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与就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及问题探析

2013-04-07 14:25
关键词:经济

张 巍

(西南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4)

创业与就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及问题探析

张 巍

(西南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4)

从创业与经济发展、劳动就业的角度分析了创业的作用及创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和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认为创业的两个最主要的经济作用是资本的动态化和新的更有活力的经济组织的形成,从而使得其在就业创造、产业结构转变、增加社会总产品和服务总供给有明显的作用。但其过度发展会增加家庭产生矛盾的风险,经济运行不确定性的风险,并增大社保基金负担,也会使金融风险、法律风险加大,且会进一步加重环境与能源的负担,以及由各种条件波动带来的国家管理难度。但换个角度来说这些风险又激发了经济、管理、心理、金融、法律相关社会科学阶段性发展与兴起。

创业;经济发展;就业;风险

一 创业的发展概述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已经确立,很多城市在最近的调查中发现私有企业已经占国民经济总量的一半,据一项调查显示有的城市如成都、广州、浙江等地私有经济已经超过了50%。在全球创业报告2005对中国成年人的一次调查中发现中国18—64岁成年人创业比例已达13.7%,高于美国。

在对我国发改委的一次采访中,中小企业司的领导谈到我国中小企业占国民总产值的60%,而有文献说2008年美国中小企业也占其国民总产值的50%,可见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者发现美国70年代中后期以后的新增加就业有80%由中小企业提供,另外,大多数学者在研究美国9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的特征时发现与创业的增加成较强相关性,学者发现1990年以后美国每年都有100多万个新公司成立,创造了大量产品和服务价值,为此研究好中小企业创业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增长又带动了就业增长,亚行研究了中国就业的增长,并提出了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全球创业观察的一项研究认为gdp差异的30%由创业活动水平决定。

二 创业与就业关系解析

据统计,欧盟在1997到2001的几年时间内由于采用了鼓励创业的政策,使就业岗位增添了1000多万个。在我国创业也是国家解决就业问题和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之一。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要与建立与社会主义现阶段相适应的创业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并营造适宜创业的文化氛围,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指导思想,2008年国务院又发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指导文件。

我国目前人口众多,劳动力过剩,据2009年的统计我国农村人口仍然占55%。从龙永图先生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讲话看出我国人口红利的存在是一个长期过程,笔者认为劳动密集型行业仍然是我国的主要产业,只是表现比以往更加高级的形式,在高科技产业中仍以劳动密集型技术为主要特征。应该取长补短变人口劣势为优势,并通过不断的结构调整、教育等措施使得绝大部分人适应社会的变革,还应当看到丰富的人力资源也是我国的宝贵财富。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就业与收入分配司的《2011年一季度就业形势分析与建议报告》分析称2011年我国至少有9000万农业富余劳动力需要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就业,还要新增约800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另外还有660万高校毕业生加入就业队伍。在2008年搜狐网的报道发现我国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已经从过去的90%跌落到65%。除此之外还有企业破产和辞退的人员以及军队专业以及留学归国人员。可以看到现在新增劳动力的知识结构劳动技能不同,地区分布不均,人数众多,就业面狭窄等各种矛盾凸显,现在由于受经济危机,外国政局动荡影响我国出口形势不乐观。不少学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其中重要的一种渠道就是自主就业即创业。

中小企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就连我国的高科技企业也主要看劳动者的应用能力,这实际是不再看重学历,恰好成为解决我国就业的一大途径,使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日本学者有澤认为中小企业就是一种廉价劳动力的组织形态,所以笔者认为闲散廉价劳动力的利用是中小企业创业的又一贡献。在中国的现阶段,如果说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解决了高精尖理论和技术,解决的是重大问题。中小企业更多要解决的就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问题,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使得人们生活质量大为改善。另外,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也不可小视,有资料称美国50%的创新产生于中小企业。高建、盖罗它(2007)更是认为美国75%的技术创新是来源于小企业,法国2/3的由中小企业申请。

三 创业与经济发展解析

笔者认为市场经济中经济组织的数量和质量是一个市场经济体是否有活力的重要指标,有活力的经济体产出丰富,效率高,创业产生的新经济组织如果更有效率必将在市场竞争中胜出从而淘汰旧经济组织并推动社会发展。外国学者统计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的市场经济国家,发现在小企业和创业较多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和较高的就业率。

在对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后,西方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指出有效率的经济体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而其中提高经济效率的一种重要的思路就是通过创业将资产转化为资本。因为中小企业恰好又是一种将资产转换为资本的一种高效的组织形态,他不仅吸纳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就业,而且极其富有竞争性、创造性,并体现了西方经济的自由思想。

按照经济学家萨伊的论断,创业是能将经济资源从生产力较低的地方转移到生产力较高、产出较多的地方。因此我们认为创业不仅是资金流动上对社会产生贡献作用,而且还有新组织产生的功能以较高生产力组织淘汰较低生产力组织的更新作用。

