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构式语法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四级仔细阅读研究

2013-04-07 14:25
关键词:仔细阅读构式语篇

(重庆师范大学 涉外商贸学院,重庆 401520)

认知构式语法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四级仔细阅读研究

林芸,李霓

(重庆师范大学 涉外商贸学院,重庆 401520)

基于认知构式语法理论讨论了大学英语四级仔细阅读部分中的研究性文章的语篇构式,以期建立一种这类文章的阅读教学模式,从而降低阅读和讲授这类文章的难度。

构式语法;语篇构式;大学英语四级仔细阅读

一 引言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一方面是衡量大学本科生英语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另一方面也是考查英语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阅读在这个考试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是决定考生成败的重要部分。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研究的最前沿理论,狭义认知语言学追求用有限的认知方式对语言的各个层面,包括语音、词汇、词法、句法、语篇等,作出统一解释。可见,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英语阅读,即语篇进行研究乃是当今语言学界所关注的焦点之一,是英语界学者们所追求的目标之一。构式语法理论又是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新的研究方法,从构式语法的角度讨论语篇还属于一个很新的领域。

本研究尝试在认知语言学的最前沿理论构式语法指导下对大学英语四级阅读进行研究,以期在新的语言学理论关照下重新审视英语阅读教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思考语言,这无疑会给英语阅读教学带来积极的现实意义,从而改变其固有、僵化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

二 大学英语四级阅读测试现状

最新的大学英语四级题型包括四部分,即听力理解、阅读理解、综合测试和写作测试。阅读理解部分比例调整为35%,其中仔细阅读部分(careful reading )占25% ,快速阅读部分(fast reading )占10%。仔细阅读部分除测试篇章阅读理解外,还包括对篇章语境中的词汇理解的测试;快速阅读部分测试各种快速阅读技能。

2011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笔试大纲对阅读能力的要求是:能顺利阅读语言难度中等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掌握中心大意以及说明中心大意的事实和细节,并能进行一定的分析、推理和判断,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在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材料时,能掌握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阅读速度将达到每分钟100词。[1]

不难看出,阅读在四级考试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同大部分大学本科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相比较,教育部对大学英语四级阅读提出了较高要求。这就向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努力改进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增强学生解决英语阅读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从而有效提高大学英语四级过级率?

三 构式语法和语篇构式

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种新兴的语言研究理论,它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为语言的各个现象提供了更为合理的解释。王寅(2011)指出,构式语法主要有三个假设:构式以形义配对体为基础形成,作为分析语言各层面的基础,任何语言表达式(包括词素、词、短语、分句、句子、话轮、语篇)都是象征单位和构式,语言就是象征单位和构式的大仓库;语言表达反映了构式和词语之间的互动;语言是由若干构式和语式组成的,它们是基于一定的特征关系、不同程度的复杂性和抽象性组织成的层级性网络。[2]

由此,将语篇视为构式顺理成章,Ostman(2005)首次提出了语篇构式(discourse construction), 认为语篇作为构式主要有以下原因:语篇有体裁的限定,即大多数语篇都是规约化的,符合构式的要求;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语篇和句法是一个连续体,不能将其截然分离;构式语法与语篇的结构和意义紧密联系等。[3]指出语篇构式的形式级就是语篇的类型,即体裁,语义级是语类,是功能,这样语篇实际上就是语篇题材和功能的结合体。和其它的语言表达式相比,语篇算是一个最大的构式。国内也开始有学者从构式的角度谈论语篇,如袁野2011年讨论了论语篇构式语法及语篇构式压制,希望借鉴对语篇进行了非常充分研究的系统功能语法来探讨语篇构式压制现象,从而使语篇构式语法框架更加丰富和充实。[4]袁野2012年讨论了从语篇构式压制看网络新文体。此文在对语篇构式语法进行介绍的同时,提出了语篇构式压制的概念,并借鉴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语类及语域概念建立起了可以对包括网络新文体在内的语篇构式压制现象进行系统分析的理论框架。[5]

四 大学英语四级仔细阅读研究性篇章的语篇构式研究

笔者对近五年大学英语四级真题十套[6]和王长喜大学英语四级预测题十套[7]共四十篇仔细阅读部分的文章进行研究,发现这个部分的语篇大都是采用研究性题材的文章,为了减轻读这类语篇给读者带来的认知负荷,笔者从语篇构式的角度解析此类篇章,以期提供阅读或教授这类篇章的认知模式。

