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内在动机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3-04-07 14:25李景光
关键词:学习动机动机大学

李景光

(淮阴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浅谈学生内在动机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李景光

(淮阴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研究表明,教师个人因素,学生自身因素,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课堂环境因素对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产生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广大英语教师来说,只有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饱满的热情面对学生,通过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只有帮助学生端正其学习目的,增强他们的学习成就感,并通过不断地交流与沟通,共同营建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真正激起他们学习英语的内在欲望与需求,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推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事业向前发展。

学习动机;内在学习动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学环境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学好外语的重要性。尤其是大学校园,学生们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为了毕业之后能顺利地找一份好工作,学习英语的热情日益高涨,有的学生为了学好英语不惜把自己课外三分之二的时间都花在英语学习上,还有的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应试成绩不惜重金购买各种英语辅导材料或参加相关的培训辅导班。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随着部分高校学生参加四六级考试时间的提前,绝大多数学生一旦通过四六级考试,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明显下降,学习热情日益低落。主要表现在上课不注意听讲,不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课后对于老师所布置的作业也不去认真对待,而是敷衍了事甚至相互抄袭。因此,如何纠正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目的的错误认识,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无疑成了广大大学英语老师所共同面临的课题。本文拟从介绍内在动机的相关理论入手,通过分析影响学生内在动机发挥的有关因素,重点阐述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因素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从而为广大英语教师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内在动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 学习动机的的概念及其相关理论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 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学习动机 ( motivation)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是激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非认知因素。

认知心理学家把学习动机分为外部学习动机和内部动机。外部学习动机是指人们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的满足不在活动之内, 而在活动之外,是对学习所带来的结果感兴趣。相反, 内部学习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 不在活动之外, 它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 因为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动力。外在动机强调外在的刺激, 比如奖励、好成绩、表扬等;内在动机则强调学习行为本身所带来的满足感、愉悦感等。众多研究说明, 从长远来说,内在动机更有利于外语学习。[1]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外认知理论学家开始对学习动机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下理论。

1.期望——价值理论认为, 个体完成任务的动机由其对这一任务成功可能性的期待及对这一任务所赋予的价值所决定。个体认为达到目标的可能性越大, 从这一目标所获取的激励值也越大, 个体完成这一任务的动机也越强。

2.归因理论指出, 行为的结果归于何种原因决定于三种因素: 控制观,个人责任和稳定性。控制观指的是个体是内倾的, 还是外倾的。内倾的人倾向于将成败归因于个人能力、 努力程度等,而外倾的人则倾向于归因于外在的因素; 个人责任指个人在其所归的因素中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而归因于个人可以控制的因素, 则需要高度的责任感。归因的稳定与不稳定则决定了个人是否会付出努力争取做得更好。

3.目标理论认为, 动机是对任务目标进行认知处理的结果。目标主要有两种:表现型目标和掌握型目标。表现型目标指学习者为了获得好的能力评价、避免不好的能力评价而努力; 掌握型目标则指学习者为了通过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而努力。因此, 基本倾向是掌握型目标的学习者比倾向于表现型目标的学习者更愿意接受挑战并坚持不懈。

4.自我决定理论是对传统外在 /内在理论的发展, 即根据自我决定理论, 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不再是对立的两个方面。相反, 自我决定的内在动机和受外力控制的外在动机被看成了四种类型动机的连续体:外在调节动机,投射调节动机,认同调节动机和融合调节动机。[1]

二 影响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发展的相关因素

1.教师因素。

众所周知,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教师本人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内在动机的充分发挥。毋庸置疑,一个工作热情饱满,具有强烈的意识,性格诙谐幽默,知识渊博,态度友善的老师一定会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欢迎,也必将会大大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反之,如果一个教师缺乏责任心和工作热情,性格古板保守,知识面狭窄,对学生要么动辄严厉批评,要么冷漠以对,势必会引起绝大多数同学的反感,进而使他们慢慢失去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更不要说去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了;这样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充分发挥他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另外一个教师如果平时能够主动走到学生当中,和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不仅有利于保持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也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打消顾虑,减轻学习压力,充分发挥他们内在学习动机的作用。

2.学生因素。

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教师施教的对象,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能否充分利用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也和他们本身的个人因素息息相关,首先,他们对外语学习是否有正确的认识至关重要。只有当他们正确地认识了学习外语的目的,不把学习外语的目的简单地等同于通过一些考试,他们就会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甚至会把学习和掌握外语当做他们一生的目标来追求。另外,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也非常关键,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只有让他们时时感受到自己所取得的进步,体会到自己在学习上所获得的成就,他们才会迸发出取之不完,用之不尽的学习劲头,才会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最后学生的基础和个性也影响着他们内在学习动机的发展。对于学习基础薄弱,性格内向胆怯的学生,如果教师不能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应对,显然调动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就会成为一句空谈。

3.教学内容与目标。

毫无疑问,教学内容与目标也是影响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只有教学目标合理,适合学生的现有英语水平,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才能够充分挖掘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否则,如果学习目标定得过高,偏离了目前学生的实际水平,就会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极大的压力因而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反之如果目标定得过低,学生不经过自己的努力就可以达到,这样时间长了,他们也会慢慢失去对英语的学习热情,自然也会影响到他们内部学习动机的发挥。另一方面只有教学内容安排得当,生动有趣,学生才会被整个课堂的教学内容所吸引,才会对整个课堂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很难想象,内容枯燥乏味,结构层次紊乱的教学安排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而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4.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与内在学习动机的发挥。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教学条件的普遍改善,多媒体、语音实验设备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正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之中,这对于调动广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内在动机无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如果教师不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上下功夫,只满足于停留在使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上面。时间一长,一旦学生的新奇感慢慢消退,他们的学习热情也会随之减弱,学习积极性也会逐渐降低,可见教学方法和步骤对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影响有多么大。只有教师下大力气,用真功夫,不断改进与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步骤,使学生每天都能感受到不一样的教学活动安排,才能使他们持续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和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充分利用他们内在学习动机的目的。

