05-0018-2

G642

A

猜你喜欢
德育教学内容院校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