我们知道,进行科学研究,大体上都会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首先,如果某种现象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可能就这种现象提出相应的假设(hypothesis), 然后确定研究目标,看这类假设是否成立。于是,我们需要选定研究的对象,就是实验的参与者(participant), 接着需要考虑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对实验的参与者研究,即确定研究方法(method)。研究方法确定后,对实验的参与者进行研究,在此过程中就会得到各种数据(data)。在我们对数据进行科学处理后,便产生各种各样的实验发现(findings), 然后对这些发现进行实验分析(analysis), 分析之后就会看到一些问题或者找到一些规律,最后得出结论(conclusion)。实验得出的结论可能支持最初提出的假设,也可能和假设完全相反。

据此,我们可以将这类研究性文章抽象出一个由假设(hypothesis)、实验的参与者(participant)、研究方法(method)、实验数据(data)、实验发现(findings)、实验分析(analysis)、实验结论(conclusion)等各个要素组成的语篇构式。通常情况下,一篇研究性文章会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但也有例外,比如,大学英语四级阅读中,很多情况是将实验结论(conclusion)放在篇章的开头,或者因为篇幅的原因,未必这个构式中的各个要素都包括进来。因此,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的放矢去寻找所需要的信息。

以2010年12月的大学英语四级真题仔细阅读部分的第二篇文章为例,文章第一、二句话就是实验研究结论(conclusion),即爱好交际似乎是延长寿命的好方法,和家人、朋友、邻居甚至宠物相处都会产生这种效果,但是最能促进长寿的是婚姻或者一种类似的稳定的。文章接着告诉我们这是从各个不同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实验包括William Farr在1858年的实验,芝加哥大学的Linda Waite的实验,哈佛医学院Nicholas的实验。然后文章利用各个实验得到的实验发现(findings),进行了实验分析(analysis)。最后,文章利用一个名人的话再次重申了最开始的结论,首尾呼应。

2008年12月的大学英语四级真题仔细阅读部分的第二篇文章同样也是将实验结论(conclusion)放在了文章的前面,第二段,即顾客很少向经理或者零售店老板投诉,相反,他们会转向他们的朋友、亲戚、同事、陌生人以及任何可以听到的人吐苦水。然后以Verde Group 和Wharton School两家机构的实验来证明这一结论的由来。文章主体部分呈现的实验发现(findings)和实验分析(analysis),结尾则是对顾客的建议。

五 结语

读者如果对一个语篇能够抽象出语篇构式框架,无疑会大大减低阅读的难度,并对篇章准确理解,正如Fillmore早期对框架语义中语篇结构的论述所言:知道一篇文章是悼词、求婚书、商业合同或民间故事会帮助读者知道如何理解其中的某个段落,文章会怎样发展,何时会结尾等,通常要靠这些语篇结构的知识与语篇的实际内容结合才能正确理解该语篇。[8]

[1]教育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笔试大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王寅. 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54-55.

[3]Ostman, J.O. Construction discourse: a prolegomenon[A].Ostman, J.Oamp;M.Fried. Construction Grammar: Cognitive Grounding and Theoretical Extension [C].Amsterdam: Benjamins,2005:121-144.

[4]袁野.论语篇构式语法及语篇构式压制[J].外语界,2011(9):73-75.

[5]袁野.从语篇构式压制看网络新文体[J].当代修辞学,2012(1):92-93.

[6]王长喜.大学英语4级考试王长喜点评历年真题[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

[7]王长喜.大学英语4级考试王长喜预测题[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

[8]Filmore, C. Frame semantics[A].Geeraerts, D.Cognitive Linguistics:Basic Readings [C].Berlin:Mouton de Gruyter,1982/2006:373-400.

ClassNo.:H319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StudyingofCET4CarefulReadingFromthePerspectiveofCognitiveConstructionGrammar

Lin Yun,Li Ni

( Foreign Trade Institute ,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Sichuan 401520,China)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y of cognitive and discourse construction grammar,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passages concerning research introduction in the CET4 careful reading part and is expected to establish a thinking model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ose articles, as well as to facilitat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m.

construction grammar; discourse construction; CET4; reading

林芸,硕士,讲师,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与英语教学。

李霓,硕士,讲师,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基金项目“大学英语四级阅读认知研究”(KY2011006)的最终成果。

1672-6758(2013)05-0071-2

H319

A

猜你喜欢
仔细阅读构式语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大学英语四六级仔细阅读题型应试技巧浅析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XV的(不)是Y”构式探微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下)
一种新的“不是A是B”构式
The Tw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