大量中小企业不断设立、淘汰、成长,是市场经济功能单位的形成并不断发育的过程。市场经济的运转是通过资金的动态流动而带来的制造产出、服务和价值。现象上表现为中小企业的不断设立,再通过竞争淘汰劣势企业,在向优势企业集中发展壮大这一过程中制造产品、服务和价值。我们认为静态的资金并不能带来社会产品和服务的增加,资金要形成生产力必须流动,这一点德·索托在研究了不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时发现不发达国家并不缺乏资产,而是未将资产转换为资本。中小企业的设立是解决资本动态化的有效方案。如果说消费拉动内需是个人分散金动态话的有效方案,设立中小企业是将集中的较大资本动态话的有力方案,是避免资金僵化引发的经济萧条的有力武器。从若干次经济危机的发生来看需要用钱的人没钱,而大资本家消费能力有限是一个普遍现象,经济循环停滞是重要特征。另外,贯穿始终的是资金流,由此可见资金链也是中小企业和市场经济的重要问题,由此,这几次的大经济危机大都出现了金融问题是可以印证的。

四 创业缺点及问题分析

虽然中小企业有诸多优点,但不容忽视的是在经济萧条时期容易大量倒闭造成失业率急剧上升,这一点在日本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中就得以体现。作者姚洁、杨淑燕、王来玉(2010)在研究美国中小企业历史及现状时发现在1990—2004的十几年中,美国经济高涨或衰落,与之相伴的是开业或关闭的中小企业占企业数的绝大部分,其中20人以下的企业占比例的95%,直接与经济形势相关。因此适度发展是对经济活力很有帮助,过度则存在抗风险性差的问题。

还有一点各类文献均认为创业失败的概率非常高,创业失败通常会给创业者的家庭甚至家族带来很大打击,笔者在几期的调解类节目看到几起由创业带来的家庭纠纷,所以笔者认为在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前匆匆上马创业项目危害是比较大的,毕竟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完善而且其鼓励创业也大都开始于经济社会发展较为成熟的时期,因此,创业需要文化、法律、制度的配合,否则创业必然使得本来生活水平很低的贫民生活雪上加霜。

我国的创业很少开创新市场,研发新产品,对科技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创新较少,而对社会关系、政府和外国科技与社会科学成果过度依赖,我国群众法律意识不强使得企业缺乏社会和公众责任感的行为不能得到有效扼制,这种情况下能否为成为自由独立的自由经济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观察。另外,在国家监管力度有限的实际情况下,许多企业资金注册存在大量问题,通常采用空手套白狼的做法,造成注册资金获得的金融手段非法,这些融资商甚至自称自己属于一个行业,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实则属于高利贷行业,极易引发金融风险。再者这些没有实际出资的非法公司如果创业者利用法人制度作为外衣做其它非法事件,还会有更多的法律风险,也容易造成各类腐败现象。

另外,在解决应届生就业问题上,学者徐立青、黄大荣(2011)通过调查大学生创业后指出,通过创业解决应届就业问题,难以从根本上难以解决应届生就业,因为实际上创业的难度是大于就业的,而且从调查数据上看真正从事创业的学生如果不去创业也不会去工作,不是那种为了生存的情形。而且从道理上讲学校教育是一种大众的适应性教育不利于特殊能力的培养,而实际对那些特殊能力的人有抑制作用,他能帮助绝大多数人跟上时代的步伐,但真正有天赋的创业家应该设立学校培养自己人,这可能就是那一领域的黄埔军校吧。在《大学生创业调研报告》(2011)中显示72.1%的受访者表示实现自我价值是创业目标,仅有37.5%的人是由就业环境造成的无奈,可见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原因并非就业压力。

还有对普通求职者来说,这种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方式是很不稳定的,公司薪水达不到较好水平使就业者生存基金积累有限不能抵御风险,而且这些小公司领导老是抑制员工身心的平衡发展造成员工身心健康度下降的价值与金钱获取不能对等,而且公司抗风险性差倒闭时常发生,通常所说的能力已经成为打击对手和开除员工找到更良好通用借口,失去了真正价值,“被主动辞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直接导致法律规定名存实亡,再加上追求短期效应,容易造成40、50现象,如果这时社会创业风气不能持续,有资本家阶层消费紧缩,经济滑坡,这些人的境况就会很糟糕。

对有一定学历的高级知识分子和专业技能很强的人员来说这些企业显得太小难以有用武之地。由于这些中小企业大多以家族企业、夫妻店的模式出现,专制独裁是普遍特征,用人上也更多的是考虑亲属关系、裙带关系、人际关系,对学历、能力关心得太少,虽然就业数量上去了,但就业人员的质量下降很大,社会上便兴起了读书无用论,实际上对全国大众的素质提高和科技的发展起了阻碍,而且这些企业普遍只是利用专业人员成果而不考虑长期效应,从我国的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中小企业对科技进步贡献较小,多是一种量上的复制。