5.课堂环境因素。

课堂教学环境同样也是影响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充分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正如我们所知道的,课堂教学环境的优劣是师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努力的结果。一个和谐、自然、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必将会使学生感到心情顺畅,学习起来觉得轻松自如,也必将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有效地运用他们的内在动机,反之,在一个老师主宰一切,死气沉沉,毫无生气可言的环境中学习,不仅不能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相反还会扼杀他们仅有的一点学习热情。长此以往,最终会使他们失去学习英语的乐趣,把学英语当做是一种负担,最终影响到他们英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 内在动机因素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应用策略

1.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饱满的工作热情面向学生。

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一个师生情感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因此教师每天站在讲台上,其精神面貌和情绪变化,必然会对学生的情感及其学习状态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也影响到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发挥。因此,教师本人在平时能否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能否拥有饱满的工作热情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去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教学中,在改进教学方法和步骤上下真功夫;同时,教师也只有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才能在课堂上表现出自己的诙谐幽默,用自己生动有趣的语言去吸引学生。这样整个课堂气氛就容易活跃起来,学生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最后教师每天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对工作认真负责,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有助于他们养成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也会使他们在学习上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而这一切都有助于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在课堂上的充分发挥。

2.帮助学生端正学习目的,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学习成就感。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目前大学生尤其是过了四六级的学生之所以学习英语的热情锐减,主要是错误的理解了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他们把通过四六级考试作为大学阶段英语学习的主要目标,而不是把英语作为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助自己一臂之力的工具来看待。因此,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在上第一节英语课时,就有必要告诉学生正确的学习目的,有必要使他们明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只是测试自身英语水平的一种手段而非大学英语学习的终极目标,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只能说明自己的英语水平达到了某种程度而绝非意味着大学阶段英语学习的终结。唯有这样,他们才能够从内心里产生一种学好英语的欲望和需求,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保持旺盛的学习劲头和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另外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和成就感对于促进其内在学习动机也极为重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学生自我认同感和成就感的培养。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够参与课堂教学,使他们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体会到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只有这样,才会进一步增强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

3.通过不断的改进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力。

一般来讲,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低和课堂上与老师配合的是否默契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要想在课堂上真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需求促进他们内在学习动机的发展,就需要在改进教学方面下大力气。首先要帮助他们制定一个切合实际比较合理的学习目标,使他们能够通过自己努力顺利实现。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尤其重要,因为只有学生本人最清楚他们目前的英语学习水平最了解自己的英语学习需求。假如缺少了学生的参与,老师只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和一厢情愿替他们制定教学目标的话,势必会偏离他们的实际,造成学习目标不是过易就是过难,很难促进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发展。其次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力争每节课都有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材料;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到学有所获,才能使他们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最后,教师平时还要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步骤,通过合理安排课堂结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发挥到最大程度。

4.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营建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环境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来说,其作用不言而喻。因此作为大学英语教师,要想保持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就需要在改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方面下功夫。首先,要祛除师道尊严的封建思想残余,要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在课堂上教师要始终面带微笑,每天都能够给学生带来温暖和欢乐;要始终抱着一种关爱,理解,宽容,体贴的态度,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能够运用自己的机智和幽默去化解教学中的一些突发状况和尴尬场面。在课余时间,教师要放下架子到学生中去,主动和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不仅在学习上给予正确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存在的困难,在生活上更要关心体贴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和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只有当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的可亲可敬,感觉到老师是他们的贴心人的时候,在内心深处才会产生无穷的学习动力,才会在英语学习上下真功夫。

四 结束语

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动机因素,使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正日益受到越来越多的大学英语教师的重视。然而要真正地促进学生内在动机因素的发展,把英语学习变成一种内在的需求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广大教师们长期艰辛的努力。只有不断地完善自我,在教学中坚持不懈地努力拼搏,想方设法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才能真正地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热情,进而使整个大学英语课堂水平步上一个新的台阶。

[1]陈乃秋.内在动机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9).

[2]马金海.大学生英语学动机及教学对策研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6).

[3]冯立英.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9).

[4]韦立秋.也谈动机与外语教学[J].河池师专学报,2003(9).

[5]方芒.论外语学习动机及其激发[J].吉首大学学报,2003(12).

[6]刘曼,陈虹.外语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策略[J].安康师专学报,2005(6).

[7]汪冬梅.大学英语学习内在动机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8]丁艳. 浅谈激发英语学习的内在动机[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ClassNo.:H319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ApplicationoftheStudents’IntrinsicMotivationTheoryintheCollegeEnglishClassroomTeaching

Li Jinggu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ai’an, Jiangsu 223003,China)

As research shows, the elements of teachers , the students ,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and the classroom teaching environment all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intrinsic motivation. Only the teachers improved their teaching capability constantly , can they stimulate the students’ intrinsic dynamic to learn English, arousing their internal desire and requirement to learning English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otivation; intrinsic motivation;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eans; classroom teaching environment

李景光,硕士,副教授,淮阴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1672-6758(2013)05-0083-2

H319

A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动机大学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留白”是个大学问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大学求学的遗憾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