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学习者语调信息功能习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13-04-07 14:25
关键词:重音语调口语

(江苏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中国英语学习者语调信息功能习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黄星宇

(江苏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在口语交流中,发话人以调群构成信息单位,又以连贯的调群构成语篇群。调核是语调群中最凸显的单位,是信息焦点。调核位置不同,信息中心随之变化。近年来,关于语调的信息功能习得研究日益引起学者的重视并对这一语调功能习得加以研究。通过回顾国外主流研究理论和国内学者在核心刊物发表的研究现状,来发现语调信息功能习得研究的不足和新的研究方向,以作为语调信息功能习得研究的补充。

调核;信息凸显;语调习得

一 引言

近30年来,随着对语调研究的深入,语调引起了语言学家的关注,而且越来越引起国内学者的研究关注。国内学者的研究也由以前的单音及词重音探讨转向了英语学习者语调的研究。语调是口语中音高的升降与变化,其具有语言维度与超语言维度。其中语言维度指的是信息本身。国外的诸多研究如Halliday、Crystal等将注意放在语调对发话人信息组织的作用上,即信息如何表达出来,这便是语调信息功能的研究。而国内的学者如陈桦,田朝霞,毕冉等基于国外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对国内英语学习者的语调信息功能习得展开研究,或基于丰富的教学经验,或基于语音实验和数据分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

二 研究回顾

国外的学者对语调的语用功能,特别是信息功能有深入研究,并且提出了诸多主流的理论。Halliday以音高变化为基础,提出了在英语语调中的三重系统:调群划分系统(tonality)、调核确定系统(tonicity)、声调模式系统(tone)。其中,调群确定系统帮助确定调核位置。调核是调群不可缺少的部分,话语中的省略部分基本上都是无调核单位。调核又被称为声调重音突出(tonic prominence),朱永生在陈述halliday语篇功能时指出,其为调群里“包含若干个音步, 其中总有一个音步,表示主要的声调变化:升、降、升转降、降转升等等”。他还将被突出的成分叫做/信息中心( in formation focus),即信息之最高点( culmination)。信息中心标志着所有信息单位的新信息的终点。

而Crystal提出了调群约束理论,这是对语调三重系统的发展。调核位置约束理论认为,无标记调核的位置在最后一个实义项(lexical item)上,有标记调核的位置可能在调群中最后一个语法项或某一个句末语法项或某一非句末实义项。有标记调核的位置大致有三种:(1)调群中最后一个语法项 (grammatical item)(条件A);(2)调群中某一非句末语法项。(条件A);(3)调群中某一非句末实义项(条件B)如图1。

而对语调信息功能研究在其他外国学者的著作中多有提及,如Celik,Gussenhoven, Tench, Dorothy Chun等等,然而并不如前述作者系统,故不再介绍。

而国内的语调信息功能习得研究起步晚,但是依然取得不少成果。南京大学的陈桦(2006),基于朗读语料在研究中发现,学习者采用无标记调核的比例低于本族语者, 有时未能体现调群中最重要的信息,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的传递。在学习者使用的有标记调核中, 实义项比例大大低于本族语者。学习者采用对比重音和强调重音充当调核的比例仅占30%, 使用不当的调核词汇占48%, 尤其是使用人称代词充当调核的情况比较明显, 不合英语的规范。在学习者的朗读中, 突显音节与信息的关系体现得不够明显, 有时调核并未体现信息焦点。学习者调核位置的错误可能会影响信息的准确传递。毕冉(2009)在陈桦的研究基础之上,对英语学习者语调习得进行了纵向的调查,即研究学习者大学四年中语调习得的发展变化。研究发现重音分布与信息传递的吻合度四年中呈现高原现象, 这证实了学习是遵循负增长学习曲线的过程。(1)简单句多重音现象四年中显著减少, 含副词语的复合句呈不稳定的变化趋势, 列举句式重音分布掌握较好。(2)含副词语的复合句中, 高分组重音分布与信息传递的吻合度四年中呈上升趋势, 而低分组则呈下降趋势。(3)低分组多重音现象较高分组明显。然而国内开展最多的乃非实证研究,其中田朝霞(2005)基于教学经验在研究中发现,调核所指示的信息焦点并非总是信息单位新信息的结束点, 而不只是新信息的最高点, 是语义成分信息最显突的部分。田朝霞还举例分析了常见于中国英语学习者中调核误用现象的原因及其所导致的信息误传,指出母语负迁移对语调信息功能的影响。其他国内学者基于实证研究的少,基于经验研究多,不详细介绍。

三 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国内英语学习者语调信息功能习得研究的主要问题在于缺乏实证研究,这可以通过国内主流的学术期刊网如中国知网等加以验证,实证研究尚不足20﹪。对于已有的实证研究,如陈桦、毕冉等,其研究语料为学习者朗读口语,西班牙学者Riesco指出,语调研究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基于口语体裁(speechgenre)。厦门大学季玉华在2012语音学年会上指出语调研究要与实践的交际语境相结合。所以对于其他的口语体裁如会话、述说、和英语演讲等自然口语(spontaneousspeech),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对于国内的英语学习者语调信息功能习得的研究,应该更多进行实证性、多体裁的深入研究。

[1]毕冉.英语专业学生朗读任务中重音分布的发展规律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6):97-100.

[2]陈桦.英语学习者朗读口语中的调核位置[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6):32-38.

[3]田朝霞.英语口语语篇中的调核位置与信息焦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4):60-64.

[4]Crysta,l D. amp; D. Davy. Advanced Conversational English[M].London:Longman, 1975: 44.

[5]Halliday, M. A. K. A Course in Spoken English [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ClassNo.:H319.9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ResearchontheInformationalFunctionofIntonationinEFLLearners

Huang Xingyu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221116,China)

In communication, the speaker of English usually constructs information units through tone groups, and then forms a whole text in the cohesive intonation units. Nucleus in different places conveys different meanings. In recent study, the EFL learner's acquisition of intonation functional study has aroused focus. The present study reviews the present study home and abroad, and finds new trends to be studied.

nucleus; information focus; intonation acquisition

黄星宇,在读硕士,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二语习得,语音语调。

1672-6758(2013)05-0094-1

H319.9

A

猜你喜欢
重音语调口语
重音在“文学作品朗读”中的运用
酒中的口语诗
谈谈诗歌的语调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谈歌词语调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口语对对碰
现代哈萨克语命令语气单句语调对比实验研究
维吾尔语词重音的形式判断
浅谈语句重音的把握
基于重音理论的英语听力学习策略