还应当看到中小企业的盲目创业容易带来一种大繁荣,笔者认为一旦中小企业创业大规模展开必须持续进行,如果或后继劳动力缺乏将导致严重的经济萧条,这样会造成生产供给不足并会使得国家社保负担加重,造成国家危机。近年来一些国家的养老金问题笔者认为可能是这种原因造成的。另外,如果出现能源危机将引起更大范围的难以逆转的经济萧条,创业的国度还使得社会大量缺乏效率的组织在这一过程中交替存在,而且在创业政策的保护下也很难说能体现经济的自由竞争之精神,这些组织领导人缺乏生存能力难以抵御经济风险而且对资源缺乏有力的集约,资源浪费就比较严重,实际得利是中小企业主阶层,国家的高层和底层得利较少.

市场经济是一种高级形式的动态自由经济,起运转的支撑是人的自由流动,从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来看,蒸汽机的出现直接导致了18世纪的工业革命,进一步出现了论法的精神的出版以及资产阶级革命。笔者认为社会成员心理信心和行为的自由度直接决定经济形势的走势,这就对交通、能源资源要求多,一旦能源资源枯竭将面临重大打击,美国几次对外战争的主要地点都选在石油丰富的国家不是巧合,而是有规律可循的。从三权分立的发源地法国来看,其核能发电相当发达,这是对市场经济很大的持续支持,如果石油经济一旦耗竭,法国又提供了核能作为市场经济的动力来源,另外,笔者以前的几个项目发现法国的电池性能较好。所以笔者认为石油和未来可能出现的电池是自由经济的动力特征。

最后综合各项因素,笔者认为我国有钱人社会功能不强无法与发达国家的专业集团竞争,主要特点是无法创造科技价值即创新不足, 这可能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与科技相互转化的效率比较低,笔者认为在同样的体制下某些发达国家(日本)企业有更高的效率,对于同样的国际竞争我国企业将处于劣势,这种整体缺乏效率和创造力较低的情况不解决,而匆忙大量发展私有化将对整体利益不利使得我国难以立足世界民族之林。笔者认为在我国适度管制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如果管束太弱我国的市场经济的成果可能转化为更多人口或犯罪等副产品。这也是权利中心存在的合理性,从印度来看由于过分宽松的管制,结果使得其人口得到长足发展,试问难道这就是印度的比较优势?

从经济的角度当国家经济危机时通常会助长卡特尔的现象,因为经济危机的实质不是没钱了而是钱过于集中不能流通,笔者认为这时要求重新分配资金的愿望就会十分突出,现在常见有两种有效解决方案:一是通过长时间的经济萧条在不经意间由于某种自然力经济又回到繁荣,当然也可以配合一些国家政策;一种是采用国家强制收支调节资金分配均衡,使得集中的钱又回到大家手中。如果不能采取有力的调控,就容易引发自发剧烈的分配形式的转变,但私有制国家里强大的国家调控有违自由竞争规律的,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成上来看,私有经济本身的抑制这种剧烈资金分配变革的能力是很难说的,相反通过战争这种剧烈变革来提供经济的重新复苏的动力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方案,按照专业分工原则,这时是军事、黄金等相关专业兴盛的黄金时机。

[1]姚洁,杨淑艳,王来玉.美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R].商业时代,2010(2).

[2]高胤.德·索托的资产表述说对优化我国创业环境的启示[R].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1(2).

[3]陈莉,李东福.日本中小企业创业支持机制研究[R].现代日本经济,2009(6).

[4]林松国.日本中小企业百年研究述评[R].上海经济研究,2011(3).

[5]谢康,乌家培.阿克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论文精选[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6]刘静.中美创业投资发展的比较与启示[R].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

[7]何云景,刘瑛,李哲.创业政策与创业支持:基于系统优化的视角[R].科学决策,2010(4).

[8]宫剑,李政.论创业型经济的发展与创业型社会的构建[R].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

[9]高建,盖罗它.国外创业政策的理论研究综述[R].国外社会科学,2007(1).

ClassNo.:F276.3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OnRelationshipBetweenEntrepreneurshipandEmployment,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

Zhang Wei

(School of Economics,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engdu, Sichuan 610074,China)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functions and contributions of entrepreneurship to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two main roles of the entrepreneurship are the dynamic of capital and the new type of economic organizations . Providing more jobs , increasing the supply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depends much more on the entrepreneurship. But the excessive development will increase the risk of economic operation, increasing the financial, legal risks and the burden of environment and energy sources.

entrepreneurship;economic development;employment;risk

张巍,硕士,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西方经济学,管理科学,可持续发展。

1672-6758(2013)05-0056-3

F276.3

A

猜你喜欢
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搞活一座城,搞好“夜经济”
夜经济 十人谈 激荡另一种美
经济下行不等同于经济停滞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分享经济能给民营经济带来什么好处?
拥抱新经济
“怀旧经济”未来会否变怀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